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改:科技骨干退休能否返聘?有何要点?

 混改风云 2022-05-07 发布于北京

知本咨询“科改再续航”系列直播课程陆续进行中,在新的直播课程中,我们增加了互动交流环节,由主讲老师回答大家的问题。我近期的直播课程之后,陆续收到很多问题,其中关于科技骨干返聘的问题,之前是没有跟大家探讨过,今天用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话题。


撰文/ 知本咨询国企改革资深专家 张军

编辑/亿亿

科研骨干退休可以返聘,可以说也是对“科改示范企业”的一个政策倾斜。

依据《关于印发<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企改办发〔2019〕2号),“科技型企业的核心科研骨干人员退休后,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管理权限,经组织人事部门同意,企业可以返聘其继续参与科研工作,并给予合理报酬。”

核心科研骨干退休返聘如何实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和要点呢?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政策。

1、 从政策中应该明确,科改企业科研骨干返聘,是针对“退休”人员,不包括“离休”、“离岗退养”等其他情况的人员。

2、 企业返聘退休的核心科研骨干人员,需要经组织人事部门同意,方可进行返聘。

3、 退休返聘人员继续参与科研工作,而不是管理岗位等其他工作。

4、 退休返聘人员根据科研工作价值贡献,应给予合理报酬。

那么实操中如何确定返聘的对象?返聘后如何激励约束?报酬如何才算合理?返聘人员的报酬是否计入工资总额?下面我们按照五个实操要点来详细探讨。

要点一:返聘原则

我们认为科改企业实施退休科研骨干人员返聘时,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按需返聘原则。根据企业开展科研⼯作的实际需要,实施返聘。若现有⼈员已能满⾜⼯作需要,则严格控制,不进⾏⼈员返聘。

二是岗位管理原则。坚持⼈⼒资源总量与结构控制、岗位管理原则,企业⽤⼯⼈数未达到现⾏用工总量限制数的,⽅可返聘退休⼈员。返聘岗位一般应为核心科研岗位的关键科研人才。

要点二:返聘对象

除了核心科研岗位的关键科研退休人员这个描述之外,参考国务院《关于延长部分骨干教师、医生、科技人员退休年龄的通知》(国发[1983]142号),我们认为返聘对象还应该满足几点基本要求:

1.返聘⼈员具备岗位需要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

2.返聘人员应自愿服从企业的返聘需要,为企业的发展再作贡献。

3.返聘⼈员⾝体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状况能够适应科研工作的需要,能胜任岗位⼯作。

4.返聘人员不能同时受聘于两个企业。

5.聘用外单位的退休人员应有该人所在单位的证明材料和本人的相关资格证书。

6.男性⼀般不超过65岁,⼥性⼀般不超过60岁。

要点三:返聘程序

根据政策要求,科改企业实施返聘,我们建议至少要经过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1.提交申请。企业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企业发展需要,确定返聘对象,并征得本人同意。在申请材料中对拟返聘⼈员返聘期间所承担⼯作任务以及完成⼯作任务所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匹配性说明。申请材料经过企业内部决策机构认真的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按⼲部⼈事管理权限报组织⼈事部门。

2.组织⼈事部门审核同意。组织⼈事部门对企业提交的申请及相关材料进⾏审核,并签署意见。

3. 签订返聘协议。组织⼈事部门签署意见同意后,由企业与受聘⼈员签订《返聘⼈员聘⽤协议》⼀式三份,组织⼈事部门、企业、受聘⼈员各执⼀份。

要点四:返聘管理

返聘人员应同在职职工一样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和的各项规章制度,返聘人员应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应努力为发挥自己的技术骨干作用圆满完成所担负的任务,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再作新贡献。

返聘人员一般由企业的用人部门进行管理。返聘人员为中共党员的,其组织关系应由所在企业党组织管理。此外,我们还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一般返聘人员每次聘期不超过一年,聘期满后因工作需要重新报批同意后续聘。

2.返聘人员需完成本岗位在职同职级同类人员相应的工作量,并参加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是否续聘的依据之一。

3.对违反企业有关规定的返聘人员,企业有权解聘。

4.若在返聘期间本人自愿辞聘者,应提前一个月向企业申请;经企业及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办理终止返聘手续,终止返聘工作,并从次月起停发相应的返聘待遇。

要点五:返聘报酬

企业应努力为返聘人员安排一个良好的软硬件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返聘人员除了应享受的退休福利待遇外在接受返聘之后,企业应根据返聘人员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负担的责任给予相应的报酬。

政策说“给予合理报酬”,我们认为返聘以后,跟返聘人员在岗位上创造的价值贡献相匹配的薪酬待遇,就应该是合理的,超出或低于这个价值贡献就是不合理的。

实操中必须有具体的掌握尺度。

比如说第一,固定工资。也就是返聘人员每个月的固定工资应该怎么领?我们认为,应该与全职从事相同或类似岗位的人员每月工资水平相当。

如果返聘人员从事原退休前相同的岗位工作,他除了退休工资以外,返聘的工资加上退休工资,应该等于这个岗位的岗位工资水平,这才是合理的岗位工资。

第二,奖励工资。比如,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如果说,返聘人员带领科研团队带来了直接的效益、收入和利润,那么他理所应当还应该拥有科研成果转化这个角度的转化政策奖励。而不是因为他退休了,不享受这个奖励。

第三、中长期激励。比如,已参与员工持股的返聘人员,返聘期间应视同在岗,持股不退。大家都知道,员工由于退休等原因离开公司的,必须要在半年或一年内把他的股权交还回员工持股平台。

如果是返聘人员,还在科改企业在从事核心科研工作,我们认为返聘期间应该视同他继续在岗,他的持股可以暂时不退,在返聘结束的时候再按照约定的方式退出。

那么说到返聘的报酬,很多科改企业的朋友问到过,退休返聘人员的工资是否需要交社保,薪酬是否计入工资总额呢?

一是退休返聘人员的工资可以不交社保。建议缴纳工伤保险或雇主险、意外伤害险。

为什么可以补交社保呢?根据《社会保险法》,当职工退休以后,将停止缴纳养老、医疗等社保费用,按月领取养老金,享受终身医保待遇。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企业应当与其终止劳动关系。也就是说,退休返聘人员已经享受了退休人员的社保待遇,而且也不能与企业再次建立劳动关系,所以企业也不能继续为退休人员缴纳社保。

根据《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企业招用已经达到、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或已经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在用工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如招用企业已按项目参保等方式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所以,为了转移风险,企业可以选择为退休返聘人员缴纳工伤保险,或者为退休人员购买雇主险、意外伤害险,用以保障退休人员的工作和生命安全。

二是退休返聘人员的薪酬不计入工资总额。要么以劳务派遣方式,支付劳务费;要么按照劳务报酬所得计税,支付劳务报酬,计入人工成本费用。

根据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不列入工资总额的统计范围。

同时在税收管理中,对于税前可扣除工资处理更注重劳动关系的存在,退休返聘人员不再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签订返聘协议),被认为向企业提供的是劳务,其支出不能列入税法上所称的工资薪酬中。所以,退休返聘报酬一般以劳务费用或劳务报酬,计入人工成本费用。

小结

“科改示范行动”把核心科研骨干人员退休返聘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创新点,相对来说是符合科技型企业客观需要的。

因为在科技型公司当中,核心科研人才稀缺,科技的研究是具有生命力和历史延续性的,如果说由于核心骨干退休而无法继续的话,那对于企业甚至国家的损失有可能很大。

科改企业的核心科技骨干人员可以返聘,返聘以后继续来从事科研工作,企业要给予相应的合理报酬。本文的五个实操要点的详解,希望可以对需要实施退休返聘的科改企业有所帮助。



校对/阿苓 原创版权声明:本文系知本咨询旗下自媒体“混改风云”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北京知本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核心专家团队、最多原创管理技术、数百家大型国企咨询服务经验,商务合作请联系小知老师,咨询电话:137 1778 26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