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尹晴//师与生

 胡艳杰 2022-05-06 发布于河南
师与生


/

如果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那么老师就是浇灌花朵的园艺师,使花朵绽放自己的光彩;如果说学生是一株株幼小的树苗,那么老师就是辛勤的施肥者,使树苗茁壮成长;如果说学生是初升的旭日,么老师就是将旭日拥入怀中的无际天空;使旭日照耀四方……我们总是这样形容着师生之间的关系,可是何为师?何又为生呢?今天就请允许我与诸位一同探讨一番。

老师,是集奉献,辛勤等品格于一身的伟大人物。诗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故曰:师者不仅传授丰富知识,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故曰:师者是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光和热!诗亦云:“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故曰:师者是辛勤耕耘的园丁,愿繁花遍地不为何求。

 师亦为生,上述是历代世人所认为的老师的形象,可谁又曾知道老师亦是学生。他们同样需要不断地学习、钻研。他们在教授我们知识的同时也在汲取着新的思想,也同样在探索着未知。俗语曰:“活到老,学到老。”如果一个老师只懂得教导学生而忽略了自身的不断学习,就真的成了“机械式教学”。

 生即学生,即在学校学习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为人生者,除了要知道尊师重道,规范自身的同时,也要努力去知道“生者亦为师。”还记得在高中时段我遇到的一位语文教师,她为人温和文雅,但她最独特的一点便是她会去向学生学习,以此丰富自身学识。也正是因为如此,使我对师生之间的关系及定义有了新的理解。

 师生师生,师生一体,又何必询问“何为师?何又为生?”的答案啊!无论是古时孔子的教学相长,还是如今新型的教学理念,都无不向我们阐释着师生从来都是不可分割开来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而由此产生的师生情谊也是奇妙的、难忘的。这也许就像“春风微漾不及师,夏日微醺不及生爱师之情深”了吧!

编者语:

     今日立冬,尹晴发来暖心文章一篇。字里行间透着对“师生”关系的深刻理解。在求知的道路上,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学习,不仅学习书中的知识,也向他人学习,尤其是学生。对于学生,我始终是以赞赏的眼光去看待的。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我经常会说,有的同学能提4桶水,而有的同学只能提2桶水,已经尽力了。很多时候,我都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我讲得不够通俗易懂?是不是我给学生留的背诵时间不够?是不是学生们讨论的时间不足?多思考学生们的问题,会促使教师不断地深挖文本,向内探究。这其实便是反思的力量。

      每每任务布置过后,有的同学完成的很好,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个时候,老师也能从中获得一些灵感。如果完成的不好,我则会继续思考其中的原因,想出对策,让他们继续更好地完成。

      师与生的关系,不是猫与老鼠的关系,也不同于警察与小偷的关系。我觉得更应该是朋友。以此种关系相处,当会“青春永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