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试题

 夜猫速读 2022-05-05 发布于湖北

2015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试题

课程代码:00923

一、单项选择题

1.《葡萄牙行政程序法典》第5条规定“行政当局的决定与私人权利或受法律保护的利益有冲突时,仅可在对拟达致的目标系属适当及适度的情况下,损害这些权利或利益”所体现的是哪项行政法原则?

    A.比例原则    B.正当程序原则

    C.行政公开原则    D.信赖保护原则

2.下列哪项原则属于行政法“自然正义原则”的首要要求?

    A.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    B.不单方接触

    C.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    D.平等对待当事人不歧视

3.下列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A.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C.国家公务员    D.人民代表大会

4.根据行政机关行使职能的情况以及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可将其分为

    A.职能性行政机关与专业性行政机关

    B.专门执法机关与普通管理机关

    C.一般行政机关与部门行政机关

    D.常设性行政机关与非常设性行政机关

5.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哪部法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受委托组织所需具备的条件?

    A.行政许可法    B.行政强制法

    C.行政处罚法    D.行政诉讼法

6.“行政行为”一词最早出现于哪国的行政法学领域?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7.根据行政行为受法律约束的程度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A.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B.附款行政行为与无附款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D.拘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8.某乡镇为了吸引外商在该地的投资,命令村民扑杀若干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为招待外商的宴席食用,有关该行政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扑杀珍惜动物的行为属犯罪行为,故该行政命令应当被撤销

    B.因扑杀珍惜动物的行为属犯罪行为,故应依法定程序废止该行政命令

    C.因扑杀珍惜动物的行为属犯罪行为,故该行政命令为无效行政行为

    D.虽然扑杀珍惜动物的行为属犯罪行为,但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故该行政命令应当被执行

9.行政立法根据其权力来源不同,可分为

    A.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    B.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

    C.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D  自主性立法和被动性立法

10.下列哪个行政机关有决定行政拘留的权力?

    A.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    B.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的检察院    D.派出所

11.居住在A市的居民张某对A市国税局的行政处罚不服中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是

    AA市市政府    BA市国税局

    CA市国税局上级主管部门    D.国务院

12.下列不属于行政诉讼理论基础的是

    A.人权理论    B.法治理论    C.制衡理论    D.拟人化理论

13.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后,作出复议决定的期限是

    A30日内    B60日内    C90日内    D180日内

14.下列不屈于原始证据的是

    A.行凶所使用的匕首    B.证人证言

    C.文件的原本    D.书证的副本

15.行政诉讼中,其他人员回避的决定主体是

    A.审判长    B.院长    C.审判委员会    D.合议庭

二、多项选择题

16.下列属于行政机关主要职权的是

    A.行政命令权    B.行政立法的权力    C.维护社会秩序的权力

    D.行政裁决的权力    E.行政监督权

17.有关法律规范冲突规则表述正确的是

    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B.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新规定与旧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C.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D.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E.地方性法规、规章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18.行政许可属于

    A.依申请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

    D.授益行政行为    E.依职权行政行为

1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审查申请,此处的不合法的“依据”是指

    A.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B.国务院部门规章    C.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D.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E.行政法规的规定

2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   

    A.作为第三人中请参加诉讼    B.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C.由原告申请参加诉讼    D.由被告申请参加诉讼

    E.不受判决、裁定约束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21.行政主体中的授权性组织是依据宪法或行政组织法设置的。

22.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这意味着行政行为都是合法的行为。

23.一般许可是指只要私人依法向主管行政主体提出申请,经有权主体审查核实其符合法定的条件,该申请人就能够获得从事某项活动的权利或资格的许可。

24.行政复议只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不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25.在行政诉讼中,原告不负有举证责任。

四、名词解释题

26.行政相对人

27.法律的一般禁止

28.一事不再罚原则

29.一级复议原则

30.行政诉讼的管辖

五、简答题

31.简述比例原则的内涵及外延。

32.简述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33.简述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34.简述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

35.简述行政诉讼中不可诉的行政行为。

六、论述题

36.论述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37.论述《行政许可法》确立的行政许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016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

课程代码:009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

1.下列不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中国

2.英美法系里的“不准翻供”原则在大陆法系里的另一种表述是

    A.比例原则        B.正当程序原则

    C.行政公开原则    D.信赖保护原则

3.有关行政机关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B.在组织体系上实行监督制

    C.在决策体制上实行首长负责制

    D.行使职能是主动,经常和不间断的

4.根据行政机关的权限范围,可将其分为

    A.职能性行政机关与专业性行政机关

    B.专门执法机关与普通管理机关

    C.一般行政机关与部门行政机关

    D.常设性行政机关与非常设性行政机关

5.下列有关行政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

    B.派出所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C.行政主体享有行政权力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

    D.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6.有关法律规范冲突规则表述错误的是

    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B.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新规定与旧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C.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D.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7.有关改变或撤销法律、法规、规章的权限论述,错误的是

    A.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B.省级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大常委制定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C.地方性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D.省级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规章

8.独生子女补贴、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属于下列哪一类行政行为

    A.行政给付    B.行政奖励

    C.行政确认    D.行政许可

9.下列有关行政奖励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A.依法奖励、实事求是的原则        B.奖励与受奖行为相当的原则

    C.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当的原则    D.公正、合理、民主、平等的原则

10.下列属于一般许可的是

    A.营业许可        B.持枪许可

    C.烟草专卖许可    D.专利许可

11.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多少日内进行审查,并视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A  3    B  5    C  7    D  15

12.按照证据与证明的对象的关系,可将证据分为

    A.本证与反证            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和派生证据    D.书证和物证

1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多少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五日      B.十日    C.十五日        D.二十日

14.审判人员申请回避的决定主体是

A.审判长    B.院长    C.审判委员会    D.合议庭

15.当行政行为具有某一情形时,人民法院可以据此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

    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其中不包括

    A.主要证据不足的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C.违反法定程序的

    D.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16.行政关系主要包括下列哪几类

    A.行政管理关系    B.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C.行政救济关系

    D.行政领导关系    E.内部行政关系

17.根据《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符合下列哪些条件可以提前退休

    A.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B.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C.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D.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E.受到处分,主动申请的

18.下列属于行政确认的有

    A.工商企业登记          B.颁发土地使用证    C.颁发驾驶证

    D.颁发工商企业营业执照  E.行政拘留

19.下列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

    B.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C.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和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

    D.行政强制既有直接强制,又有间接强制

    E.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20.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

    A.合议制度        B.回避制度    C.公开审判制度

    D.两审终审制度    E.院长负责制度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21.国家行政属于公行政,但公行政并不等于国家行政。

    22.被授权组织一旦获得授权,都享有行政权,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无论在何场合。

    23.拘束行政行为不存在自由裁量的成分。

    24.我国国家赔偿法确定的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

    25.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

    26.法源

    27.国家公职关系

    28.无效行政行为

    29.行政复议第三人

    30.移送管辖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31.简述行政法没有统一法典的主要原因。

    32.简述受委托组织所应具备的条件。

    33.简述行政立法行为成立的要件。

    34.简述国家不予赔偿的情形。

    35.简述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分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36.论述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37.论述行政赔偿的范围。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试题

课程代码:009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行政法就其实质而言,对于行政权,应当是

    A.维护与保障    B.促进与限制    C.建构与规范    D.控制与规范

2.关于习惯和惯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我国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      B。属于我国行政法的正式法源

    C.属于我国行政法的非制定法法源    D.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3.行政公开原则不要求

    A.行政政策公开    B.行政执法行为公开

    C.一切行政信息公开    D.行政裁决公开

4.下列案件中,不属于行政法的程序性基本原则的是

    A.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B.行政公开原则

    C.行政合理原则    D.行政公平、公正原则

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        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三个月    B.六个月    C.十五日    D.十日

6.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的是

    A.张某认为公安机关违法对其进行拘留

    B.李某认为工商管理局对其违章经营的罚款决定有误

    C.王某认为行政机关违法征收其土地,对征收决定不服的

    D.赵某认为单位免除自己行政职务的处罚决定不合理

7.《行政诉讼法》规定,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        可以提

起诉讼。

    A.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债权人

    C.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

    D.经人民法院指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8.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不服,应以        为行政诉讼被告。

    A.受托组织                      B.委托的行政机关

    C.该受托组织和委托的行政机关    D.作出行政行为的个人

9.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人民法院可以做出

    A.变更的判决        B.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判决

    C.责令履行的判决    D.确认违法的判决

10.行政诉讼中,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        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

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

    A.五日内    B.七日内    C.十日内    D.十五日内

1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可以

    A.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B.直接请求人民法院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C.直接拒绝履行行政机关依据该规范性文件对其设定的义务

    D.无视该规范性文件

12.行政诉讼中,二审法院经过审理发现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应当

    A.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B.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查清事实后改判

    C.查清事实后改判

D.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1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的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    作出终审判决。

    A.三个月内    B.六个月内    C.四十五天内    D.一年内

14.行政诉讼中,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

    A.要求原告出庭应诉    B.按照撤诉处理

    C.缺席判决    D.对原告进行拘传

15.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        转为普通程序。

    A.裁定    B.判决    C.决定    D.裁判

16.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应当委托

    A.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机构的律师

    B.任一国家的律师

    C·经人民法院许可国家的律师

    D.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友好关系国家的律师

17.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收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由

    A.败诉方承担    B.原告或者上诉人承担

    C.双方共同承担    D.被告或者被上诉人承担

18.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但原告只起诉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且不同意追加复议机关为被告的,人民法院应当

    A.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B.将复议机关列为共同被告

    C.将复议机关追加为第三人

    D.裁定驳回起诉

19.在行政诉讼中,被诉行政机关    应当出庭应诉。

    A.负责人      B.工作人员

    C.委托的人    D.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20.原告同时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        的人民法院管辖。

    A.立案    B.受理    C.登记    D.答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以下属于行政法渊源的有

    A.国际条约    B.正式有效的法律解释

    C.宪法        D.《人民法院组织法》的相关规定

    E.政府的红头文件

22.以下不属于行政立法行为最终结果的有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政府规章    D.行政机关所作的法律解释

    E.红头文件

23.目前我国行政给付主要有

    A.抚恤金              B.行政奖励金

    C.特定人员离退休金    D.社会救济、福利金

    E.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

24.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有

    A.确定    B.认定(认证)

    C.证明    D.登记

    E.鉴证

25.行政诉讼参与人包括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诉讼代理人

    E.证人

26.行政诉讼中,质证的主体不包括

    A.原告        B.被告

    C.人民法院    D.第三人

    E.证人

27.可以提起上诉的主体有

    A.原审原告      B.原审被告

    C.原审第三人    D.与原审结果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

    E.人民法院

28.下列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包括

    A.当事人          B.上级人民法院

    C.原审人民法院    D.人大常委会

    E.人民检察院

29.下列行政案件,人民法院不可以调解的有

    A.涉及标的额不大的    B.当事人争议不大的

    C.行使自由裁量权的    D.关于行政赔偿的

    E.关于行政补偿的

30.行政诉讼的一审判决类型包括

    A.撤销    B.维持

    C.履行    D.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E.变更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31.行政法是控制和规范             的法。

    32.行政机关在决策体制上一般实行             

    33.实施行政处罚,应当坚持处罚和             相结合的原则。

    34.对海关处理的案件由             管辖。

    35.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7.·行政立法

    38.复议不停止执行

    39.行政赔偿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0.简述行政相对人享有的主要权利。

    41.简述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42.今年五月,老王因自家工厂被县环保部门处以了行政处罚,决定进行复议。复议过

程中,老王提出要举行听证,复议机关同意了。听证开始前5天,老王接到了听证通知,通知中要求只能老王本人亲自参加。听证结束后,根据听证情况,主持听证的复议机关工作人员现场作出了维持原行政处罚的决定。老王对结果不服,要求向上级机关申请再复议,被拒绝了,于是老王决定维权到底。

    (1)老王要进行行政复议,可以以谁为复议机关提出申请?  (2分)

    (2)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被处以什么行政处罚,相对人可以申请复议?  (3分)

    (3)复议听证过程中,行政机关有什么违法之处?  (3分)

    (4)老王要求继续向上复议,被拒绝了,请问是否合法?为什么? (3分)

    (5)老王想继续维权,可以有什么方式?应定在多久的期限内实施?  (4分)

2018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0910

一、单项选择题

1.学习和研究行政法意义重大,其中之一是因为行政法是最直接的

    A.治民维稳法    B.维护秩序法    C.治官制权法    D.保障人权法

2.以下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非制定法源的是

    A.判例    B.行政法理    C.条约和协定    D.法律解释

3.行政法就其实质而言,对于行政权,应当是

    A.维护与保障    B.促进与限制

    C.建构与规范    D.控制与规范

4.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  1

5.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的主体是

    A.审判委员会    B.行政审判庭    C.人民法院    D.行政审判员

6.对行政诉讼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限为

    A15    B10    C30    D60

7.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依法处理的期限是

    A15日之内    B30日之内    C45日之内    D60日之内

8.以下不属于行政立法原则的是

    A.民主立法原则  B.科学立法原则  C.法制统一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

9.以下关于行政案件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可独任审判

    B.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两审终审制

    C.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应全部公开审判

    D.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回避制

10.行政复议机关不应当审查行政行为的

    A.合法性    B.有效性    C.适当性    D.合法性和适当性

11.下列选项中,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A.乡政府    B.派出所    C.公路收费站    D.市卫生防疫站

12.下列选项中,属于被派出机关的是

    A.街道办事处    B.居民委员会    C.工商所    D.执法大队

13.下列选项中,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是

    A.内部行政行为    B.调节民事纠纷的行为

    C.行政仲裁行为    D.对特定对象下达文件的行为

14.王某经某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后修建了一座高楼但严重影响了李某的通风条件。李某属于该行政许可行为的

    A.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B.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C.行政直接相对人        D.利害关系人

15.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

    A.在同一行政审判庭先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再审理附带的民事诉讼案件

    B.在同一行政审判庭一并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及其附带的民事诉讼案件

    C.在同一行政审判庭先审理民事诉讼案件,再审理行政诉讼案件

    D.在行政和民事两个审判庭分别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和附带的民事诉讼案件

16.居住在某市A区的公民赵某对该市B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要求复议。本案的复议机关是

    AA区行政机关    BB区行政机关

    CB区人民政府    DA区人民政府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可诉性行政行为的是

    A.行政调解    B.行政仲裁    C.行政不作为    D.抽象行政

18.根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规章予以

    A.适用    B.遵守    C.参照    D.依据

19.对于拒不执行行政裁判的行政机关,人民法院不可以

    A.罚款    B.强制划拨    C.拘留    D.代履行

20.行政主体对到期不履行义务的行政相对人加收滞纳金的行为属于

    A.对财产的行政强制执行    B.对人身的行政强制执行

    C.代执行                  D.行政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

21.依法行政原则的主要要求有

    A.法律创制    B.法律优越    C.法律优先

    D.法律保留    E.法律唯一

22.在受到执法人员的处理时,行政相对人享有

    A.陈述申辩权    B.知情权    C.请求赔偿权

    D.申诉权        E.拒绝处分权

23.当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遇到地方政府规章与部委规章相抵触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有

    A.中止案件的审理

    B.终结案件的审理

    C.将案件移送最高人民法院审理

    D.提请最高人民法院送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或裁决

    E.提请最高人民法院送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

24.公务员的惩戒处分包括

    A.记大过    B.降级    C.辞退

    D.开除      E.警告

25.行政诉讼撤销判决适用于

    A.主要证据不足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C.违反法定程序

    D.超越职权        E.滥用职权

26.我国行政救济的类型包括

    A.行政复议    B.行政诉讼    C.信访制度

    D.行政赔偿    E.行政投诉

27.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关系包括

    A.行政管理关系

    B.国有公司内部的行政管理关系

    C.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关系

    D.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E.行政救济关系

28.下列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行为有

    A.学校对严重违纪的学生开除学籍

    B.卫生防疫站对某水源查封检疫

    C.电网公司下达配电指标

    D.交警对醉酒驾车司机强制拘留

    E.司法鉴定中心出具伤情鉴定意见

29.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依据”包括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政府规章

    D.国际条约    E.地方性法规

30.行政机关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应依据的有

    A.上级行政机关对案件处理的意见

    B.地方性法规

    C.法律、行政法规

    D.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E.国际条约

30.行政机关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应依据的有

    A.上级行政机关对案件处理的意见

    B.地方性法规

    C.法律、行政法规

    D.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E.国际条约

三、填空题

31.行政法主体是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     的参加人。

32.根据是否     可将具体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

33.行为罚,亦称    

34.行政诉讼是一种     审查制度,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35.行政追偿的对象,是有故意或     的公务员、受委托组织或个人。

四、名词解释题

36.行政法法源

37.信赖保护原则

38.行政确认

39.行政诉讼第三人

五、简答题

40.简述行政法的程序性基本原则。

41.简述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

六、案例分析题

42    今年三月,家住长沙的老王开车去株洲见女儿,刚出发没多久,被交警拦住,认为其有遮挡驾驶员视线的违法行为,现场对其做出了罚款100元的处理决定,由于恰好随身携带的空白处罚决定书用完了,该交警让老王在3天内,到市交警大队缴纳罚款,并领取处罚决定书。老王无奈,接受了处罚,并继续出发,可行至株洲境内时,又被交警拦截,以同样的事由,做出了罚款30元的处理决定。老王越想越憋屈,决定起诉维权。

    (1)请问根据法律规定,上述交警的做法,有哪些违法之处

    (2)老王要维权,除了起诉,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3)老王若要起诉,应在多久的期限之内提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