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观其心智慧出——老子智慧【66】

 新用户97560OBk 2022-05-07 发布于江西省

事如春梦了无痕,内观其心智慧出。

【原典】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悟道】

人人藏宝于内心,芸芸众生往外求。

各种情绪之滋生,因事因人而不同。人之所以有痛苦、后悔、悲伤等等情感体验,皆因情感之需求和现实之不匹配,即欲望、想法与当下行为、能力的分离。

卢梭有言,“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会痛苦了”。一切的理想皆须根植于现实这块肥沃的土壤中。

困难和问题当前,世人之眼睛往往只会盯着外面之世界,习惯性的选择逃避或者推卸,而非照见己身,忽略自己内心之真实所求,只能沦为情绪之奴,衍生出无边之苦。
一般而言,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皆因自己的智慧不够。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真正的智者,由术入道,以道驭术知识,揭示的是自然和物质层面,是解决困难之法,可以外求;智慧,揭示的是心灵和精神层面,是解决困惑之道,必须内观。
唯有智慧驾驭知识,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力量。
本章老圣人主要谈论哲学的认识论其基本观点是,在认识上仅凭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样做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欲知晓万物变化之规律,唯有依靠内省即内观其心,加强自我修炼与精进,方能领悟“天道”。
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老圣人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
对本章之解读,学术界亦有不同之声音。有观点说,老子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也有观点说,老子并不轻视实践所获取的感性知识,只是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凡此种种,或恐缘于对老子智慧的玄妙知之不深。
“把自己还给自己,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去掉外在装饰,恢复本来质朴,减少非分欲念,回归真如本性。“内观其心,返璞归真,坚信因果”,接受和接纳生命中的一切,这是生命真正的开悟和觉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