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射频治疗慢性疼痛年鉴(2021年)

 疼痛康复之家 2022-05-08 发布于江苏省

射频技术是疼痛治疗的关键技术,《中华疼痛学杂志》推出了射频在疼痛治疗总年鉴,对射频治疗疼痛最新进展进行总结。本文介绍高压高脉冲治疗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射频治疗、腰椎小关节脉冲射频、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射频治疗的相关进展。

射频治疗原理

射频电流流过组织,产生不断变化的电场,电场对组织中的电解质离子产生作用力,使其以很快的速度前后移动。离子流在组织内的摩擦和撞击产生磁场/热量,在组织内表现为场效应/热效应。射频常见模式包括标准射频和脉冲射频。

通过射频仪发出高频率射电电流,使靶点组织内离子运动摩擦生热,热凝毁损靶点区域组织、神经。高选择毁损痛觉神经纤维传导支,阻断疼痛信号向上位神经传导,破坏疼痛传导通路,使之无法传入大脑,不能产生疼痛感觉和体验,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管理人体痛觉传导的神经纤维,属无髓鞘细纤维(Aδ、C),直径较细(2~4μm),通常在70℃~75℃时即发生变性;而管理运动及触觉传导的神经纤维,属有髓鞘粗纤维(Aβ)直径较粗(8~14μm),能耐受更高的温度。射频热凝技术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种不同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的差异性,选择性地阻断传导痛觉的Aδ、C纤维而达到既缓解疼痛又保留局部触觉的目的

标准射频模式:又称射频热凝或连续射频模 式,是一种连续的、低强度的能量输出模式。标准射频通过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导致蛋白变性、神经纤维破坏,从而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 

脉冲射频模式:脉冲射频模式是一种不连续 的、脉冲式的电流在神经组织周围形成的高电压、低温度的射频模式。

射频调节参数包括:

针尖温度 (℃)、射频时间(s)、脉冲频率(Hz)、输出电压(V)和 脉冲宽度(每次发出射频电流的持续时间)

连续射频主要调节针尖温度,通过热效应发挥作用。

脉冲射频是Sluijter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概念:使用短时、间断性的、300~500kHz的射频,控制电极的最高温度≤42℃,不多目前提倡的高电压脉冲射频,随着电压的提高,控制电极的温度也会相应提高。PRF的镇痛机理还不十分明确,但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是重要方面。

脉冲射频与连续射频联合使用

以往研究通常是将脉冲射频与连续射频作为两个独立的治疗方式,独立进行治疗。近些年有将两周治疗联合,治疗慢性疼痛。

图片

Ren等应用高电压脉冲射频联合低温连续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脉冲射频将电压调至70V,连续射频温度维持在60℃,该种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最小破坏性治疗的治疗方案。

图片

田文海等采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连续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穿刺到位后,先行脉冲射频,参数设置为2Hz,45V,42℃。在脉冲射频的基础上,再追加45℃连续射频。常规 PRF 联合 CRF (45℃) 治疗胸段 PHN 病人,能迅速和较长时间缓解疼痛和改善睡眠,并随着时间进展,效果越显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Li等对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复发因素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半月节射频热凝平均有效时间是114.7个月。多变量分析显示,术前非典型疼痛、轻度面部感觉减退与术后复发呈独立相关,预后指数>1.27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手术常见并发症包括咬肌无力(12.7%)、角膜炎(10.9%)、面部感觉异常(6.2%)。研究结果显示:射频热凝对三叉神经痛各支均具有良好的疼痛缓解;眼支、不典型面痛、神经外科手术史是预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其中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复发率最高。 

图片
图片

脉冲射频治疗腰椎小关节疼痛

图片

Sansone等采用脉冲射频治疗腰椎小关节疼痛,射频针穿刺至腰神经后支,参数设置为42℃,240S,45V,5Hz。经治疗后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改善,提示脉冲射频治疗小关节病因引起的腰痛是可行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连续射频和脉冲射频治疗膝关节对比

图片

Santana-Pineda等对3-4级膝骨关节炎进行射频治疗。入组患者分为连续射频组和脉冲射频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膝上内侧、上外侧、下内侧射频治疗。连续射频参数设置为20V,80℃,90S,脉冲射频组参数为45V,42℃,360S。两组患者疼痛及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但是组间比较发现,连续射频组疗效优于脉冲射频组。

图片

脉冲射频与短时程SCS

图片

宋涛等探讨脉冲射频和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急性/亚急性带状疱疹相关疼痛。脉冲射频参数设置为42℃,电压自40V增加至患者不能忍受,持续时间900S。结果显示两种治疗均能有效缓解患者带状疱疹相关疼痛,但是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效果更佳。

图片

参考文献

图片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