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轴文化 I 北京城的“五镇”

 月是故乡明548 2022-05-06 发布于山东

东南西北中

北京城五镇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天之四灵

以正四方

镇物,就是震慑妖魔鬼怪和邪祟的物件。

北京城的镇物,早在元代初年,刘秉忠设计大都城时,便按照《周易》八卦和阴阳“五行”的风水格局,除了用“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外,还根据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说法,在京城的周边设置了“镇物”。但是到了明代,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又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布局,所以上面所说老北京的“五大镇物”,除了“燕墩” 之外,都是明代以后设置的。

北京城的“五大镇物”

1、东方“神木”五行属木。

2、西方“永乐大钟”五行属金。

3、南方“燕墩”五行属火。

4、北方“铜牛”五行属水。

5、中央“景山”五行属土。

北京城“五大镇物”目前摆放的位置,有人认为跟“五行”的说法对不上号,从明、清两代的北京城地图上看,颐和园的昆明湖应该在北京城的偏西,大钟寺则在北京城的西北,“神木”所在的广渠门外,应该在北京城的东南。

为什么镇物摆的位置,跟“五行” 之说的位置正北(水),正西(金),正东(木)不一致呢? “五大镇物”按“五行”原理摆放的位置,应该叫“五方镇物”,它们之间是相生相克的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反过来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是在运动中进行的,五行之所以叫“五行”,就因为它们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所以在确定“五方”时,要考虑《周易》八卦的其他条件,京城的“五大镇物”就是在这些因素下产生的。

紫禁城左祖右社中的“社”就是指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社稷坛中五色土是最引人注目的: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也象征东、南、西、北、中五方。坛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又名"江山石",象征江山永固。石柱半埋土中,后全埋。

社稷坛的五色土在历史上都是由各地进贡而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古代,不仅五色土的进贡有限制,五色土的多少也有限制,因此厚度也不一。五色土的颜色排列也非常有讲究,古人认为,五个方位与五方尊崇的神物结合:东方尊太嗥,辅佐为木神;南方尊炎帝,辅佐为火神;西方尊少昊,辅佐为金神;北方尊颛顼,辅佐为水神;正中尊皇帝,辅佐为土神。五种颜色的位置刚好与五方神代表的五行相应。

社稷坛中五色土的五行方位的延申也正好符合北京城五大镇物的摆放位置,这是巧合呐?还是有着某种关联?就不得而知啦!

东方“神木”

水生木 木生火 金克木 木克土

金丝楠木

东方属木,镇物是五镇之首“神木”。神木的名号,来源于永乐皇帝营建皇宫,当时明成祖朱棣与众臣商议,决定用大木兴建北京皇宫。但“神木”究竟是啥木呢?这其中的说官们各执一词。

有人说,它是樟木,就如清代阮葵生在《茶余客话》说到,“神木厂所积大木多永乐时旧物,木各有名,刻字为记,最大者为樟匾头”。

也有人说,它是金丝楠木,比如清代李虹若在其《都市丛载》中则直截了当地明言:“其木系金丝楠木”。据说,作为镇物的金丝楠木有70多尺长,6.7尺的直径,两人合抱都抱不过来。关于这金丝楠木,还有个特别的说法,别看今日那金丝楠木已经腐化了,可是“精气神儿却一点都没散”,以前,北京城这地儿老是着火,只有这个神木厂,没有发生过火灾,就是因为神木与通惠河一起把这火给镇住了。

如今的神木厂,已经成为了大北窖(1939年侵华日军在此建窑烧砖,遍地窑坑,故名大北窑),那是北京著名的CBD商务区,很多大企业都驻扎在这里,怪不得别人说:“昔日神木厂,今日黄木庄;昔日休闲地,今日商务区。”看来这东方神木所在之地并不一般!

西方“永乐大钟”

土生金 金生水 火克金 金克木

永乐大钟

西方属金,镇物是大钟寺的“永乐大钟”。朱棣迁都到北京后,首先做了三件事:一是修紫禁城,二是建天坛,三是铸造这永乐大钟。永乐大钟,高6.75米,重46.5吨,有“钟王五绝”的美誉。

大钟寺原名为觉生寺,建于雍正十一年,坐北朝南,是皇家祈雨、举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总占地3万平米,规模宏大,格局严谨,一派皇家气势。乾隆八年大钟楼建成,将永乐大钟悬挂在大钟楼。据说,为了搬动大钟,他们从万寿寺开始,一直到大钟寺,每隔半里左右,打上一眼井,冬天用井水泼成冰道,用在冰道上拖拉的办法,将大钟拉到大钟寺。然后用堆土的办法,将大钟一点点地抬高,而在土堆下面,事前已筑好了钟座,四周有六根柱子和大梁,将柱子立好后架上大梁,把大钟悬挂在大梁之后,再将大钟下面堆的土一点点地清除掉。这样,46.5吨重的永乐大钟就悬挂成功了。

永乐大钟作为北京城的西方镇物,同时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吉祥之物。咱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盛世鸣钟的民俗传统,亦有“钟鼓乐之"、"钟鸣鼎食"的记载,而钟的端庄形象和铭文具有永久性和历史感,故其象征着江山永固、霸业长存、国泰民安、和谐幸福。

南方“燕墩”

木生火 火生土 水克火 火克金

燕墩

南方属火,镇物是永定门外的烽火台“燕墩”,又称烟墩。位于永定门外大街的路西。史料记载,燕墩始建于元朝,原本只有土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以砖包砌。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立石碑,碑身上有乾隆御笔、满汉文对照的《御制皇都篇》和《御制帝都篇》,碑文记述的是北京作为幽燕之地的历史,是北京最著名的碑文之一,所以,称作“燕墩”。“墩”意为坚实的基础,象征都城固若金汤,实际说来是为了镇住南大门的。

北方“铜牛”

金生水 水生木 土克水 水克火

铜牛

北方属水,镇物是颐和园昆明湖的东岸那个镀金的铜牛,是乾隆二十年(1755 年) 铸造的,铜牛身长1.75 米、宽0.84 米、高1.14 米,背上用篆书刻着80 个字的《金牛铭》。

据传说,这个铜牛是预警昆明湖水位的,昆明湖比紫禁城的地基高约10 米,早先,只要下大雨, 昆明湖一带就闹水患,为了防止湖的东堤决口,淹了紫禁城,所以在这儿设置了铜牛,下雨的时候,观察湖水是否接近铜牛的水位线,以便加强防护,免得皇宫遭淹。

另有传说,来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治水,大禹治好水灾之后,为了防止洪水再次泛滥,就设想法子来以物镇水。这镇水之物,一定是通晓水性的东西,都知道水牛通晓水性,于是大禹铸造了一头铁牛沉入黄河里面。在此之后,大禹每治好一处水灾,就铸一头铁牛沉入河底,以防日后河水泛滥。直至唐朝,人们一直效仿大禹铸牛的方法治水患,所不同的是,他们不再把铁牛沉到河底,而是设在了岸上。

后来乾隆在扩建昆明湖的时候,为了防水患,特地在湖岸上设立了一头镀金铜牛。铜牛位于颐和园内,卧伏在一座雕花石座上,神态生动,形似真牛,原材料为铜,因此得名为铜牛。加之牛背上铸有八十字铭文的《金牛铭》,因而铜牛又被称作“金牛”。

中央“景山”

火生土 土生金 木克土 土克水

景山

中央属土,镇物是景山。景山公元占地23公顷,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在六百多年前的元代,该处是个小山丘,名"青山"。据传:明代兴建紫禁城时,曾在此堆放煤炭,故有"煤山"俗称。

朱棣迁都北京后,姚广孝负责建造紫禁城,那时候元朝残余势力不间断地向北边疆土进攻,当时朱棣觉得这是由于蒙古人所残存的王气尚未被清除掉,所以他们才胆敢趁乱进攻。为了压制元朝王气,根据五行之说宫殿风水要求“背山面水”,可都城北面,只有琼华岛上有座土山,却被水域割断了其中轴线,显然不是合适之选。明永乐年间,将开挖护城河(俗称筒子河)的泥土堆积于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叫“万岁山”,又称大内的“镇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名为景山。景山算是北京城最大的人工假山了,如今它巍然矗立于京城中央,位居京城中轴线之上,高耸峻拔,树木蓊郁,风光壮丽,为北京城内登高远眺,观览全城景致的最佳之处。

来源:中轴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