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届南京市三模作文“希望”详解

 钟楼语文 2022-05-05 发布于江苏

2022届南京市三模作文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她和你之间,始终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象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既狡猾而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作为对高三学生的“五四青年节”寄语,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艾青《希望》中的诗句。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结构

引导语点出诗歌标题,锁定了作文的话题“希望”。

引导语点出的情境中,“五四青年节”是关键,这就要求作文需要谈青年对于“希望”的态度。

我们解读这些诗句,把握其内涵,并不等于作文要亦步亦趋,强作老成,而是要利用诗句的希望观和常识的反差,形成思辨张力,找到写作突破口。

解读

原作无行末标点,如果非要加上标点,我们认为“流云”后应当为句号,而“美丽”后为逗号。如此,全诗分为三层。

她和你之间,始终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象天上的流云。

我们通常讲坚定信念、充满希望,都是以愿望或理想可以实现或者不断接近为前提的。但这首诗直接断了后路,连曲折上升的机会也不给,就是“始终有距离”,永远不可及。

但这种不可及又不是遥不可及的那种绝望,而是似近实远的,似静实动的,如飞鸟,如流云,倏忽变化,捉摸不定。这是因为我们的希望会根据自身处境而不断变化,自身处境又会随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她”在动,“你”也在动,所以“始终有距离”。

像河边的蝴蝶,既狡猾而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你不理她,她撵你。

这两行进一步阐述希望与人的复杂的距离关系。

我们通常认为希望产生于人的欲望或者对于美好的期盼,是人怀抱着希望,是人承载着希望(青年是祖国的希望)。但这首诗直接颠倒了关系,是希望在逃避和逗引着人们。就像驴子面前的胡萝卜,总让人有奔头,不许你“躺平”。这是“始终有距离”的必然结果,蝴蝶的比喻使这种无奈充满了生机。“让人动起来”本身就是希望的意义。

她永远陪伴你,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我们通常说“为革命理想奋斗终生”“至死不放弃希望”,是弘扬主观奋斗的坚韧。但这首诗说“终止呼吸”,把生命叙述为一种自然走向消亡的过程,略带消极,但又有一种坦然。

希望对于生命,不是让人拼命的锣鼓点,不是让人续命的强心剂,不是让人卖命的契约书,而是一种的陪伴,让生命不至于苍凉、迷茫。

参考

简单总结希望的特点:得不到,离不了。

这对于青年来说,这有哪些启示呢?

1.青年未遇过挫折,以为希望总能实现。所以青年要承认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不要奢望理想的一蹴而就,甚至不要指望步步为营达成愿望,而要有永远不可及的心理准备,以此永葆希望。

2.青年缺少独立经验,拥有的希望往往来自外界。所以青年要认识希望的变动不居与若即若离,不必刻意去寻找希望(比如获取阶段成就、接受他人鼓励、感悟自然恒久等),只需踏实做事,希望自然显现。

3.青年志气方盛,容易把人生看成必然盈利的交易,把希望看作提前的投资。所以青年要理解希望的超功利性,不把希望当做你对未来的责任或者未来对你的承诺,而是把希望当做生命中的陪伴,保持对于美好的期盼。

……

欢迎大家留言

图书推荐

公众号ID:jlzxzwxp

钟楼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