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夫妻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

 看世界风云变幻 2022-05-08 发布于湖北省
韩非子认为夫妻关系就是利益关系。他把夫妻关系比作君臣关系,虽然夫妻关系比君臣关系看似更亲近一点。但实际上,夫妻关系和君臣关系一样都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

君王如果不能给臣子带来利益,那么君臣关系就会疏远;夫妻关系也一样,丈夫如果不能给妻子带来利益,那么夫妻关系就会疏远。

因为夫妻没有血缘,不可能天生亲近。如果相爱的话,夫妻二人就比较亲近;如果不相爱的话,夫妻二人就比较疏远。至于相爱或者不相爱,完全取决于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

美貌和权利一样都是利益关系。如果丈夫认为妻子美貌,就会亲近,她的孩子也会受到丈夫的宠爱;反之,则会疏远,她的孩子也会被疏远;

妻子也是一样,如果觉得丈夫有用,就会亲近丈夫;反之,则会疏远自己的丈夫。

韩非子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50岁但是好色之心不减的君王,他有个30多岁的妃子美貌正在逐渐衰减。

如果让色衰的妃子侍奉这个好色的君王,妃子很容易就会被疏远轻视,因为这种状况,她也会怀疑儿子不能成为继承人,这正是很多后妃夫人盼望君主早死的原因。

只有当母亲做了太后,而儿子做了君主以后,那时有命令不执行,有禁止还随心所欲,男女乐事比先君在时多的多,而独掌国家大权,这正是用毒酒杀人、用勒索杀人事件产生的原因。

韩非子拿《桃左春秋》上的一句话验证:“君主因病而死的不到半数。”当君王死亡对妃子、王子有利时,君王就会有危险。骨肉之亲,也抵不上利益之亲。

那如果君王宠爱某个妃子,就以为这个妃子会好心对君王吗?不会的,你宠爱的这个妃子肯定希望你死得越早越好。

道理很简单,她正在受宠,她的孩子就有可能争位。可是,你将来一旦移情别恋,看上别的妃子了怎么办?因此趁宠幸正隆,最好你赶快死掉,使我的儿子顺利即位。

韩非说,儿子也是一样,君王你对某个儿子特别好,立他为太子,你以为他就会对你好么?恰恰相反,你一立他为太子,他就巴不得你早死。因为,假如你不死,谁知道你将来会不会改变主意呢?

韩非子又举了几个例子:医生吸吮病人伤口,口含病人污血是为什么?不是因有骨肉之亲,而是因为利益所在。

车匠造好车子,就是希望别人能够富贵;棺材匠做好棺材,就是希望别人早点死。并不是车匠仁慈而是棺材匠狠毒,别人不富贵,车子就卖不掉;别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

这些人的本意并非憎恶和痛恨别人,而是他们的利益就建立在别人的死亡之上。就像妃子、王子希望君王早死一样,本意并非憎恨君王,而是他们自己的利益就建立在君王的死亡之上。

所以,韩非子总结:夫妻关系,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医患关系,买卖关系,无不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

韩非子正是因为看到了人性丑陋的一面,而不相信所谓的道治、德治、人治、义治,转而相信法治。通过立法,明确各自的利益关系,从而避免出现骨肉相残,君臣相疏,夫妻相离,医患不和的混乱局面。这就是他创立法家学派的重要原因之一。

(原文: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语曰:'其母好者其子抱。'然则其为之反也,其母恶者其子释。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妇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妇人事好色之丈夫,则身见疏贱,而子疑不为后,此后妃夫人之所以冀其君之死者也。唯母为后而子为主,则令无不行,禁无不止,男女之乐不减于先君,而擅万乘不疑,此鸩毒扼昧之所以用也。故《桃左春秋》曰:'人主这疾死者不能处半。',人主弗知,则乱多资。故曰:利君死者众,则人主危。故王良爱马,越王勾践爱人,为战与驰。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与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故后妃、夫人太子之党成而欲君之死也,君不死,则势不重。情非憎君也,利在君之死也。)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韩非子》,该书冷峻理性,如大军飞掠,如险峰突起,如老树生花,如天外飞仙,言辞犀利一击毙命、一语中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