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峨眉山月歌》赏析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名《峨眉山月歌》,这首诗出现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驿)”、“三峡”和“渝州”。在这五个地名中,除了“峨眉山”和“渝州”大家没有异议,其他三个地名的具体位置都出现了比较大的争议。怎么办?我们还是先来分析一下李白的可能行程。

    在古代中国,要旅游,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走水路。“杜甫”住在成都草堂的时候,曾经很自豪地写道:“门泊东吴万里船”!也就是说从他家门口,只要坐船就可以去到万里之外的东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主要也是走水路。李白的家在“江油”,从“江油”到“成都”大体走的应该是陆路,而从“成都”就可以直接水路出川了,李白为什么还要拐到“峨眉山”去呢?(从成都出发,沿着“岷江”可以到达“宜宾城”,汇入长江,然后沿着长江就可以到达“渝州”和“三峡”了。)在本诗的第四句中有个“思君不见”,这里的“”指的又是谁?事实,李白写了不止一首“峨眉山月歌”,后来他又写了一首,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字词典故  “麈zhu3”:【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尾巴可以制拂尘,故称“拂尘”为“麈尾”,也简称“麈”。“重zhong4玄”:【精妙深奥的哲理。“殢ti4”:【滞留、纠缠、困于。“丹阙que4”:【赤色宫阙,指皇帝所居的宫廷。

赏析  李白说,我在巴东三峡的时候,回看那西边的明月,回忆起在峨眉山上的日子。月亮从那峨眉山上出来,照在了沧海上,与万里远行的人啊一路长相随。今夜,“黄鹤楼”前,月亮又是如此光华洁白。月光中,我忽然见到了您,峨眉山的来客。还是把峨眉山月送给您吧,“晏君”,让它陪伴着您的风帆,一路顺风,直吹到那长安的路旁。长安的大道纵横于九天之上,彼时的峨眉山月亦将普照秦川的大地。愿您在黄金狮子的皇城中,乘坐在高高的座席上,摇着白玉的拂尘,谈论着深奥的哲理。如今,我好似浮云一般,滞留在吴越之地,而“晏”君您将在长安城中逢圣主,游宫廷。当您一振而起,高名满帝都之后,归来时,我们还一起去赏玩那峨眉山的月亮。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人都到“巴东三峡”了,竟然还在回望峨眉山的月亮,还在回忆着在峨眉山的日子,为什么呢?按说他人在三峡的时候,应该是要憧憬出川后的世界才对,为何如此频频回首?其中固然有离乡的情愫,可峨眉山毕竟不是他具体的家乡。出川后的某一天,当李白遇到了“蜀僧晏”,又写了一首“峨眉山月歌”,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其中说道“峨眉山月还送君”,言下之意,他之前已经送他一首了。可见《峨眉山月歌》中“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君”,应该就是“蜀僧晏”。如此,我们之前的一些疑问就有了答案。为什么李白从成都出发,不直接水路出川,而要绕道峨眉山?很可能是要去峨眉山找“蜀僧晏”的,然后要跟着他一起出川。之前在峨眉山上,可能蜀僧晏跟他讲过,自己云游过四海,李白表示想跟着他一起去云游。后来李白回家做准备,告辞亲人后,来峨眉山找蜀僧晏,结果没找到。那怎么办呢?只好自己出发了,于是一路上一直在想,蜀僧晏到底跑哪去了,他本该是李白出川后的向导。由此,李白在巴东三峡的时候,还频频回望峨眉山的月亮,回想峨眉山上的事,就不奇怪了。有了这样的思路,关于一些地名位置的争议我们也就有了推理的线索。好,我们这就来感受李白《峨眉山月歌》的原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字词典故  “轮”:【圆形,像车轮的东西。】“平羌qiang1江”:【是“岷江”流经“青神县汉阳坝”至“乐山城”东一段水路的古称。】

赏析  李白说,峨眉山上升起了半轮新月,此时已是清秋季节;月影映入了“平羌江”的水中,随着江水向前流。

    首先,这第一句的编排有点特别,有不少赏析认为,李白是为了押韵才把“”字移到后面去的。而我们认为,除了押韵考虑外,李白可能更是为了突出秋季的来临。李白之前离开峨眉山的时候,可能是在夏季,当他再次来到这里,想要跟蜀僧晏一起远游时,已是清秋季节了。

    其次,关于“半轮”这个词,南北朝的“江总”在《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中有“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这提醒了我们,这“半轮月”很可能是新月。半轮月有“上弦月”和“下弦月”,“上弦月”是在上半月的上半夜,而“下弦月”是在下半月的下半夜。李白不可能是三更半夜才出发吧,所以“半轮秋”应是指新月的清秋。还有,在第二首峨眉山月歌中李白写道:“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李白到达三峡的时候,看到的是“明月”,很可能已是月圆之时。

    最后讲“平羌江”,“平羌江”的位置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平羌江”是如今的“青衣江”,可是“青衣江”在峨眉山的东北部,这与李白的行程似乎不合。李白从峨眉山下来,应该是直接去往“清溪驿”,没必要先往北去“青衣江”坐船,然后经过“大渡河”,再到“岷江”。另一种解释是,“平羌江”是“岷江”流经“青神县汉阳坝”至“乐山”城东一段水路的古称。我们觉得这是比较合理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在这里有个“平羌小三峡”,全长12公里,蜿蜒曲折,水流平缓,所以李白能够在水中看到比较清晰的月亮倒影。接着往下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字词典故  “清溪”:【即“清溪驿”,在清溪古镇,秦时属蜀郡,汉属“犍qian2为郡”南安县(今乐山),汉通“西南夷”后,于地设“清溪驿”。】“三峡”:【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渝州”:【唐代州名,属剑南道,治所在巴县,即今“重庆市”。

赏析  李白说,今夜,我从“清溪驿”出发,向着“三峡”前进了;思念“晏君”您啊,却又见不到您,只能先行坐船下往“渝州”了。

    其实李白这里说得很清楚,他本诗的起点是“清溪驿”,并没有说是从“平羌江”一路十几公里顺流而来。而且,既然“平羌小三峡”周边是山崖的话,李白在里头看得到“峨眉山月”吗?所以,我们认为,这“清溪驿”的位置就在“平羌江”下游的开口处。李白上峨眉山找蜀僧晏没找到,于是来到平羌江边的清溪驿,在这里准备坐船出发了,方向是长江三峡,不可能是反向的“平羌小三峡”了。可是他一直在想蜀僧晏,究竟是已经出发了,还是跑去哪了?“清溪驿”在当时是岷江的一个重要码头,是客流和货物的重要集散地,李白的这首《峨眉山月歌》很可能就写在驿站的某根柱子或者某堵墙上,如此,如果蜀僧晏看到了,就会知道,李白从这里出发先到“渝州”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这个设想是成立的话,李白这首《峨眉山月歌》其实是一首留言诗,留在了“清溪驿”,不然他都没见到蜀僧晏,谈何送诗给他?

    综合以上,我们把整首诗的创作过程过一遍,李白去峨眉山找蜀僧晏,想和他一起结伴出川,结果没找到。只能自己来到岷江的清溪驿,在这里准备出发。江边,李白望着峨眉山升起的半轮新月,想着已是清秋时节,看见那月亮的影子,映入了平羌江缓缓向前的水流。今夜,李白我就要出发了,可是蜀僧晏,您在哪里呢?怎么办?于是在清溪驿题写了这首留言诗给蜀僧晏,告诉他,今夜我就从清溪驿出发了,朝着三峡的方向,准备出川。思念您啊,希望能和您一起结伴同行,我先行坐船下到“渝州”,会在那里稍作停留,如果看到此诗的话,您就赶过来。

    当李白到达“巴东三峡”的时候,还是没能看到蜀僧晏,这马上就要出川了,于是他回看峨眉山的月亮,忆起峨眉山的人与事。终于还是自己出发了,只有峨眉山的月亮陪着李白开始了万里之行。日后,当他在“黄鹤楼”前遇到蜀僧晏的时候就有了:“ 峨眉山月还送君”,而此时的蜀僧晏正准备去往长安。

    为什么李白不和蜀僧晏一起去长安呢?也许李白自己早就去过了,而且此时的他很可能已在“安陆”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