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每次给学生教读《蜀相》,我都感动不已。终于实现愿望,去了一次武侯祠。 2012年7月22日,老同学唐飞带我和老郑到游玩了金沙遗址博物馆、杜甫草堂和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现存主体建筑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修建,十一年完工。武侯祠以前是刘备的庙,叫做汉昭烈庙,后来将诸葛亮祠堂搬迁来,成了君臣合祀庙宇,刘备的汉昭烈庙在前,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在后,且刘备殿又塑有其他蜀汉英雄人物塑像,你进去感觉就像进了《三国演义》的剧情中,熟悉的人物造像一一陈列于眼前。我不是三国迷,加之人多拥挤,未及细观。
上联用少陵句 红安董必武题 一九六五年一月 频烦三顾,为天下大计,终得天下大计;一番晤对,成一世君臣鱼水之情,留千古人臣侍君楷模。 作者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郭沫若撰联。作者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语原为古隆中题写。 两通碑文是国宝级文物:唐碑和明碑。 二门 二门匾额“明良千古”,康熙年间四川提督吴英撰写。明良:贤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 合子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昭烈庙中聚合了祖孙(刘备与刘谌),父子(关羽、张飞与其子),兄弟(刘、关、张),君臣(刘备与其文臣武将)等人的塑像。 业绍高光 完颜崇实撰书,意指刘备继承了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的帝业。 惟此弟兄真性情,血泪洒山河,志在五伦扶正轨; 纵极王侯非富贵,英灵照天地,身经百战为斯民。 完颜崇实撰书。说刘备是天下的英雄,汉王朝的正统地位,理应归于他,帝王之气聚集在他家乡;巴蜀是汉朝开始和终端的地方,后裔尚在,雄图霸业已成过去,只留下这古柏森森的祠堂供人瞻望。【chén】。天意如此,无可奈何,为江山沦亡,伤心恸哭;殉国而死,好去地下见爷爷。刘谌英姿勃勃,大义凛然,放眼四看,谁能如此壮烈?所以祠堂敬奉祖孙,而将刘阿斗移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我每一年都要写进工作总结里面的一句话,我为教育事业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杜甫诗联 八三老人平园灌父书。失萧曹:使萧何、曹参黯然失色。 冯骧(1884-1969),字灌父,别号平园,四川广汉人,著名书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清道光七年前的匾额楹联除雍正甲寅仲冬,果亲王书“名垂宇宙” 悬挂在昭烈殿,由方滨生补书,关于刘备的楹联撰写于清道光七年前的有一幅,是乾隆元年(1736年)十二月焚献道人长洲张清夜撰写: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铁马金戈,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 上联说刘备和关羽、张飞及文武群臣遇合在一起,跃马横戈,转战疆场,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才树立起堂堂正正的大旗,在西川开创了蜀汉的帝业。下联是说蜀汉王朝祖孙父子英明贤良,足以流芳百世;今日大殿里红色的楹柱,彩绘的栋梁,庄严雄伟的气象,尚标志着蜀汉当年宏伟的基业。在成都武侯祠孔明殿外的C位上,悬挂着祠堂内最耐人寻味的匾额与楹联。 清道光七年前的匾额楹联除雍正甲寅仲冬,果亲王书“名垂宇宙”,嘉庆丁卯季春四川成都知府刘佳埼题“表垂万古”匾额强调诸葛亮所上《出师表》可以万古流传,嘉庆己巳七月,四川布政使云间姚令仪题“为王者师”匾额,是说诸葛亮可以算得上君王的师傅,完颜华毓撰书“河岳英灵”匾额强调诸葛亮是天地间杰出的人物,这些匾额总体说来都突出描写诸葛亮的影响力。 撰写对联的赵藩,是近代学者兼政治家。1901年,四川爆发了红灯教起义。四川总督岑春煊处决了起义首领廖九妹。赵藩曾当过岑春煊的老师,写下这副攻心联,希望岑春煊深思悔过。 这里有一条诗歌长廊,是书法艺术与诗歌、楹联艺术杰作。休息片刻,一一认读。武侯祠内有一个非常美的地方,就是盆景园,你一定要去观赏。 此处红墙,唐飞同学提醒,说许多人于此拍照,我也附庸风雅一回。 武侯祠不仅仅是凭吊历史文化名人的场所,更是欣赏自然环境之美与品赏传统文化之韵味的地方。 有人说去了成都,不去武侯祠等于没有去,我深以为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