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鸣脑鸣响不停,中医理论,为你解忧

 太平时光 2022-05-05 发布于广西

耳鸣脑鸣是指自觉脑中有声音鸣响,或如虫鸣,或如蝉叫,或如雷轰,常伴耳鸣目眩,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古时称“白天蚁”,中医学谓“头响”,多与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伤等有关,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三脏。有关治疗进展概述如下。

一、耳鸣脑鸣的病因病机

1命门火衰,髓海空虚

肾藏精,主骨,生髓,通脑。《灵枢.海论》云:“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病后精血衰少,或恣情纵欲,或年高肾衰,操劳过度均会耗伤肾精,肾精亏损,髓海空虚,不能上营清窍,复加无根之火上浮,引起脑中鸣响。

2心脾气虚,脑髓失养

脑与精神活动密切有关,气血,精髓为其物质基础。若因思虑劳倦过度,损伤心脾,以致气血不运,不能上荣清窍,则出现脑鸣眩晕诸症。《灵枢.决气》言:“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所谓上气者,即宗气上升之气也。”宗气根植于肾,受养于脾,脾虚气弱,清阳不振,清气不升是其原因之。

3肝胆火盛,上扰清窍

肝主疏泄条达,为将军之官,性刚劲。若情志抑郁,暴怒伤肝,肝郁化火,火扰清窍,脑鸣头痛,多见于中青年人。长期劳心思虑过度,可致肝郁脾虚,阴虚阳亢,亢阳上扰,脑鸣与失眠诸症皆出。气滞血淤,脑髓失养:素体亏虚,或颅脑外伤导致气血淤滞,脉络痹阻,经气受阻,不能流注于脑,脑髓失养,则发耳鸣脑鸣。

二、耳鸣脑鸣的中药证治

对耳鸣脑鸣,临床上多依病因病机而采用相应的分型施治。肝肾阴虚,症见脑鸣,面色潮红,腰膝酸软,头昏眼花,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或数。肾阳虚衰,症见剧时脑中如击雷,轻时鸣音不绝,腰膝酸软,四肢欠温,下半身冷感,小便清长,少腹冷痛,舌淡体胖,苔薄白,脉无力。

心脾气虚,症见脑鸣频作,纳少便清,四肢困倦,少气懒盲,舌淡虚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脾虚湿阻,症见脑鸣,头昏沉闷隐痛,胸闷脘满,咳吐黏痰,舌淡苔厚腻,舌下络脉淤紫,脉滑。肝郁火扰,症见脑鸣烦躁,心烦易怒,口干苦腻,溲赤便燥难解,失眠多梦,舌红苔少或黄腻。

耳鸣的治疗一直是一个难题。尤其是神经性耳鸣,因神经性受损,更加大了治疗难度。不过,大家也不要丧失信心,耳鸣治疗任重道远,往往需要较长的治疗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