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 《无家别》 赏析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无家别》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诗名《无家别》,这是杜甫“三别”的第三首,前面有《新婚别》,《垂老别》,而这首却是连家都没有的“别”,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原诗: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字词典故  “天宝”:【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园庐”:【田园与庐舍。】“蒿hao1藜”:【蒿草和藜草。】

赏析   无家人说,“天宝年”以后,这里变得寂寞了。家乡的田园和庐舍只剩下蒿草与藜草。我们这个乡里,本来有百余户人家,世道一乱,就各奔东西,逃难去了。

    天宝以后,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川蜀。到756年,唐肃宗登基,“天宝”年也就结束了。“天宝”之前是“开元盛世”,后来唐玄宗觉得人生大事都办完了,于是进入享乐期,于是改年号“天宝”。结果这样的享乐期被“安史之乱”惊破了。所以之前乡里是比较稳定繁荣的,后来却因为战乱,出征的出征,逃难的逃难,村子里的人都近乎跑空了,田园屋舍只剩了下杂草。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字词典故  “贱子”:【卑贱的自己。对自己的谦称。】“蹊qi1”:【小路。】

赏析  无家人说,如今生存的人都没有了消息,而死去的人早已化作尘埃和泥土。我这个卑贱之子因为从阵地上败退下来,这才归来,寻找着村里旧时的小路。

    杜甫的“三别”应该是承接“三吏”的,而“三吏”就发生在唐朝军队与叛军“邺城之战”大败以后。唐军60万军队“归军星散营”(《新安吏》),都被打散了,郭子仪退守“河阳”地区。所以本诗中的“无家人”应该是从“邺城之战”败下阵来,被打散以后,顺便自己跑回家乡的。然而,当他跑回故里,看到的是什么,村子里都看不到人了,到处野草丛生,甚至连旧时的路,都要用寻找的了。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字词典故  “狐与狸”:【狐与狸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只是长相相似,所以人们混为一谈,被人们习惯称为“狐狸”的是“狐”,体型大一些,瘦一些,有点像狼。而“狸”会胖一些,耳朵尾巴短一些。】

赏析  无家人说,我在村子里走了很久,看到的都是空空的巷子。如此荒凉的景况,连这里的太阳似乎都变瘦了,到处弥漫着悲惨凄凉的气息。没遇到任何人,只有几条狐与狸跑出来和我面对。它们竟然竖起毛发,冲着我愤怒地啼叫。

    为什么这“狐”与“狸”会对这个“无家人”愤怒呢?显然,这里已经是它们的家园了,它们对这个“外来者”的“入侵”颇为恼火。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字词典故  “宿鸟”:【归巢栖息的鸟。】“安“:【怎么。】“辞”:【告别,躲避。】“穷栖”:【隐居,穷苦地居住。】

赏析  无家人说,四周邻里还有什么吗?我找了半天,才发现只剩一两个孤寡老妻还躲着。归巢栖息的鸟儿,都会依恋自己本来的树枝。我又怎么会嫌弃告别自己的故土,即便再穷再苦,我也还是姑且住了下来。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字词典故  荷”:【扛在肩上。】“畦qi2”:【田园中分成的小区。】“鼓鞞pi2”:【“鞞”通“鼙”,即“鼙鼓”,军中的鼓。】

赏析  无家人说,正好春天来了,于是我独自扛着锄头去开荒种地。每天一早出门,日暮回来浇灌我的小菜园。然而县里的官吏得知我回来了,就来召唤我,命令我跟他们去练习军鼓。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字词典故  “近行”:【到离家不远的地方去。】“止”:【仅仅,只。】

赏析  无家人说,虽然只是从事本州的劳役,要离开家了,总得带些东西随身吧。可是我朝屋内环顾了一圈,真是家徒四壁,根本没有什么可携带走的。眼下只是去近的地方,有身子去倒也足够了。然而将来要是去往远方,恐怕哪天我还能转回来的话,终究还是要迷路了。

    这一离开,家园庐舍也就继续荒废了,到时候自然又是百草丛生,乃至屋舍坍塌,倘若还有命回来,还是会迷路的。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字词典故  “齐”:【同样,一起。】“委”:【抛弃。】“沟溪”:【相当于“沟渠”,排水沟的意思。】

赏析  无家人说,我的家乡既然这样被扫荡殆尽,那么远近的村子理应也是差不多了。只是让我感到永远痛苦的是,我那个长年病痛的母亲,听说五年前就死了,尸体被抛弃于沟渠之中,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了。

    是啊,要离开家乡了,将来也不知道还回不回得来。既然能回家一趟,好歹把父母的坟地给扫一扫,安顿好。可是这个“无家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死在哪里了,尸体都找不到了,如何去替她造坟掩埋,让她安息呢?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字词典故  “蒸黎”:【黎民百姓。

赏析  无家人说:我母亲生了我这样一个不得力的儿子,这辈子两头都在辛酸与痛苦中嘶声裂肺。如今的我,人生都没有家可别了,还凭什么成为黎民百姓啊?!

    关于“两酸嘶”有很多前人解释为,母子两个饮恨辛酸,失声痛哭。然而“嘶”的意思主要是嘶叫。而且“生我不得力”,我又有什么资格辛酸呢。所以应该是,母亲生我分娩的时候,辛酸与痛苦,嘶声裂肺过一次。没想到她老人家死的时候,我这个儿子都无法陪在她身边,她又是在多么辛酸而嘶声裂肺中死去的,如此的“两酸嘶”。“无家人”本来就没有成家,如今连母亲的尸首都找不到了,他还能向谁告别?人生搞到都没有家了,甚至连可告别的“家”都没有了,那还怎么成为老百姓?杜甫的“三别”,前面《新婚别》,接着《垂老别》,最后到这里,却连家都没得别了,这到底还让不让老百姓活啊?还怎么成为老百姓呢?所以杜甫通过“无家人”之口对朝廷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何以为蒸黎!”这样的呐喊。

《无家别》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