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缕西斜的暖阳

 懒人阿哥 2022-05-08 发布于广东省

1

四月中旬以来,每晚睡前都读一则《二十四孝》里面的故事给璁儿听。这册《二十四孝》是儿童版,配彩图,原文配有拼音,后面附有注释和翻译。

一则一则按顺序读,璁儿有时听了几句就睡着了。待他睡后,自己把那二十四个孝心故事挑一些读。

有晚美姐听到我读《刻木事亲》,她就说,这故事编得太假了,哪有木头会有血呢?

我说,孝义能感动天地,丁兰用敬孝父母亲之心来敬孝木像,日子长久了,也许木像就有了感应。作者只是通过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专心孝顺父母。

《刻木事亲》的原文是: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上午,慧谋叔打电话告诉我一会他回南村的屋,让我过去喝茶。

刚到南村的屋门口,慧谋叔也回到,他跨进客厅门槛后,疾步急行到客厅北墙的木桌前停下。肃穆庄重地凝视着桌面上五婆与五翁的照片。桌面上放着五婆一张镶在相框里面八寸的半身黑白照片。五婆的照片左下角,插着五翁一张三寸大的半身彩照。

大约二三十秒后,拿出纸巾轻轻地抹拭着镜面的灰尘,一丝不苟地抹着。抹拭干净后,伸手轻轻抚摸着镜面,仿佛在抚摸着五婆那慈祥的脸庞。
过了一会儿,双手搭在照片前面的桌面上,对着五翁的像片说:父亲,今天是您九十岁生日,儿子记得。

把洗干净的水果放在照片前后,慧谋叔然后退一步,对着五婆五翁的照片作拱,鞠躬三下。然后低声细语的跟照片里的两位老人聊着天。

慧谋叔对我说,你五婆五翁他们的生日和忌日,我总是记得清清楚楚。

慧谋叔每次回南村进屋后这样的镜头,我见过多次。每次看到弯腰鞠躬时,总感觉他的背后涌过来一阵阵热流,从我的眼角滚烫过去……

2

母亲这两天脚痛,睡在二楼的房间。昨夜发信息给我,璁儿睡着了吗?乞食仔,取杯水来。

老太太总是担心给我们添麻烦,脚疼了几天忍着。美姐说,明天带老太太去大医院做检查,该怎么治疗就怎么样治疗,不能由着她忍。

那天跟朋友聊天,友笑着说,你现在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了。如果遇到劫道的,你可以说家里有八十老母亲……

前年,有友从外国回来,就再没出去了。
问他为什么不出去,他说,母亲老了,安心陪她几年。
友人的母亲今年九十一,他说,我六十还有母亲,得好好珍惜啊。
那天去他家吃饭,老太太还能吃两只鸡腿。

这两年在乡下待的时间长了,渐渐被小城的烟火气磨没了斗志。宅家久了,不再喜欢出去。
现在出去的理由就是取快递,或带璁儿转一圈。

每日逗着璁儿玩,陪着母亲说话,或坐静心斋读书。

下午两点左右,初夏的阳光从静心斋的西窗洒进来印在写字台面。

璁儿这时会跑过去伸手把阳光捧在手心,然后冲着我笑。有时他也会拉着我的手伸到写字台面,斜阳洒在手心暖暖的。

此时,不想见太多人也不想对外交往了,只想安静。

母亲老大了,只想守着母亲,守着静心斋每日那缕西斜的暖阳。

壬寅年四月初七日,整理于静心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