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时光流逝,从不为谁停歇,我们唯有一往无前。跨过星河,迈过月亮,去迎接更好的自己。 陈正说,从此岸抵达彼岸,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我们是永远的长跑者,不要因为五光十色的诱惑而误入歧途,不要因在思想的山脚下流连低回而失去目尽千里的好景色。人生如箭,不管前方是风雨交加还是繁花似锦,开弓之后只能勇往直前。 今日分享一班王昊杰、任梦涵、付俊峰的《庖丁解牛》读后感。 《庖丁解牛》读后感 一班 任梦涵 我认为我这个人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人,以前我觉得这也没什么,毕竟对我似乎是没有什么影响的,我总认为和我一样的人有很多,所以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我这个三分钟热度的人有一天也开始转变了。 庖丁解了十九年的牛,但在解牛的时候还是不敢大意,仍然是小心谨慎,毫不懈怠。在我看来,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毕竟十九年的解牛经验,他自己可以说算得上是解牛行业的精英了,但却还是这样的谨慎,这实在是厉害。 细想一个人有了十九年的工作经验,但仍不焦不躁,做事仍像第一次做那样,这样的人有能有多少呢?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和我一样三分钟热度,开始的时候还是很有激情的,但不知道过了多久便开始烦躁,又不知道过了多久便开始放弃。开始时满腔热血,但最后还是以放弃告终。这样的例子真是数不胜数。 我认为庖丁能坚持这么久,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对于解牛这份工作的热爱。他并不只是把解牛当作自己的一份工作,他更把他当作自己的一份爱好,他把解牛当中得道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把解牛当作是一种享受,我认为这才是他坚持下去的原因。 庖丁解牛的故事真的是让人感触很深,在这篇文章中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见解,但以上是我对于庖丁解牛的独到见解——做事是千万不能三分钟热度,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热爱的事。把一件事做好了,做认真了,这就是一种成功。 其实人的一生很短,人的一生只要能够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庖丁解牛读后感 一班 王昊杰 《庖丁解牛》是一篇选自庄子的文章,里面的内容大概讲的就是一位厨师,他解牛的能力出神入化,将牛的每一部位都把握清清楚楚。文惠君最终从中受益匪浅,发出了:“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的感叹。 这篇文章最令我惊讶的是,庖丁对牛的结构了如指掌,从哪里下刀胸有成竹。正因如此,尽管刀用了19年,但依然像新的一样。“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如游刃必有余地”这句话,突出了庖丁的用心,和经验老道,才使得他解牛如此成功。 我认为学习也是如此,我们应注重积累学习经验,将每一个知识点牢记于心,充分地了解知识,熟练掌握,并且都要有这毅力,不应该半途而废,最后才能总结出规律,这才是学习的最后目的。这样学习才能称得上成功。 庖丁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正是解牛数千头,才能下刀如有神。靠自身的经验,和巧妙的推断,才能达此境界。 学习也是如此,学过的知识多了,肚子里就有东西了,不会再对其他的题目害怕。初做一道新题时,就能想到是什么样的类型,能够想出怎样的对策,这样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的功夫。 我们应做到和庖丁一样有远大的志向。即便以后做不了大事,做小事也应该做到极致。这样,才能在平凡的人世间闪耀处不一样的光亮,才能在繁多的应试考试中脱颖而出,才能走出不一样的人生路。 记住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再难的事情只要多做、用心做,总会有做好的一天。 读《庖丁解牛》有感 一班 付俊峰 《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其中庖丁,名为“丁”的厨师。这篇文章是围绕庖丁解牛来进行的,主要阐述养生之道。 世界上的事情纷繁复杂,处理不当无形中会给人带来烦恼,但是如何摆脱烦恼,简单利索处理好一切事情呢?就得像《庖丁解牛》一样。牛的身体结构是是复杂的,但是只要掌握了牛的肌理,就能够“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余游刃必有余地矣!” 生活中的事情也是一样的,不管它多么纷繁复杂,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充分认识和掌握事情的内在规律,处理起来就游刃有余了。 庖丁在对文惠君的解释中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由此可以看出庖丁的解牛技术不是一天练就的,是日积月累总结出来的。从不懂规律,到认识规律,再到运用规律,一步一步练就炉火纯青的技艺。 我们也要运用古人的智慧,将古人的智慧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去。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各门学科的学习要领,不采取“题海战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高效率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节省时间,让精力有合理的支配。 能不能达到庖丁的境界,这就要看我们自己了。比如说,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要努力学会到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合理运用规律,处理好自己的圈子,这样才能顺利办事情,从而达到养生之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