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的故乡

 秘室宝藏首页 2022-05-08 发布于山西省

我从小生活在老家中村,20岁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如今已双鬓染霜,年逾花甲。虽辞家数十载,早已溶入了外面的世界,但内心始终有一种浓浓的故乡情愫,每每想起童年的山村,心中总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一、热闹的水门口饭场

我家住在村子东南片,人们管这片叫麻地。麻地一名已无从考证,可能是这里种麻的缘由。小时候曾见过村边农田里纤细挺直的麻,并目睹过生产队制作麻绳的场景。

水门口,是麻地村民去南河岸边的水井挑水的通道。水门口的门,其实是一个二层小阁楼,一楼是一个南北向的公共人行通道。我家离水门口也就二十米左右。

水门口的两侧,摆放了供人歇坐的条石,每到热天,清风由南而北穿门而过,好似一个天然的风扇,特别舒爽。

村里人吃饭时有端碗串门的习惯。每到饭点,人们端上饭碗,来到水门口,坐在石头上,吹着清凉的小风,吃着缺油少盐的粗茶淡饭,聊着村里的家长里短,评说着村集体的大事小情,发表着各自的观点看法。上千人的村子,无论大队(村委)作出什么决定,无论谁家发生什么事情,都能通过饭场这个平台,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饭场俨然成为一个信息发布会、政事评论会、驱暑消夏会的理想之所。

饭场也是一个践行尊老敬老、弘扬传统美德的窗口。端碗迟来的老者,倘若座位已满,年轻人会主动起身让座;长辈吃完第一碗饭,儿孙会主动帮助回家盛第二碗饭;丈夫没及时回家送碗,妻子就直接来饭场取碗。

饭场还是一个朴素的传播精神文明的舞台,而这种舞台不同于图书馆、阅览室,是通过自发地畅所欲言地对大队(村委)工作得失进行评判,传播着公平、公正、公道的人间正义,传播着勤政为民的伟大思想;是通过对邻里关系、婆媳关系矛盾的是非曲直进行客观评论,有时还是面红耳赤的激烈辩论,弘扬着中华民族的真善美,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育着良好的村风民俗,使中村人在这块土地上平安生活、和睦相处、生生不息、安居乐业。

天冷之后,饭场转移到水门口东侧的塄口边。村里人称悬崖为塄,麻地村民居住在二三层楼高的悬崖之上,故称悬崖边为塄口边。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昔日热闹的水门口如今是乱石满地,先前的塄口边已面目全非,端碗串门的习惯行将消失,然而,那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历史,那一段物资短缺、精神充实的岁月,永远留驻在我的心中。

二、果丰林茂的家园

村子的南边有条河叫南河,东边有条河叫东河,东河是长河的上游。南河在“下河”处汇入长河,然后一路向南而去。作为一个山村,能有两条小河眷顾,的确是上天的厚爱,它不仅解决了村里的生产生活用水,还为山村创造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勤劳聪慧的中村先民,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充足水源,不仅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庄稼,还积极引进各种果树,发展了品种繁多的果园,成为远近闻名的果树村。甜美的水果,既丰富了人们的胃口,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村子的南边,“土地沟”的梨园和南庙(村子东南的一座小庙)前的梨园,规模较大,梨甜水足。南河边的“南园”,果树众多,品种齐全,杏、桃、李子(村里人叫榴)、山丁子(村里人叫脲)、花红、沙果、山楂、柿等果树星罗棋布,最高的山楂树有二三层楼高。悬崖之上的“南坪”,也是果丰林茂。

村子的东边,“观音阁”外是一片桃园和杏园。向东百余米,桃园、山楂园和其它果树纷至沓来。跨过东河,进入“里心沟”,桃树、杏树接连不断,一直延伸到“窑沟”和“捞山”。自“里心沟”口的东河,北行一百多米,河的东北是一大片果园。果园的东南有一细流,溯溪而上数十米,即是“羊角沟”果园。向东还有“轩窑”果园。

村子的西边,过“准提阁”出“桥上”,是一片梨园,然后往西是杏、桃、山楂等各种果树,一直延伸至南河的上游西河。河水自西流到南,沿河两岸,果园层叠,郁郁葱葱。

在家乡的土地上,除了连片的果园,还有很多零散的果树分布在地头、塄边、荒地、山坡上。每当春季,各种果树的花朵尽情绽放,空气中到处迷漫着醉人的芬芳,整个山村乐享在鲜花的簇拥中。

每当想起当年品尝鲜果的场景,手一捏即开的甜杏,咬一口脆甜的桃子,手一掰两半的李子,吸一口流蜜的柿子,至今仍让人馋涎欲滴,终身难忘。

过去是美好的,回忆是甜蜜的,尽管现在生活很幸福,但那时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优质甜美的无公害水果,凡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会深深的怀念那难忘的岁月。

3、波涛汹涌的“大河头”

南河的源头在上寺头村的山脚下。每到夏季,暴雨从天而降,周围山上的雨水,快速汇聚到河道,一路上招兵买马,不断壮大着自己的体量,最终形成浩浩荡荡的巨大洪流,宛如一匹脱僵的野马,呼啸着奔腾而下。

河水暴涨,温顺的小河瞬间变为桀骜的巨流,第一个浪涛蔚为壮观。村里人把第一浪称作“大河头”。

每逢大雨,村民将看“大河头”当作欣赏一台惊心动魄的舞台大戏。人们戴上草帽,挽起裤脚,站立在悬崖之上的村边,静候“大河头”的到来,好似在等候钱塘江大潮一般。当那波涛汹涌的“大河头”突然出现时,人们兴奋得惊呼高叫。只见那“大河头”一字排开,水流湍急,浊浪翻滚,东冲西撞,所向披靡,像一头发疯的狮子,怒吼着,咆哮着,裹挟的石头不时发出猛烈的撞击之声,肆虐的洪水无情地撕裂着岸边的土地,奋力冲破一切阻碍,奔腾向前。此时此刻,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洪水猛兽不是浪得虚名,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在洪水面前是多么的无奈。

“大河头”威猛勇武、波澜壮阔的景象,随着上游修建水库,两岸建起堤坝,脱僵的野马被乖乖驯服,这一胜景已不再现,但观赏“大河头”时那激动的心情、壮观的场面永远留在童年的美好记忆中。

愿童年的记忆永驻心间,今日的家乡欣欣向荣。

更新于 16小时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