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的人都知道有一首《六陈歌》,曰:“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茱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说的是这六味中药放一放再用更好。
但中药并非越陈久越好,即使“六陈”这些中药也不是可以无限期存放的,否则中药也会失去药性。
一般来说,中药材最好趁早服用,一旦药材质量下降,药效降低,有时非但起不到保健养生作用,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一、一些常用中草药保存需注意
如果您带回家的中药包里出现了下列这些不宜久存的中草药一定需要注意,及时检查。
鲜药如果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失去鲜药的意义,如生姜、芦根等。

有些中药特别容易生虫,如瓜蒌、 枸杞、冬虫夏草等。它们不仅自己生虫,而且生成的虫子和蛾子会很快侵蚀其他药材,引起整副药材全部作废。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生虫的现象尤其严重。对于含有易生虫的中药饮片,夏天最多存放一个月的用量,冬季可以时间长点,但也要放置在阴凉的地方。

瓜蒌、大枣和动物体类中药,一般容易发霉,有些是生虫和发霉同时发生,以夏天和黄梅季节特别容易发生。所以,夏天也只适合最多一个月的用量。如果出现霉点,即使在有效期内,也不得服用。。含有这类中药时一定要放置在干燥的地方,注意经常查看。
桃仁、杏仁等富含脂肪油的果仁类中药,由于在抓方之前已经炒制过,即经过了“逢子必炒”的炮制,在夏天容易引起酸败,就是通常所说的出现哈喇味。牛膝是容易犯油的中药,外观会发黑变软。酸败和犯油均属于中药的变质。变质后就不能服用了。酸败、犯油的现象也是在夏天高温时更容易发生。

金银花、红花、款冬花等花类中药, 单独放置时比较容易退色,颜色变深变暗,与其他中药一起放置就更容易变色,也是属于不能久置的中药。
6.易变色的饮片
易失去气味的饮片,如藿香、薄荷、沉香等中药,由于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在普通的牛皮纸袋中长期放置必然会引起香味的走失,进而引起药效的下降。
樟脑、薄荷脑、冰片等中药,其有效成分具有升华的物质,久置后重量下降,必然引起配方组成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