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 《石壕吏》 赏析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名《石壕吏》,“壕”:【护城河,沟的意思。】我们先来看些“石壕村”的资料:

   【“石壕村”位于河南陕县“观音堂镇”,依山傍水。由于受地理条件所限,石壕村夹在南北两座大山中间,东西一条沟又是“崤xiao2函古道”的必经之路,人们依着道路建房,小村既像小街又像驿站。相传,古时经商或去京城赶考的学子,夜行至此便会投宿。石壕村地处崤函古道,是洛阳通往长安、咸阳的必经之路。历史上的崤函古道战乱不断,沿途百姓民不聊生,深受其苦。石壕村更是古道中多灾多难的村庄之一,也是封建社会战乱的一个缩影。村名叫“石壕”倒是名副其实,除了村子西南山坡上有条石壕沟外,村子里到处可见石头、石房、石窑、石墙、石桥等。】
    从前面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村子虽然在山沟里,却不是世外桃源。因为那里有一条古道经过,而且这条古道还是“洛阳”往“长安”,“咸阳”的主干道。显然这首诗是承接前面的《新安吏》,杜甫离开“新安县”,继续往“华州”的方向前行,来到了“石壕村”。好,我们来看原诗: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赏析  杜甫说,我在日暮之时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突然听到外面有官吏在捉人。

    前面资料说了,这里是洛阳往长安方向的必经之路,而这石壕村自古就是商旅的夜宿之地,所以杜甫经过这里,也就在此投宿了。不想半夜听到外面有吵闹声,估计鸡飞狗跳,探头出去,发现是有官吏在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字词典故  “逾”:【越过。】

赏析  杜甫说,我看见一个老翁,越过后面的矮墙逃走了。而老妇人呢,从前面出去,打开门看是谁在敲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字词典故  “呼”:【喊。】“一何”:【何其,多么。】

赏析  杜甫说,敲门的是几个小吏,那小吏吼叫的声音是何其的恼怒,而那老妇人啼哭得又是何其的凄苦。

    为什么这小吏会这么恼怒呢?可能早就盯上这户人家的老头子了,没想到半夜来突击,竟然还是让老头给跑掉了。我们在前面的《新安吏》看到,那里的新安县已经是抓不到成年男子了,开始抓“中男”这样的未成年人。而到了石壕吏这里,更惨,竟然连老人家也开始抓了,而且还搞起了夜晚的突然袭击。想不到,又扑了个空,这些石壕吏能不恼怒吗?而这老妇人也是很无力,很无奈,她已经是很苦了,为什么呢?来听听她怎么说: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字词典故  “附”:【捎带。】

赏析  杜甫说,只听得那个老妇人上前致词,她说:“我已经有三个儿子到“邺城”戍守了。前几天其中一个儿子让人捎带回一封书信,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

    我们在《新安吏》的赏析中已经提到,唐朝军队在邺城打了大败仗,六十万人都被打散了。这老妇人的三个儿子就参与了这场战役,结果死了两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字词典故  “已”:【完了,结束了。】“乳下”:【乳房下。正在吃奶意思。】

赏析  老妇人说,“留存下来的人也不过是在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已经长久的没了。屋室里更没有什么人了,只有乳下吃奶的小孙子。”

    老妇人的意思很清楚,我都死了两个儿子了,剩下的那个儿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事实,如果按照古代的兵役制,打仗的时候,独子不用去,两个儿子的,留下一个。而安史之乱这个阶段,唐朝官吏已经是不管你几个儿子,养不养老的问题了。只要是男丁,中男都抓了。到了石壕村这里,抓不到青少年男子,连老头子都抓了。老杜年少时是个纨绔子弟,中青年时,住在长安,恐怕很少看到乡村的这种情形。在奉先县和鄜州羌村看到了一些现象,这趟从洛阳回华州途中,当场看到抓人了。这恐怕也是老杜后来辞职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估计是这老妇人说话的这会,屋里传出了孩子的哭声。官吏又往里面闯了,他们已然是疯了,基本上就是,只要是个人,管你男人女人,反正今晚我们得抓走一个人回去交差。老妇人赶紧解释,我这家里还能有什么人啊,只有还在吃奶的小孙子了。可是有小孩,不就是有人抱着吗?这些石壕吏已经是“抓狂”了。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字词典故  “妪yu4”:【年老的妇女。】

赏析  老妇人赶忙上前拖拽,说道:“是,还有孙子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可是她连件出入门的完整衣裙都没有,怎么跟你们去(何况还有小孙子要她来养呢)。我老太婆的力气虽然衰弱了些,但还能做些事情,还请让我跟随官爷你们今夜一同回去交差吧。”

    这些石壕吏可能还有些犹豫,抓半天,抓个老太婆回去,会不会被上司骂啊?老妇人也看出他们的心思,赶紧补充加催促地说: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字词典故  “炊”:【烧火做饭。】“河阳役”:【当时,邺城失败后,郭子仪就退守到了河阳桥。】

赏析  老妇人说:“官爷,你们不是急着要应付河阳那里的劳役吗?现在我们赶紧动身,老太婆我还能赶得上帮忙准备那里的早饭。”

    老妇人看出石壕吏们的心思,赶紧说自己还能够烧火做饭,你们抓不到男丁,好歹也算抓一个能做饭的,应该也可以交差了。赶紧着想把这些“豺狼”从自己家门引走。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字词典故  “幽咽”:【微弱的哭泣声。】

赏析  杜甫说,夜深了,又过了很久,村子里听不到说话的声音了。此时,黑暗中隐隐约约似乎听得见微弱的哭泣声。天亮以后,我又要登上前行的路途,遇到了昨夜那个逃走的老翁,独独与他告别了。

    关于“夜久语声绝”,一方面是夜深了,另一方面,为什么还有个“久”,因为石壕吏们不可能只是抓这老妇人这一家,还有其他人家。又折腾很久,村子里听不到有人说话的声音了,石壕吏们已然带着人离开了。这才隐隐约约地听到有人非常轻微的哭泣声。就是剩下的人还有谁敢出声啊?,可还有剩什么人吗?老杜天亮以后,遇到了逃跑回来的老翁。这里的“独与老翁别”,恐怕就是整个村子,从外表看,根本看不到第二个人了。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