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学词语名句新解:纪元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5-08 发布于山东省

现在我国日历同时使用三种纪年方式:公历、农历、干支历。公历是国际通用纪年方式,以耶稣诞生为公元1年。农历是阴阳合历广泛应用指导农业生产,同时体现太阳年和月亮年,通过调整日月盈虚平衡进行纪年的方式。干支历是古传非常准确的历法,用六十甲子进行纪年,上元甲子为元年,到公历“公元前1年”的上元积年为10153917年。古人认为:干支纪年中“六十甲子”与天地万物秩序和生灭法则契合。如果精通《周易》可以从干支纪年的天干地支中解读出往古来今任何时候,天地万物的任何秘密。

文章图片1

纪元,一般指日历纪年的元年。列宁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古代皇帝登基,一般改年号也是新纪元。而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历纪之数,人类的一个纪元是多少年?答案:129600年。这个数据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根据是什么?

古人认为:我们人类的一个纪元为两个过程,首先是无中生有,我们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其次是有中生无,就是人类生存的世界从有回到无的过程。无中生有,古人定义为阳;而有中生无定义为阴。阳为顺,阴为逆。

文章图片2

我们祖先留个我们一部《周易》,传说这部书是伏羲、西伯姬昌、孔丘三位中华圣人历经三千年完成。《周易》告诉我们:“广大配天地;变化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这说明:人类的一个纪元法日月与四时。日为太阳,月为月亮,四时为春夏秋冬。我们计算一个纪元的数据向太阳,月亮和四时要。日月运行,四时更替体现天道的秩序和法则。这就是伏羲告诉我们要向天学习智慧。

古人通过对天体,尤其对日月的观测研究,定义了“年月日时”。太阳定义年和日(古代称岁);月亮定义月和时;

太阳东升西落,经过了一个昼夜,周而复始。实际上是地球自转一周定义为一日。看到太阳为昼,看不到太阳为夜。一昼夜为一日。

文章图片3

古人在地上立一个木杆,观测日影的长度变化。观察结果,日影最长时记录长度,下一次测到相同长度的日影需要365日。同理,日影最短时的长度作记录,下一次测到相同长度的日影需要365日。日影最长是比较冷,古人称作冬至;日影最短时比较热,古人称为夏至。实际上,地球绕太阳旋转(公转)一周为365天。古人把地球公转一周定义为一年。规定一年为360日。

月亮有阴晴圆缺。古人有观测月相的记载。古人发现月亮从圆月到下一个圆月是30日。实际月亮绕地球一周30日。古人规定一个月为30日。

月亮要地球运行十二圈为355日。古人发现:用太阳纪年(太阳历)为一年365日;用月亮纪年(太阴历)为一年355日。古人综合对日月的观测,定义一年为360日。太阳年多5日,称为盈;太阴年少5日,称虚。懂得这里的“盈虚”就能看懂王勃《滕王阁序》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文章图片4

一年为十二个月,地球绕太阳一周。把一周画成一个圆,用30度来等分为十二。古代的时辰就来源于此。还有一种说法,水星为辰星,是定义时辰的标尺。因为在地球上观测水星与太阳间距,几乎一直是30度不变,所以作为标尺。

定义“年月日时”就是时间的概念。具体的年月日时是时间点,而人类的一个纪元需要知道多少年?怎么才能计算出来?还是要从易理中找到计算依据。

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年月日时”属于后天部分,为阴。还需要补充先天部分。我们不知道先天部分是如何计时。但是根据老子“人法地,地法天”的法则,地与天遵循一样的规则。地为阴,为后天,天为阳,为先天。既然后天用“年月日时”记录,则先天可以定义一组先天部分计时方法。卲庸用“元会运世”来定义。完全仿照“年月日时”。

1年=12月;1月=30日;1日=12时;

1元=12会;1会=30运;1运=12世;

1世=30年。

先天“元会运世”里的元就是人类的一个纪元中的元。我们用上面的规律就可以计算出一元等于多少年了。计算公式:

1元=12*30*12*30=129600(年)

文章图片5

是不是很简单。看起来简单,其中所包含的易理却是深刻的。因为,古人把人类的一个纪元看作是四时春夏秋冬之象的投影。而且一个纪元的历纪数是太阳与月亮告诉我们的。天下之理出于数。古人认为:太阳与月亮相伴的最大数确定为一个纪元之数,这是天数。人类能否逃过天数?要看造化。古代奇门阴符用就是此数,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刘伯温断事能力和准确率可以证明一个纪元数的可信度;另外卲庸也用此数,卲庸的学问和人格人所共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