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管理误区:下班时间和上班时间不一样?!

 萌芽可期成长社 2022-05-06 发布于北京

导读:时间应该都是一样的,都是自己的,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认知上需要调整过来才能更加正确的优化时间支出。

最近失眠,连着好几天了,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

1.五一假期时,因为放肆的熬夜和补觉导致了生物钟紊乱,导致这几天的失眠

2.喜欢喝茶,每天都会喝更多,有时候晚上也在喝茶,自然影响了睡眠

这两个原因是直接原因,是行动上的原因,也容易改正。

但在此之外的,也有一个主要原因,是思维上的,潜意识的,即“时间心理账户”所导致的。

在我身上的反应就是,每天白天上班的时候,因为工作比较饱和(加班也是常态),所以没有那么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写作、做淘宝、阅读、跑步等。

这给我带来的感觉就是,每天都是在做眼前的生存,而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长远价值考虑。

那么这样一来,我就感觉这一天的收获变少了。

所以,我常常下班之后,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只能通过挤压睡眠时间来实现了。

长期如此,也让我形成了一个熬夜的恶习。哪怕有时候不想学习,不想做什么了,也会习惯性熬夜,刷手机。

似乎白天的生活,是另一个生活,白天的自己,是另一个自己一样。

这总“感觉晚上我就是属于自己的”感觉,有些精神分裂的感觉,我把他称作:时间心理账户。

一天就是一天,24小时应该都一样的,不该有什么区别,不该存在所谓的“属于自己的”,“属于别人的”,“属于工作的”这种观念。

少了这种观念以后,应该就更能正视自己的时间支出了,也才能好好优化时间管理方法,值得继续探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