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营养文献本周推送10篇【第05期】

 zslzxq 2022-05-05 发布于浙江
图片

01

基于百年研究证据,提出长寿饮食的基本特征!

顶级学术期刊《Cell》(细胞)刚发了一篇关于饮食营养与延长寿命的最新综述《营养、寿命和疾病:从分子机制到干预》(图1)。作者是美国南加州大学长寿研究所主任Valter Longo教授(图6)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系助理教授Rozalyn Anderson博士。

在这篇综述文章中,两位科学家探讨了短寿命物种(酵母、蠕虫、果蝇和小鼠)的营养素、禁食、基因与寿命之间的联系(图2、3),并将这些联系与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临床研究(包括从分子机制到流行病学等不同层面的发现和证据)联系了起来,时间跨度为一个多世纪的研究。

他们分别探讨了热量限制(限食)、低蛋白饮食、低蛋氨酸饮食、间歇性禁食(限食进食/轻断食)、生酮饮食、低碳/高碳饮食、低脂/高脂饮食、纯素食、地中海饮食对寿命或健康的影响。最终,该综述基于现有研究指出了“长寿饮食”的基本特征:

1.饮食碳水化合物不要太低,“中到高”(mid to high,供能比50%-55%)为宜,且主要来自非精制碳水(全谷物、粗杂粮、薯类、豆类、水果、蔬菜等)。

2.饮食蛋白质低但足够(ow but sufficient,供能比15%左右),强调豆类等植物来源蛋白质。

3.植物性脂肪要足够(供能比30%),强调是植物性脂肪(植物油、坚果等)。

4.一日三餐应该在11或12小时的窗口内完成,每天有12或13小时禁食(包括睡眠)。

5.要避免营养不良,特别是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以防止因骨骼或肌肉质量减少或血细胞计数减少(贫血)导致的虚弱和疾病。

6.18~70岁成年人定期使用FMD(Fasting-mimicking diet 一种模拟禁食的代餐)可能是逆转高热量饮食产生的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可以降低IGF-1,血压,总胆固醇和炎症。

1

图片

2

图片

3

图片

4

图片

5

图片

6

图片

02

限时进食与限量进食对减重来说差别不大

就减重而言,限时进食(如轻断食、过午不食之类)与限量进食其实都差不多。

4月2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张惠杰教授的研究(如图),在肥胖患者中,限时饮食方案在减轻体重、体脂、腰围和代谢风险等方面的收益并不优于传统的热量限制方案。

该研究把139例肥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限时饮食(仅在8:00 至16:00 之间进食,限制总热量);另一组单独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但不限制进食时间)。所有参与者采用热量限制饮食(男性1500~1800 kcal/day,女性1200~1500 kcal/day),坚持12个月。两种方案让肥胖者分别平均减重8.0 kg和6.3 kg(但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腰围、BMI、体脂、瘦体重、血压和代谢风险因素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不良事件数量方面,两组也无显著差异。

论文中文翻译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图片

03

喝茶导致高尿酸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如图)表明,广东劳动人口饮茶频率与高尿酸血症风险增加有关。喝茶的频率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且茶摄入量越高,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就越大。

该研究是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7644名健康体检者(居然有3149人患有高尿酸,77.7%为男性患者)进行数据分析。每月饮茶一次至每周两次的参与者与从不饮茶的参与者相比,其患高尿酸风险增加74%为1.744;而每周饮茶≥3次的参与者与从不饮茶的参与者相比,其患高尿酸的风险则增加144%。

遗憾的是,本研究没有排除“茶点”(广东人喝早茶其实主要是吃东西,其中很多是高嘌呤和高糖的)的影响。

图片

04

补充维生素D和鱼油,降低癌症风险

《Frontiers in Aging Nutrition in Aging and Healthy Longevity》发表的一项研究(如图),每天补充大剂量维生素D3(2000IU/日)和n-3脂肪酸(1克/日),并结合简单的居家力量锻炼,可降低70岁及以上成年人患癌症的风险,癌症风险显著降低61%。

研究者指出,每日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3、n-3脂肪酸或者做简单的居家力量锻炼对降低癌症风险都有累积益处。

该研究由苏黎世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谢菲尔德大学医学院等多家学术机构的学者共同合作完成。

图片

05

老来瘦”不如“老来胖”!老年人体重“超重”更健康

《Nature Aging》(《自然》子刊)发表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的研究(如图),发现中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重或轻度肥胖与死亡率降低相关。

该研究分析了27026名老年人(年龄为92.7±7.5岁)在80岁后收集的数据,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均随 体重指数(BMI )上升而降低,最佳 BMI 在超重至中度肥胖的范围之内(全因死亡风险相关最佳 BMI 为29.3,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最佳 BMI 为26.5)。

普通成年人正常BMI为18.5~24,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这一评价标准不适用于6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不适用于80岁以上老年人。

图片

06

中老年人最佳睡眠时间为7小时

《Nature Aging》发表来自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如图),7小时是中年及以上人群的理想睡眠时间,睡眠过多或过少与较差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有关。

每天7小时睡眠以及保持规律的睡眠能够促进中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

该研究发现,睡眠时长与眶额叶皮层、海马、颞叶皮层以及中央前回等情感、记忆环路的核心脑区的脑结构特征(如脑结构体积,皮层面积等)也呈显著非线性关联,并与行为学的发现一致以7小时为转折点。

图片

07

低碳水饮食对血糖管理有益的前提是,吃高质量碳水!

对管理血糖而言,低碳水饮食只有吃高质量碳水才是有益的!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拗口,我们先看研究后解释。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营养与代谢领域权威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和《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发表两项研究(图1、2),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中,只有高质量的低碳水饮食与过早死亡风险降低有关,而低质量的低碳水饮食甚至会增加过早死亡风险。

高质量(优质)碳水是指全谷物/粗杂粮、完整水果、豆类和非淀粉类蔬菜;低质量碳水是指精制谷物、果汁、添加糖、马铃薯/土豆、其他淀粉类蔬菜,以及除上述来源外的所有碳水化合物。

高质量的低碳水饮食(=低碳水+高质量碳水)同时有更多的不饱和脂肪与植物蛋白,这种饮食健康评分最高;如果高质量的低碳水饮食同时有更多的饱和脂肪与动物蛋白,那么健康评分就低一些;当然,健康评分最差的是低质量的低碳饮食(=低碳水+精制谷物等低质量碳水)同时有更多饱和脂肪与动物蛋白。

与低碳水饮食(高质量碳水是关键)类似,低脂饮食也要强调脂肪的“质量”。高质量(优质)脂肪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坚果、鱼油等;低质量脂肪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黄油、动物油脂等。

总之,低碳水饮食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有益的前提是以高质量碳水、高质量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蛋白为主。或者换个角度说,推荐用高质量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蛋白替换精制谷物等低质量碳水的低碳饮食。一项研究发现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4%-37%,另一项研究发现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3%~37%。

唉,怎么说都感觉挺绕的,但其实很简单点事:推荐吃高质量(优质)碳水,少吃或不吃精制谷物等低质量碳水,使整体饮食碳水较低。与此同时,吃更多不饱和脂肪酸(更少饱和脂肪酸)与更多植物蛋白(更少动物蛋白)。

如果说最近二十年基础营养学有什么进重大进展的话,首当其冲就是把碳水化合物区分为高质量和低质量;多吃植物蛋白而不是动物蛋白。(脂肪早就被区分为较好的和较坏的,前者指不饱和脂肪酸,后者指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图片
图片

08

减肥手术对肥胖人群有重要意义

减肥手术(又称代谢手术,最常见的是腹腔镜胃袖状切除)适用于特别胖(比如MBI>37),或一般胖(BMI≥30)但伴有三高等慢性代谢性疾病者。

《European Heart Journal》(欧洲心脏杂志)发表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如图),对39个队列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表明,减肥手术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5%、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41%有关,并且也与心肌梗塞发生风险降低42%、心衰发生风险降低50%、脑卒中发生风险降低36%有关,凸显了减肥手术对肥胖人群的重要意义。

图片

09

老年人每周运动3-6小时,痴呆风险降低38%!

痴呆研究领域国际著名杂志《Alzheimer’s & Dementia》发表来自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的研究(如图),对来自国际联盟(COSMIC)的10个队列——11,988人的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老年人群的体育运动与痴呆症的发病风险之间存在量效关系:相对不运动的人,每周运动时长在3.1~6小时的人,痴呆症风险降低38%。

该研究还发现,每周运动时长在6小时内,痴呆症风险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超过6小时,运动的这种降低痴呆风险的保护作用则不会相应降低。

图片

10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或生活方式不健康让人寿命较短

《JAMA Health Forum》发表一项研究(如图),分析了42万多美国成人的数据,发现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较高的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而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中更为普遍,比如饮酒、吸烟、体重指数(BMI)较高和体育锻炼较少。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