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赏析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诗名《九日蓝田崔氏庄》,“九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蓝田”:在长安附近,秦岭的北麓,盛产“蓝田玉”。著名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就在蓝田地区。“崔氏庄”:那么这个“崔氏庄”到底是谁的庄园呢?好像历史资料没有。不过我们注意到这杜甫的母亲姓崔,出于“清河崔氏”,那可是大家族,隋唐“五姓七望”之一。另外,杜甫在后来写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有“崔九堂前几度闻”的诗句,里头提到的“崔九”即“崔涤”,中书令“崔湜shi2”的弟弟。当时杜甫去人家家里听李龟年唱歌,是青少年时期。所以怀疑这里的崔氏,其实是杜甫母亲这边的远房亲戚。在蓝田这个地方,有很多达官贵族的别墅,人家为什么要请杜甫去呢,而且是在重阳节,很有可能是因为有亲戚关系。杜甫这个时候是“左拾遗”,好歹也算是朝中人,不是混社会的“无业游民”了,可能因此他的亲戚又把他拉进了群。好,我们还是到原诗中去细细体味与探究: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字词典故  “强”:【勉强。】

赏析  杜甫说,我确实是在老去啊,现在一看到秋天就悲伤。如今状况是有好些,所以勉强自我宽慰。趁着兴致,今天特来尽力助君之欢。

    看杜甫这口气,确实很像是和亲戚很久没见的寒暄。如果这崔氏是他的亲戚,就会问,老杜啊,好久不见,你显得有些老了。老杜就回答,是啊,我确实正在老去,看到秋天都会悲伤了。人家又安慰他,不错吧,现在是“左拾遗”了。于是老杜就说,是啊,所以勉强自我宽慰一下,心宽多了。然后表示自己今天特来助兴。从前面两句,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对照,杜甫描写自己是“悲”,描写对方是“欢”。境况不同,崔氏大家族,又住着别墅,自然一直是很欢了。而老杜这个穷亲戚,现在勉强能够自宽而已。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字词典故  “还吹帽”:【归还吹掉的帽子。典出“孟嘉吹帽”:

东晋时期,征西大将军“桓温”继任“江州刺史”,他见“孟嘉”待人谦逊而正直,很是看重他,便任命他为“参军”。那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桓温”带着属下的文武官员游览“龙山”,登高赏菊,并在山上设宴欢饮,桓温的四个弟弟和两位外甥都列席。当时大小官员都身着戎装。山上金风送爽,花香沁人心脾。突然一阵无头风扑面吹来,竟把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但他一点也没有察觉,仍举杯痛饮。桓温见了,暗暗称奇,以目示意,叫大家不要声张,看孟嘉有什么举动。但见孟嘉依然谈笑风生,浑然不觉。又过了很久,孟嘉起身离座去上厕所。桓温趁机让人把孟嘉的帽子捡起来,放在他的席位上。又命人取来纸笔,让咨议参军太原人“孙盛”写了一张字条,嘲弄孟嘉落帽却不自知,有失体面。写好后让桓温过目,桓温觉得很有趣,想乘酒兴调侃奚戏他一番。便把纸条压在帽子下。孟嘉回到座位时,才发觉自己落帽失礼。但却不动声色地顺手拿起帽子戴正。又拿起字条看了一遍,即请左右取来纸笔,不假思索,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一篇诙谐而文采四溢的答词,为自己的落帽失礼辩护。桓温和满座宾朋争相传阅,无不击节叹服。)这个“孟嘉”是“陶渊明”的外祖父。】笑倩”:【有个“巧笑倩兮”,就是笑得很迷人。出自《诗经 卫风 硕人》】正冠”:【典出“正冠李下”: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经过瓜田,鞋子掉了也不俯下身去穿好,免得人家怀疑你弯下腰是为了偷瓜。站在李树下,帽子歪了,也不伸手上去端正帽子,免得人家怀疑你是伸手去偷李子。】

分析  杜甫为什么会提到这两个典故呢?我们先看“孟嘉吹帽”,“孟嘉”因为帽子被风吹掉了,自己不知道,“桓温”大人想跟他开个玩笑,结果引出了“孟嘉”一篇非常精彩的文字。猜测,杜甫的诗歌在当时还是颇有些名气,他之前献的大礼赋都受到唐玄宗的赏识。所以这次到这个崔氏庄来聚会,唐朝的吟诗作对是席间的流行节目,所以杜甫可能也就自告奋勇,自己先来两句,不需要再像“孟嘉”那样,故意把帽子掉了,再来表现。

赏析  杜甫说,好吧,就让我先来念两句吧,我的头发稀少,也羞于让别人看到,所以就不要再像“孟嘉”那样玩帽子被风吹掉,又被人还回来的把戏。如此只会引得旁人迷人的巧笑,说我是在瓜田李下,明知故犯,不敢伸手正冠。

    杜甫这两句一下子用了两三个典故在里头,确实是非常贴切,而又非常地诙谐。正因为是在席间吟咏,所以我们才会发觉,杜甫接下去的四句与前面,似乎有些跳脱。其实是他当场吟咏的诗句,所以严格来说,后面的四句就是一首诗了,属于“诗中诗”。我们来看杜甫念出了什么样的诗: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字词典故   “蓝水”:【蓝溪的水。】“玉山”:【即“王顺山”,古称“玉山”,在今蓝田县蓝桥乡。蓝田是玉石产地。】

赏析  杜甫说,蓝溪的水啊,远远地从那上千条的山涧流落而来。山涧之上是那高高并肩的玉石山,并肩的两座高峰上,如此之寒。

     杜甫这两句写得非常的对仗,“蓝水”对“玉山”,“远从”对“高并”,“千涧落”对“两峰寒”,着实非常精彩。再看接下去两句: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字词典故  “茱萸”:【重阳节时,民间采茱萸插戴头上,亦有用茱萸制成囊佩带的,俗信能驱邪治病。】

赏析  杜甫说,待到明年此时的相会,不知谁的身体依然康健。喝醉的我手把着茱萸,仔细地观看。

    杜甫从一开篇就说自己是“老去悲秋”,这里还真是呼应了这一点。我们知道“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诗当时应该就非常有名了,因为那是“王维”年轻时的作品,最后两句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所以杜甫的涵义其实非常清楚,他的意思是,明年重阳节,还是如今天这样的聚会,不知道到时候还有谁是比较健康的。对大家当然是健康,而对自己,杜甫甚至可以解释成“健在”。他说我喝醉了,把手中的茱萸仔仔细细地拿起来看,很明显,他的言下之意就是王维那句,兄弟们啊,当你们明年来此登高,遍插茱萸的时候,可能会少了我一人。

    我们从老杜前面的诗就知道,他是整日里在曲江边买醉,所以他此时确实是比较失落的。恐怕也已经怀疑自己很快就会被调出长安城,所以明年不太可能再来参加这个聚会了。而从遍插茱萸的兄弟这层意思,也很有可能,这崔氏确实是杜甫的远方亲戚,这次的聚会也很有可能是崔氏亲戚的一次聚会。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