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允漷、余文森、李祖文、李竹平、高子阳读新课标|收藏

 大奔h1wmjlcm1r 2022-05-07 发布于江西省

祖庆说陪你走过第2074

      【编发按】

2022版新课标出来已经20来天,有不少专家、学者、特级教师,开始按自己的方式去解读。

这些解读,不一定权威、精准,但至少给我们一些启发。

本帖收藏其中一些解读,供一线教师参考。下面的文章,只要点击标题,即可阅读相关文字。

对相关标题不感兴趣的,请直接跳过,往下读正文。

      崔允漷:新课程标准有四大突破

余文森,龙安邦 || 论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育学意义

       特级教师李竹平谈新课标

“学习任务群”就是在倡导大单元教学

聊聊2022年版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五):“做中学”是理解学习任务群的最佳路径

聊聊2022年版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四):如何理解学习任务群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聊聊2022年版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三):避免对“学习任务群”的误读

聊聊2022年版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二):6个学习任务群的联系和区别

聊聊2022年版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一):6个学习任务群是怎么“诞生”的

聊聊2022年版课标:从“综合性学习”到“跨学科学习”

从2022年版课标看整本书阅读课程的理解和实践

聊聊2022年版课标与大单元教学

聊聊2022年版课标:还是既严谨又明白一些好

特级教师高子阳谈新课标
一读《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二谈课程标准中的那些“数字”
三读课标:对“倡导、提倡、建议”的思考
四读课标:这是一部“能”字最多的标准
五读课标: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六读课标:别被“学习任务群”吓趴了! 
七读课标:新名词与课标解读
八读课标:再说“能”字
九读课标:学习任务群下的教材、教学评是什么样的?
十读课标:越来越胖的“课程性质” 
我读课标(11):如何落实五大全新的课程理念?
我读课标(12):把增改的“学段要求”弄明白了 
我读课标(13):改为“表达”,中小学生能爱上写作吗?
我读课标(14):整本书阅读及教学的课标表达与实践 
我读课标(15):课标的四大突破,能解决语文中的四大难题吗?

以下为特级教师李祖文谈新课标

李祖文


任何一个版本的课程标准,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其总纲的内核,而不是单独去考究某一个学科的学科课程标准。

我们先来看看“指导思想”。我们需要特意看到这样一句话: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注意这里的“坚持”“提升”“加强”“落实”几个词对应的内容。某个角度来说,“加强”和“落实”是新增加的部分。这个部分还具体体现在课时的调整:

图片

图片

如果按照一周30节满课时的角度来算

道德与法治,是1.8—2.4节课;

语文,是6—6.6节;

数学,是3.9—4.5节;

外语,是1.8—2.4节;

科学,是2.4—3节;

体育与健康,是3—3.3节;

艺术,2.7节—3.3节;

劳动、综合实践、地方及校本课程,4.2—5.4节

下限数值:25.8;上限数值:30.9

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限、下限之间有5.1节的差别。某个范畴来说,所有的学科都不能完全按照下限值来安排课时,但也不能完全按照上限值来安排。给学校的排课留有极小的空间可以操作。如果从这个课时安排来说,这完全符合“坚持”“提升”“加强”“落实”的字眼要求。但在这里需要看到的是学科比例与学科称谓的变化:美术与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学科称之为“艺术”(其实应该还包括书法等艺术形式);“体育”课以后不能单纯的以前的内容,应该扩大为“体健课”,不再是单纯的运动那么单纯,也不是单纯的上升为“第三主科”那么简单。但我们又需要看到,对于外语课程的比例下调,不止是我们,华语地区都有下降:

图片

但我们的学科所占课时只给了比例,留下了空间,但也会留下问题,有时候不如直接确定课时有操作性。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培养什么人”的培养要求。在总纲中提到的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主要变化”中则再次提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也就是这“三个有”是我们教育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而对于“有担当”,我个人是觉得非常有必要的,我的印象中,这是第一次如此提出。何谓担当?在词典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敢于承担责任,关键时刻敢挑担子,在责任面前不回避,不推诿,不退缩。我想对应的是课标总纲解释的“保持奋斗进去的精神状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观念与法治意识”“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积极为深灰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具有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的意识”等等。这是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大义角度来阐释的培养要求。这样的要求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让我想起另一个地区的课纲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求,似乎是从一个自然人的角度出发的:以“成就每一个孩子—适性扬才、终身学习”为愿景,兼顾个别特殊需求、尊重多元文化与族群差异、关怀弱势群体,以开展生命主体为起点,透过适性教育,激发学生生命的喜悦与生活的自信,提升学生学习的渴望与创新的勇气,善尽国民责任并展现共生智慧,成为具有社会适应力与应变力的终身学习者,期使个体与群体的生活和生命更为美好。

第三,关于“怎样培养人”,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很多的原则,是对于之前的课程标准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科目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这样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到的概念其实是“统整”,也就是不能把知识与概念分割开来,应该是看成为一个整体。教材因为编排的原因,会存在没有办法的分割设置,但在学科教学时,根据需要,要不进行学科内的统整,要不就是学科间的统整,这就是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的涵义所在。也就是教学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因为教材编排出现的分割,在教学的时候,为了给孩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与习得,我们需要进行“统筹安排”教学。

但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1.不能只看到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其实还要重视“学科内知识整合”。为什么如此?因为我们很容易认为一定需要不同学科介入。其实更重要的是“学科内的整合”。

2.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综合,都需要跨学科。它是建立在“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基础上,也是“在真实情境中”需要“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才采用这样的方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有些学习就是学习一些抽象的概念与知识,或许暂时无法在真实情境中使用。“真实情境”有时候可能会是一个伪命题,往往会演变为“为真实而真实,恰恰可能不真实”。

3.对于跨学科的“主题”我们需要有较大外延的理解,而不仅仅局限与一般意义的“内容主题”,比如语文学习中的“爱”“愁”“恨”等等主题。应该延伸到多个层面的主题,比如学法、写法、理解等等角度。

第四、关于“核心素养”。

这是这一次新课标与以往的课标不同的地方。我们先从总纲来看核心素养的定义:

“依据学生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精选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基未来。”

这里我们不分学科的角度来说,这里的核心素养应该是: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但是对于“素养”和“核心素养”,我们可能需要追根溯源来理解:

素养(literacy),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的定义,“literacy”是指“识别、理解、解释、创造、运算及使用不同环境下印刷与书面资料的能力。为涉及个人能够实现目标、发展知识和潜能,并充分参与社区及广大社会的连续学习”。

2014 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制与构 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总体育人目标。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 18 个基本要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核心素养”强调学习不宜以学科知识及技能为限,而应关注学习与生活的结合,透过实践力行而彰显学习者的全人发展。在这里,“所应具备”指的是基本具备,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未来社会的自然人,如果你在中国生活,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这个“最基本素养”就是“核心素养”。这个“核心”并不是高要求,而是基本要求。

其实,我们还可以展开来想想,或者说多想一点。我依稀记得我曾经对于“素养”与“核心素养”做过很详细的资料研究,也同时也做了一些尝试。或许是这几年,提的人少了,我也渐渐将这些资料遗忘了。仔细翻查自己的U盘、硬盘,终于找到,而且时间定格为:2017年2月8号,地点是海口。但我知道那一次不是给海口的老师讲座,好像是给内陆的一个在海口的培训班讲的。我记得讲述的内容,但记不得给谁讲了,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成功的讲座。不过我可以将当时讲座的资料整理出来:

图片
【什么是素养?】

有研究指出,素养是对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是个体在与情境的长期互动中逐渐生成的。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有人说:

图片

目的是强调态度是关键变量。如果态度是正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相乘倍数的效果;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

台湾蔡清田教授的定义:素养,是个体的一种适当的或已准备妥当的状态或潜在特征,能具备某种知识、能力或技能、态度等行动先决条件(Weinert, 2001),以胜任某种生活环境脉络情境或职业工作场域的任务要求,“素养”这种理论构念,有助于个人获得成功的生活与建构功能健全的社会(Rychen & Salganik, 2003)。

图片
【从“素养”到“核心素养”】

是对人面向未来的“关键少数”素养的凝练。人的发展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全部囊括。明确核心素养,把这些最基本的素养培育出来,其余的素养,便会在这个根素养上生发、生长出来。

图片
【“核心素养”的提出】


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简称美国P21):21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21世纪核心素养(21st Century mpetencies)

欧盟:关键素养(Key Competences)

澳大利亚:综合能力(General Capabilities)

中国香港:共通能力(Generic Skills)

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核心素养(Core Competencies)

图片

核心素养” (core competencies,简称CC或key competencies,简称KC)是指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必要素养,是完成个人之自我实现与发展主动积极公民、社会参与以及沟通互动的重要素养(蔡清田,2012)。“核心素养”代表社会中所有的个人成员应达到的共同层次,“核心”代表应该达成层次的最低共同要求,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必须学习获得与不可或缺的关键且必要的素养(蔡清田,2012)。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及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指引,2014)。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特别的一些调整:


我们中国: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社会参与: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

文化素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目前,核心素养不只是停留在理论或理念的阶段,而是能够真正发展到国定课程的制定上。透过核心素养与各领域/科目的结合,能进一步落实在教学与评量当中,最终成为学生的学习经验。

李祖文读2022版新课标(二)


来源 | 我是李祖文  编辑 | 书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