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1年前,镇江成为长江流域的“银码头”!

 镇江风情 2022-05-06 发布于江苏省

自咸丰十一年四月一日(1861年5月10日)镇江正式开埠以后,港口的码头设施开始由原来港湾驻泊木帆船,逐渐向人工设施靠泊轮船的近代港口发展,先后建造了可靠泊长江大、中型船舶的正式栈桥码头。

随着外国资本的各洋行的入侵和招商局、鸿安轮船公司等中国航运企业的兴起,港口陆续出现了一批大、小码头。由于商业贸易规模的越来越大,这个时期一度被称为“银码头”。

(本文用图中标识的“Chinkiang”,即为当时晚清所用邮政式拼音“镇江”的拼写。)

原港湾驻泊木帆船的镇江码头

义渡杩头,传统的镇江老码头

镇江关税务司门前码头

             国轮船公司入侵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轮船这一运输工具,以通商口岸、租界为据点,对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同时,掠夺廉价资源,以实行经济侵略。

随着长江沿线重要商埠的开放,西方列强几乎控制了整个长江中下游的贸易市场。而镇江地处京杭运河的咽喉,货物四集,因而成为外国资本在长江下游的一个商业贸易活动中心。

据史料记载,镇江港内最早的栈桥码头是1863年旗昌轮船公司在镇江英租界内设立的简单码头,旗昌轮船公司成为入侵镇江港口的第一家外国轮船公司。

英商在英租界内建造栈桥码头,背景为当时的旅馆

不久,旗昌公司又运来一艘价值白银25000两的大型铁质趸船,作为码头驻泊之所,这座铁质趸船成为镇江港内的第一座较正规的栈桥码头。

其后,英商太古公司于同治十三年在英租界内添置栈桥码头,趸船“勘的斯”号在离江岸240英尺处停泊。

到了光绪六年,英商怡和公司和麦边轮船公司也分别在英租界内建造码头。怡和的趸船“克力沙”号,在远离江岸280英尺处下泊。其连接的栈桥均为木质结构。

接着,德商“美最时”洋行、日商“大阪”公司又分别于光绪二十六年、光绪二十七年在运河东和运河小闸之东停设趸船,建造码头。

另外港内还有专门经营煤油运输的美孚、德士古、亚细亚等油轮公司的油运码头。

亚细亚火油公司的栈桥码头

煤油倾销数额相当可观。据1889年统计,这一年运来镇江的美油、俄油等共计有200万加仑,而且其销路长久不衰。

因为生意太好,美孚煤油公司甚至在荷花塘附近建了一座极大的储油罐(油池),可以容纳130万加仑,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镇江的煤油倾销业务。

1875年-1884年之间,在镇江的外国倾销洋货中,洋药(鸦片)每年经镇江关报关一直在10000担以上,在全国三十一个口岸中,位居第三(上海第一、广州第二)。

同时,玻璃、洋布等也是进口货物中较大的货种。

太古洋行一代,照片为太古洋行老板所摄

中国航运企业兴起以后,招商局镇江分局首先在龙窝江边设置大型码头。于同治十二年(1874年)建成一条长262英尺,宽32英尺,深20.09英尺的大型铁质趸船“海定号”。接着,鸿安轮船公司也于1900年在港口设置码头,其趸船“平安”号于该年6月下碇位置在招商局码头之上(西边)。

在以上这些趸船码头中,靠泊吨位较大的要算招商、旗昌的,其次为怡和、太古的。招商、旗昌码头最大靠泊能力约为5000吨级,怡和、太古则比其略小一些。

码头的建造使用,使港口的货物运输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适应各码头货物的上、下和周转,栈房、仓库也相应建设,基本上每个设有码头的轮船公司都建造了栈房、仓库。

以招商局镇江分局为例,仅在1874年就建成了栈房、货仓11栋,使货仓堆栈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轮船招商局镇江分局建筑

国内航运企业的兴起,将镇江的出口、转口贸易直接拉动。

当时“大江南北和京杭运河沿线采购桐油的客商,大都集中于镇江,形成长江下游最大的桐油市场”。

因为镇江当时有洋布加染业,大量的漂白布运进镇江,经加染后再转运到其他各地。

来自苏南的绸布,来自长江中游湖南、江西的木材、桐油,来自苏北的土特产、大米,北方的烟叶、杂货等,每天源源不断的进出镇江的各大码头。

招商局镇江分局的码头

镇江的老码头

随着民营小轮业的兴起,沿江的小轮码头也竞相出现。

1898年成立的丰和小轮公司、顺昌和记轮局,1899年在镇江设有分枝机构的戴生昌轮船局、泰昌轮船局,1900年设立的华通小轮公司,1910年设立的天泰轮船局等,都正式建有小轮码头,专门停靠航行内河和长江区间航线的小型轮船。

光绪年间镇江关发给船只的内港航行准单

光绪年间镇江关发给船只的江轮护照

当时沿江一带自京沪铁路江边车站码头起,以至甘露港均为码头区。码头区内除了有大型航运企业旗昌、太古、怡和、大阪、招商局、美孚、亚细亚等的大中型码头外,还有小轮企业丰和、顺昌、戴生昌、泰昌、华通、天泰等的小轮码头。

这些码头在沿江一代排列,大小相间,连此乃比,一派近代港口的景象。

随着码头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商业贸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镇江一埠的进、出、转口的贸易总额不断上升,1867年为5806802两,1877年总额上升为11199156两,1877年总额为14386586两,1897年更达24254395两,至1906年总额已为3500余万两之巨,创镇江港口近代贸易总额的最高记录。

扬子江上的外轮

镇江的码头风景

资料来源 | 《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镇江港史》

镇江有条“观音桥巷”

老镇江        镇江女婿白岩松

陶玉玲,永远的镇江“二妹子”

印青:军旅走出的镇江籍音乐家

老镇江难忘的“一枝春素菜馆”。

这,就是镇江的“辛丰镇”啊!

这,就是镇江的“陵口镇”啊!

这,就是镇江的“大路镇”啊!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