分享

杜牧 《长安秋望》 赏析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诗名《长安秋望》,一首小诗,估计天气确实太好了,杜牧应景而发。题目很清楚,是在长安,秋天的望。不是望长安,也不是望秋,而是在秋天里的望。望到什么呢?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字词典故   “毫”:细长而尖的毛。

     赏析    杜牧说,我站在高楼上眺望,只见长安的楼群外围,倚靠着大片霜后的树木,霜树之外,万里长天如明镜一般,连一只飞鸟都没有。

    我还是认为这“一毫”是指根羽毛都没有,也就是看不到飞鸟。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字词典故    “南山”:终南山。“秋色”:秋天的景色。(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支凝夜紫。”)“气势”:气焰声势。(《淮南子 兵略训》:“兵有三势......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将充勇而轻敌,卒果敢而乐战。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志厉青云,气如飘风,声如雷霆,诚积逾而威加敌人,此谓气势。”)

      赏析    杜牧说,当我转向南面,只见那终南山突兀而起,与那满天的秋色较起劲来,气势上两两相比,看谁更高。

      首先,我们得记住,杜牧的军政情结,这一首诗再次地看到这样的内在心理。这里,终南山和秋色较上劲了,相比高了。是为了表现终南山吗?还是为了表现秋色,杜牧并没有给分出一个上下的结果。当然如果认为是纯粹的景色描写,可以理解为以终南山的高与秋空的高,相互映衬。

      那么杜牧有没有更深的内涵呢?因为他没有写得很明显,所以不好去下定论,只能作为探讨。从杜牧在长安的时间表上来看,这首诗很可能写于841年,这个时间段,杜牧在长安任职,而在这一年,唐武宗把“李德裕”召入朝中为相,对他信任有加。李德裕是“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而杜牧属于“牛党”,牛僧孺一派的。杜牧很快于842年就外放“黄州”了。以杜牧的背景与学识,“牛李党争”这样的情势,他当然是看得很清楚的,是以我们不能不怀疑杜牧的这首《长安秋望》,事实上就是在描写这种“党争”的情形。甚至可以把诗中的终南山理解为“李党”,因为李党正在得势之中。

    如果这样的理解是对的话,那么秋色就是杜牧感觉到了一种秋的寒意与强大,所以他描写了霜树,被下过霜的树都在长安城外了,就好像外放的官员一样。秋空太明净了,明净到连一只鸟儿都没有了。有点驱除殆尽的味道,而再看那“南山”,其实也不低。如此我们可以把“南山”比作李德裕,把“秋色”比作唐武宗。这都对杜牧所在的“牛党”形成了威势,而且两头都很高。

    我们在之前看李商隐写的《杜司勋》时,曾经提出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小李杜没能像大李杜那样能够有比较深厚的友谊呢?除了我们提到的官阶背景,恐怕还有一点就是,杜牧是“牛党”,而李商隐被认定为“李党”。杜牧的政治神经是绷得比较紧的,不像李商隐,也许更多的是想认识一下他这样的高层。

     晚唐的“牛李党争”前后延续了四十年,确实影响了很多人的仕途与命运。当杜牧在写这首《长安秋望》,想着自己可能又要被赶出长安城的时候,李商隐在老家为母亲丁忧,心急如焚,来不了长安,因为李德裕正当权。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