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71所院校正在升级更名!

 千冰室 2022-05-07 发布于四川省

高校升级更名,一直以来都特别受关注。

近两年,许多高校透露将力争更名大学,一些地方政府也发文表示支持本地的高校更名为大学,那么,都有哪些高校提出更名?并且目前进展如何?

今天小蜂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并且给大家分享一下高校更名都有哪些影响。

71所院校正在升级更名

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正在申请升级更名的有以下71所院校:

更名的形式

更名的形式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种,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学院”更名为“大学”。

第二种,部分高校将带市/县级地域属性的校名改为省级或者中央级的,以此彰显学校实力。

第三种,部分高校选择将校名带有的专业/学科/行业特色属性淡化或者直接抹去,以此来适应时代变化,还能借此宣扬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例如抹掉原有校名中特征明显的“冶金”“矿业”等学科名称,改成“工业”“理工”“科技”等。

当然,仅仅是“为了更名而更名”,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更名大多时候都伴随着高校的升级;反之,推进高校升级有时最终呈现的结果可以是更名。

高校更名的目的及影响

校名承载着高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和品牌形象,是社会各界了解高校的重要媒介。而且,追求一个响亮而气派的名字背后,也寄托着一所高校紧跟时代步伐向上发展的长远追求。

1.促进校地协同发展

高校更名,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当地高教事业的长足发展,而拥有更多的“大学”也象征着本地高教有了更高层次的进展。因而,对于更名一事,地方政府与高校自身都极其重视。如各省市将高校升级、更名的计划纳入规划中,为其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向更高层次发起冲击。各高校也以此为开端,持续刷新更名动态。

2.为长远发展,获得更多资源倾斜

高校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和学科布局,属长远发展战略。

高校孜孜追求名称变更的背后涉及高等教育管理评价制度、教育资源配置、社会文化等。更名不仅关系到学校级别、层次和待遇等方面的问题,高校的级别越高,在招生机制、政府行政拨款等方面就会获得更多资源。

此外,现阶段“以名识校”的普遍现象尚未退散,所以一个好的校名一定程度上让考生、家长、社会人士更加青睐。本质来说,这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倾斜。

3.高校由内而外大力发展自身实力

高校的任务之一在于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的高度各不相同,其中最值得一比的就是研究生的培养。

学院升格为大学,必须拥有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5%的在校研究生数,而要培养研究生的前提在于高校是否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因此,申硕与更名都是关系高校切身发展的大事。有的高校申硕成功,有了更足的底气争取更名;有的高校则是一鼓作气,将申硕更名双管齐下一并争取。

高校更名事关着每一位高考生、家长甚至是整个社会,推动大学更名本质上也是希望学校由内而外大力发展,从而促进整个教育体系的不断进步和跃升,这种好的结果最终会再反馈回到每个人身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