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择菜、烹饪等营养教育内容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快乐英平 2022-05-08 发布于江苏省

图片

新课标  新内容

新课标一发布,网上铺天盖地的各种政策解读。

这个发布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课程标准轻易不会改,至少十年甚至二十年才会修改一次。这次出台的新课标,将决定今后至少10年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

图片

图片

新版课程方案增加了道德与法治、劳动、信息、艺术课程的学习时间,调整了学习内容,凸显了这些学科的重要性。其中,劳动课程,不仅要学做菜,还要能设计食谱。

  • 第一学段(1至2年级),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

  • 第二学段(3至4年级),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会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

  • 第三学段(5至6年级),做2至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还要会设计一顿营养食谱;

  • 第四学段(7至9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至4道菜等。

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近期和远期健康的重要保障。儿童的营养与健康不仅关乎个体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昌盛的百年大计。我国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存在较多挑战,亟需改善。营养教育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儿童乃至全民营养健康水平的首选策略,是公认的解决公众营养健康问题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和策略。

营养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

  • 食物、膳食营养、食品安全等基本知识

  • 营养与生长发育知识

  • 营养与疾病预防知识

  • 健康的饮食行为

  • 饮食礼仪和饮食文化

  • 食物与环境协调发展

  • 食物选购、合理搭配、加工、烹饪等技能

营养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了解和热爱食物,了解食物与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懂得去选择和烹饪食物,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不仅让儿童获得保持健康的能力,还培养其生活的基本技能。

儿童通过体验、感知食物的特性(颜色、软硬、味道、气味、形态等),了解和认识食物(种养殖、加工、营养价值等),学习和丰富基于食物的生活经验(烹饪、饮食习惯、饮食礼仪、经济规划、安全、家庭责任、协作交往、节约环保、情感交流等),促进语言、感官、认知、社会情感的发展,从而使他们拥有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营养教育为儿童发展提供空间,是儿童的生存之本。食物作为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事物,营养教育比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更显基础,与五育相互穿插,互相促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图片

营养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膳食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营养不足依然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仍较为普遍。同时,随着中国快速城镇化以及人民生活方式和观念的不断变化,出现了新的营养问题和挑战,如超重肥胖快速增加、慢性病低龄化,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儿童、家长、教师及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素养仍然较低,不利于养成合理的饮食行为和健康习惯。

因此,儿童营养教育相当迫切,营养教育从小做起。

内容参考:《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指导指南2021——儿童营养 教育先行》
撰稿:张妍    编辑:张妍    审核:刘爱玲  【整理摘编: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