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稷山 刘林飞​// 豆腐坊里的小两口

 后稷魂 2022-05-07 发布于山西省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年元旦,我们开始整理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2022,我们将继续。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1)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一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二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三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四辑)
后稷文苑新年寄语
稷山夕阳红文集(2021.12.26)
从漫步黄土坡到后稷文苑(2017.6-2022.1总目录)



稷山 刘林飞//教民稼穑风 后稷故里情

稷山  刘林飞//梦回故乡之后稷游子

豆腐坊里的小两口
 
稷山  刘林飞

我出生于后稷故里稷王山下的一个小山(西王)村,八零后的我,在2007年的正月十四我认识了现在的娃她妈——张红玲,她是个中等个,皮肤有点微黑,圆圆的脸蛋,炯炯有神的小眼睛透着一股别样风情。

我们2008年10月18日结婚,至今已经有十三个年头了,经过四千多个日夜我们辛勤努力的拼搏、艰苦不懈地奋斗、持之以恒地不断努力,换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小日子。

夏至过了,它就意味着炎炎盛夏开始登场。炎炎夏日为做豆腐的我们又增加了几分辛苦。而此时豆腐坊里的温度远远超过了天气预报的最高温度的好几度,豆腐坊内外温度相差很大,十来平米的小房子里的两口大锅的热气一般人就是不干活坐在里面也热的受不了的,可也就是这样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是滴水成冰的冬天,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我们都要忍受严寒酷暑,忙忙碌碌的做豆腐,我们始终坚持着“没有苦中苦,难成人上人”的生活目标而努力奋斗地生活着!

记得有一天给我们送豆子的朋友说到做豆腐挣点钱是真的不容易,累先不说,关键是到了夏天天气热的厉害让人受不了,我夏天送豆子都不敢去豆腐坊停会,受不了那热气腾腾的工作环境。当然不光夏天辛苦,冬天还要摸凉水,谁都知道浆水豆腐好吃,可谁又知道做豆腐人的苦呢?

就这样我们为了父亲祖辈祖传手艺、事业、始终、努力奋斗地坚持着,为了保证浆水豆腐的原色原味传统味道!为了保证稷山百姓更能健康快乐、平安长寿、追求卓越地完美生活,我们无论再苦再累再难也会,也一如既往地继续坚持努力,一步一步走下去。

有的豆腐车间确实如此,冬天进车间好像进冷库,夏天进车间好像进桑拿炕房,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想想打浆有多累。做豆腐的苦,只有我们最清楚,其实你们不太懂,请你善待温柔的对待做豆腐的工匠!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集,讲的是做豆腐的故事, 一家人做豆腐忙碌到半夜,豆腐做成后一大早又要送到市场上去销售。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节目中主人公的眼睛始终都是红的。最美的美食豆腐是出自最美辛苦豆腐人。

今年对于做豆腐的朋友来说更是辛苦,大豆涨价、行业竞争激烈,让越来越多的豆腐人不堪重负,世界上获得财富的方式很多,有的人依靠继承,有的人依靠权利,有的人依靠财富,然而做豆腐依靠的是辛勤的汗水。

自己演唱自己歌,酸甜苦辣是人生,

豆腐西施叫七巧,我的妻子是红玲,

一朝踏入豆腐门,从此成为辛苦人。

我爱我的西王老浆水豆腐。



刘林飞,稷山西王人,曾用名:教民稼穑风,平常喜欢编辑书画、爱好写作创作!

发刊制作:薛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