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彦琴 | 传承 锲而不舍的人生追求——记孝义木偶非遗传承人王茂伟

 天下孝义人 2022-05-08 发布于北京

往期回顾 

·  让孝义皮影戏走出去

·  一个四合院的变迁

作者:卫彦琴

中国木偶艺术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巧,唐玄宗李隆基曾在《偶儡吟》一诗中生动描绘了木偶戏的逼真传神:“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叟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木偶能流传至今,离不开一群匠心独具又担负传承使命的的木偶艺人,市级木偶戏非遗传承人王茂伟就是这些传承人中的佼佼者。他从一份养家糊口的艺人职业中,找到了人生价值的坐标,并立志要把木偶艺术的传承发展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追求。

家的艺术氛围

熏陶了幼小的心灵

说起王茂伟如何走上这条门前冷落的非遗传承之路,他说这是他的宿命。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的力量是最伟大的教育力量。茂伟的父亲王来根和母亲吕海青都是在孝义木偶剧团从事木偶皮影艺术的艺人,多年来勤学苦练,认真工作,得到剧团领导和同行的赞许,王茂伟从小就常跟随父母跑演出。

一次,王茂伟随父母去一个村子里演木偶戏。演出的剧目有:《草原红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智取芭蕉扇》、《大战通天河》等。当演木偶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小王茂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母亲的手,只见母亲的手指灵活地摆弄着三根小木棍,那“孙悟空”就灵活敏捷地翻“跟头”,博得台下观众的一片欢呼!王茂伟也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当王茂伟兴奋地告诉父亲,妈妈是如何地出色表演时,父亲说:“伟儿,你看你妈演的木偶戏多棒,乡下人最爱看咱们的木偶戏,你想不想也成为像你妈那样受观众喜爱的人?”“嗯,我也喜欢木偶戏,更想成为像妈妈那样受人们欢迎的演木偶戏的人。”“好,那就往后多留心眼,跟上你妈妈多学着点”“嗯嗯……”茂伟一边回答,一边点头,显得很激动。

晚上,王茂伟的父亲将白天孩子的想法告诉妻子,他们对孩子的成长与未来谈了许多。觉得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早日成才。王茂伟的母亲吕海青是国家二级演员、中国皮影木偶学会会员、吕梁市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为了让孩子真正热爱和了解木偶戏,在闲暇时间她就将自己主演的《张羽煮海》,参加北京首届皮影艺术节表演是如何用心、用功赢得观众和评委的好评,荣获一等奖、获得“三晋巧弄影,醉倒北京人”的美誉的经历,详详细细讲给茂伟听,

王茂伟听了打心眼里佩服母亲的表演。从小让王茂伟特别羡慕和自豪的就是挂在家里的一块块获奖荣誉证书:山西省第二届两会一节汇演获“特别奖”、木偶电视剧《英雄出少年》荣获九六年台湾最佳儿童片奖、大型木偶戏《坷垃摄》荣获台湾新闻局优秀剧目奖、《年年有余》荣获中国唐山国际皮影艺术节二等奖等等。

王茂伟就是在这样一个艺术家庭的影响和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从小就跟在父母身边跑演出,饿了吃在舞台后,困了睡在戏箱或者幕布里,剧团是茂伟儿时主要的成长环境,这种生命早期对艺术的接触,造就了他对美刻在灵魂深处的热爱。他说最初也不懂什么喜欢不喜欢,每天看的听的都是这些,生活内容就是这些,长大学这些,做这些就顺理成章。最初是父母的影响在他心灵深处渐渐扎下了根,偶戏很自然的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说到真正的热爱,那是拜师学艺之后,深入了解了这门艺术的魅力,偶戏便成了他的第二生命,且乐在其中。

拜师学艺

是一段艰难的历程

说起王茂伟拜师学艺是在1999年。当时孝义木偶剧团和西安电影制片厂正在拍一个叫《英雄出少年》的木偶电视剧,王茂伟的母亲吕海青也参加了拍摄,王茂伟后来的师傅王春胜老师是负责西安电影制片厂这批木偶造型的制造者。

当时,孝义剧团在吕梁艺校有一个木偶制作代培班,当时由于艺校缺乏师资,孝义剧团便委派王茂伟去陕西民间艺术剧院代培进修。就这样,茂伟去了西安,通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武兴老师的介绍,正式拜当时陕西民间艺术剧院木偶制作部主任、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国务院特津专家王春胜为师,专攻学习木偶制作。

拜师学艺是一段特别艰辛的经历。当时师带徒的传艺方式是徒弟不需交学费,而需提供免费劳动力,没有技术含量的苦累脏活都由徒弟完成。要命的是住宿条件特别差。冬天住在木偶制作室旁边存放木偶的简陋小库房里,夜晚躺在床上,抬眼就望见屋顶挂着的十八层地狱里妖魔鬼怪造型的木偶头,那些栩栩如生的木偶头颅,令人毛骨悚然,极易勾起恐怖联想。室内一个蜂窝煤炉子经常熄火,晚上洗了的袜子第二天早上就结冰了,心理还要不时担心煤气中毒。在这样的环境下,王茂伟从来都无法睡一个囫囵觉。夏天,王茂伟住在拍摄棚里,又常常闷热的汗流浃背,再加上蚊子的叮咬,同样的整夜难以入眠。早上起来一看,床铺上都有一个人形的水印。

然而让王茂伟困惑的,除了学艺生话环境恶劣外,最主要的是很难向师傅学到真本领。师带徒的学艺过程,师傅是根据徒弟的表现,衡量其资质和悟性,再决定授以哪项技能。当时中国有句老话叫“长文短艺”,意思是说搞艺术的人一般不轻易传授别人。正如老话所说“宁赠一锭金,不赠一句春”,意思是说徒弟要是没钱了,师傅可以给你点钱花,但是不能教徒弟一个具体成功秘籍,不能让徒弟长能耐,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抢了自己的饭碗。徒弟要是想学,只能趁师傅做的时候从旁认真观察,揣摩学习。

学艺的头两三年,茂伟干的都是挑水、和泥巴,给师傅跑腿递东西、端茶倒水、打扫卫生等杂活,期待把师傅孝敬好了,师傅会突发慈悲教他几招。师傅王春胜是个特别痴迷于木偶制作的大师,一般都是从早上八点一屁股坐在工作台前,除了上厕所不起来,饭都是王茂伟打来放在工作台上吃。王茂伟是个细心的年轻人,他不但肯吃苦,心眼还很细,对师傅非常敬重,就连师傅的一碗面里放多少盐酱醋调料,一顿吃多少米或者面,喜欢吃什么菜,喜欢喝什么茶,一杯水里放多少茶叶,茂伟都了解的一清二楚,周到的服务让师傅对他十分满意,渐渐产生了好感,觉得这个年轻人有心眼,是块学艺的料子。

木偶制作工艺相当繁杂。从材料选择、最初的人偶形象设计,到头部、手臂、手掌等细节部位的打磨,再到服装饰物的整体搭配,一具完整人偶的成形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关键包括塑形、脱胎、安装机关、整形、挂粉、化妆、成型、组装。王茂伟是从第二年开始跟着师兄弟一起学习木偶制作的。第一步,先从打浆糊做起,然后慢慢学习脱胎的技法,再到糊偶头,这个乏味而枯燥的基础性工作一干就是两三年。

后来,王茂伟回忆说:“记得当时我是小孩,好不容易糊好了一个头,台湾的老板一看不满意,直接一脚就踩烂了,当时真的是又沮丧又害怕。”对于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期间经历的辛酸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生活有痛苦的磨练,也有成功的喜悦。一次,在制作木偶过程中,对一个木偶机关的安装,搞了一天也摸不清头绪,安装上总是木偶“活”不起来。晚上,王茂伟彻底不眠,一直在想解决的方案。直到黎明时分,他终于想起了师傅做过的方法,又加以改进,“木偶”一下子有了生命和灵性,这种成就感让人无比兴奋和自豪!茂伟就在抵制住无数次想放弃的念头后,一直坚持了下来,并对木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机会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2004年,陕西电影制片厂开拍木偶剧《妖马伍》,该剧生动再现了十九世纪末刘铭传将军保卫台湾的历史事件,讲述了五个孩子勇斗法日侵略者的故事。由于当时负责木偶机关安装的师兄回老家举办婚礼,需要请假十天。师傅问茂伟能不能装机关,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当然一口答应下来。然而这次带有技能提升性质的任务,需要他付出加倍的努力。木偶戏主角刘铭传要吐茶喷花和抽旱烟喷雾,需要安装两个机关,一个是口里喷水,一个是鼻子里喷烟雾,这两项安装是对茂伟的考验,意味着他今后能否在木偶制作中脱颖而出,进入核心领域,所以他特别认真和努力对待。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茂伟最后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赢得了师傅和师兄的一致认可,从此开始放手让他参与木偶制作的这一核心环节——机关安装。也是从此王茂伟对于木偶的制作,基本掌握了所有流程,能独立完成每一道工序。

说到最后把衣钵传给他的王春胜师傅,茂伟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他说师傅一生热爱木偶艺术,他把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作品从构思设计到制作组装都力求精益求精,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人。师傅的这种执着和为事业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和感染了他,也是从那个时候,他开始把木偶制作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也把做一个德艺双馨的艺人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就像王茂伟反复强调的那样,七年的学习都不及师傅临终前来孝义一个星期的当面传授。当时孝义剧团正在拍木偶剧《救国》,王春胜老师被剧团邀请来做木偶造型设计的美术指导。当时师傅身患重病,想着自己来日无多,把此次来孝义指导徒弟当作最后一次行程,所以每天从早上八点坐下到下午五点下班,师傅从木偶的设计理念、化妆技法、机关安装各个关键环节,对茂伟进行了全面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并对一些关键地方进行点拨,让茂伟茅塞顿开。如果说以前在师傅身边学到的是木偶制作的“形”,那这次传授的就是“神”,是如何让木偶真正“活”起来的精髓,这次面授让茂伟终身难忘,异常感动。

茂伟于2004年学成回到孝义剧团,2005年转正,开始了孝义皮影木偶剧团的职业生涯。他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事舞美设计与木偶造型制作工作显示了他卓越的才能。由于他工作的出色,上级又派他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的本科函授。先后担任院所属市皮影木偶剧团演出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孝义市民间艺术研究院木偶创新工作室主任,成为孝义市非常优秀的年轻非遗传承人。

创新

是偶戏传承的动力

皮影、木偶、碗碗腔,被称为孝义三宝。孝义木偶戏起源于两千年前的周代,于宋代传入孝义。孝义木偶戏最初是独立成班,后来和皮影合成一个班社,即“灯影班”。灯影班独具特色,少则7人,多则9人,就能开台演戏,俗称“七紧八慢九逍遥”。灯影班白天上演木偶戏,晚上上演皮影戏,当时民间流传一句话:“白天木偶作怪,夜晚牛皮成精”。明清是孝义木偶戏的鼎盛时期,境内的木偶班社多达60多家。明末清初,孝义木偶戏还保持着兴盛的局面,后来逐渐衰落。解放前夕,孝义能够正常演出的木偶班社只剩两三家临时搭伙。1956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西省唯一一家专业表演皮影木偶的团体——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团成立,使孝义木偶戏又获得了新生。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王茂伟是土生土长的孝义人,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对家乡的偶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拜师学艺后,更想让家乡偶影这一传统艺术瑰宝,被更多的人熟知和接受。进入孝义皮影木偶剧团后,王茂伟在为家乡有这样的宝贵文化遗产而自豪的同时,也为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份珍贵遗产而深感焦虑。目前,人们只知道偶影是孝义老祖宗留下的宝贵传统文艺项目,却并不能深刻理解里面蕴藏的丰富艺术内涵,更不知道如何使其与时代接轨,成为“不死”的艺术珍宝。

王茂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参加全国各地的偶戏交流学习,追溯木偶艺术发展的历史源头,发现木偶艺术发端于奴隶社会时期的殉葬、祭祀活动,起初由茅草扎成的人形偶像代替奴隶做陪葬用,后改为木头制作,简称“木偶”。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过程。

就各地木偶戏的发展历程来看,木偶戏经过了由城入乡,多种风格、流派才形成木偶的造型艺术,也因地域不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造型特色。比如:福州串头戏,泉州嘉礼戏,漳州布袋戏,广东杖头,潮州铁枝,合阳线戏,吴桥扁担戏,四川大木偶,花样翻新。这些品类或行当齐备(生、旦、净、丑俱全),或工艺精良,或旷达写意,风韵各异,在行业内也孕育出了像江加走、徐子清这样闻名于世的雕刻大师。这些发现拓宽了茂伟的眼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坐标,将自己的人生目标,投向孝义偶影艺术的传承发展上,力求为繁荣孝义文代,振兴孝义经济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介的,木偶戏的“演员”是双重的,真正当众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绘成的戏剧角色,又是为人操纵的戏曲道具。王茂伟担任孝义木偶剧团领导之后,首先从木偶的制作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众多木偶派系中,孝义木偶属北派杖头木偶,是一种由人操纵木偶,偕同配音演员及乐队共同完成的特有戏剧表演形式,与当地戏曲人文荟萃的地方民俗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茂伟深知孝义是民俗之乡,传统文化异常繁荣,其木偶表演艺术以华北地区专有剧种北路梆子晋剧为依托,多以戏剧人偶的形式展现,木偶造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相应戏剧表演的成败。所以需要木偶制作精巧,形象生动,才能表演细腻,内容丰富,活灵活现,赋予木偶人一般的丰富情感。所以王茂伟在木偶制作工艺中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在各个制作环节上认真研究,不断开拓创新。运用现代化科技产品,根据戏曲内容的需要和时代审美趋向来设计制作木偶,使之更富夸张性,更具木偶艺术特点,既摆脱了单纯戏曲化的传统,又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构成了木偶新的舞台生命力。

通过与同行交流学习,茂伟发现,为了适应木偶表演艺术形式的丰富多样,木偶造型在选材上也极尽多元,而不同的选材在表现张力、制作空间甚至功能效用层面,都会有截然不同的特征。在选材上,为了减轻演员表演时的负重程度,茂伟独创了木偶纸脱胎技法。他一改传统木偶多用木雕,讲究三雕七画,没有胸腔,外形笨重、呆板,制作费时费力,雕坏无法返工的缺点,改用牛皮纸掺和一定比例中药为材,既提高了木偶的可塑性、坚固性,又不易被蚊虫叮咬腐蚀变形,大大降低了制作和存储成本,提高了效益。

为了让木偶脸部肤色更好的适合于舞台灯光,茂伟发明了木偶脸部毛孔处理技法,使木偶在舞台的表现上更生动更趋于人性化,改用雕绘结合,造型、雕刻、绘画并重,讲求创造性和技法性,让木偶造型艺术更具有可塑性与随意性。以偶头为中心将不同人物造型所需突出的面部表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宛若真人,加上胸腔饱满,能撑起漂亮的衣服,更显丰满圆润。最大限度地贴近了戏剧艺术本身,与造型整体组合协调,与不同剧情的衍生背景和相应的文化传统有机统一、相应成体,为木偶戏表演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舞台表演中,王茂伟与演职人员一道,发现不足,及时分析原因,探寻改进措施。他借鉴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改进了杖头木偶表演。即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有的为三根杆或“托偶”,依手杆位置进行内、外操纵。头以木雕,内藏机关,使嘴、眼可动;命杆为木、竹制,手杆与手、肘相接。“内操纵”者多演传统戏曲剧目,宽袍大袖,便于表演戏曲程式,动作灵活,栩栩如生。“外操纵”多弯把式命杆,负担减轻,表现力增加;纸制偶头转向灵巧,便于控制,机关多样,动作丰富;因手杆在外,身体塑形自由,整体感增强,突破了传统造型的局限,更合人物与时代需要;手的材料不断更新(木-塑料-树脂),手杆逐渐由钢丝替代,“打脚”也出现了“横飞燕”、“大跳”等舞蹈动作。

拍大型木偶神话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为了更好的迎合观众的审美观,他在木偶制作和舞美设计上,加入了高科技元素,让美猴王可以真正有火眼金睛,嘴里可以喷出真正的火焰。针对以前舞台上走水、走火是大忌的问题,发明了自吸泵抽水装置,把水帘洞的场景更华丽的展现于舞台之上。茂伟现在制作的木偶不仅可以表演戏曲中的甩发、喷火、舞长袖、梢子功、翎子功、佛珠转抛等高难度动作,还可以表演川剧变脸、书法等绝技。

如今,观掌上精灵之舞,赏偶界“众生万象”。捻须鞠躬、提笔甩袖,在孝义一带的木偶戏表演艺人那里,驾轻就熟、信手拈来,而在观众看来,确是妙趣横生,有若掌上精灵,一招一式间,尽显万千姿态。而繁华略去,毋庸置疑,那些舞台木偶道具和造型设计制作的民间手艺人才是这曲民间绝艺不折不扣的幕后功臣。每一项发明创新的背后,都有艺人们艰辛的默默付出,甚至有血泪的代价。

在木偶孙悟空嘴里安装喷火的机关,就让王茂伟的脸部和头部烧伤,脸上揭了一层皮,差点毁容。当时关于引火气体的选择,就经过了无数次地试验。先试验了松香,发现松香预热后堵住气管气眼,无法喷出点火,后来又试验了酒精和汽油,这些气体喷出后遇火就着,非常难以控制,危险性很大。最后发现了丁烷气这种相对安全的气体。但是丁烷气喷出后在空气中弥散,遇到火源立马着火,但是喷出和点火时间必须控制好,同时进行才能恰到好处。第一次试验时由于气体喷出早于点火时间,师兄把火点着后,就发生了爆炸性着火,把茂伟的整个脸部和头发都点着了,此次烧伤让茂伟的脸部换了一层皮。

王茂伟不仅个人在木偶制作的技法上大胆创新,而且还带领全体演职人员不断进行木偶变革,使传统艺术突飞猛进,突出了“偶性”,成为观念更新和探索的焦点。强调动作的假定性,打破框式结构,撤去遮挡物,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一个作品中同时出现提线、杖头、布袋等几个木偶品种,“黑丝绒木偶”的使用,多景区的空间调度,大舞台手段的运用,无一例外地深化着木偶艺术的独立品格,同时也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在他和剧团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孝义皮影木偶剧团对剧目的开拓、表演的发展、观众的发掘,都有了质的飞跃。杖头木偶戏的表演,受到了广大戏迷观众的追捧和喜爱。

转型

趟出非遗传承大道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对土生土长在山西境内、孝义本土的乡亲父老而言,作为对家乡民俗的褒赞和戏剧艺术的自豪,争相传颂三宝中观赏性相对突出的木偶戏曲,成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

孝义偶戏是孝义的一张文化名片,但这种古老的艺术,在日益繁荣的现代文化市场面前,也显示出种种发展困境。手艺人多以少数中老年群体为主,因靠其谋生,难以维系生活,不成规模而无法产业化,很难留住青壮年人士;偶型制作的单一化,手艺人的视野、知识局限性,以及社会化市场对木偶表演艺术本身的重型冲击,使得木偶制作技艺的持续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项目不断边缘化,濒临失传,在人力、物力、财力不同程度匮乏的形势下,如何让木偶戏打破发展瓶颈,依托地方戏剧民俗,扎根百姓传统文化生活,因时而动,应势而行,进一步转型发展成为摆在茂伟面前的又一难题。木偶戏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该怎么演?这门技艺该怎么传承下去?每场表演结束后,在不足10平方米的后台,王茂伟都会对着那些无言的木偶发呆,时而欣慰,时而失落。他对自己的技艺有着足够的自信,但却对于木偶的未来感到无奈。木偶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不仅需要专业人员传承,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才能走出狭隘的圈子,进入大众视野。

经过多方调研,王茂伟发现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木偶戏也要走产业化道路,才能继续生存发展。就是以“非遗旅游”为依托,为技艺搭建演示平台。“非遗旅游”作为近年传统文化与旅游行业创意合作的标杆,随着市场风气的盛行而逐渐走热,不失为一张很好的宣传名片。而孝义风景名胜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民俗纷繁复杂,是不折不扣的旅游热土,木偶造型制作技艺可因地制宜,巧借这一绝佳的文化旅游平台,从作坊式小空间走出去,面向大众,为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搭建专属的展示平台,如此而求得在固有传承之路上的花式突破,对于技艺本身的推广、扩大文化影响力、进一步落实传承保护工作极有裨益。

针对过去非遗只属于特定的技艺持有人群,多以家族形式传承继续的情况,茂伟想到了让“非遗”进“校园”,从幼小抓起,从高校突破。在市场日渐开放化的今天,不设门槛、不限性别、不分老少已是不少传统手工艺人在传承保护之路上逐渐达成的共识。然而,若从根本上解决传承不济、发展困难的格局,唯一且可行的途径,即让“非遗”走进“校园”,将代表传统民俗文化的非遗项目引入中小学教材,从幼小抓起,当作兴趣培养,在理论中辅以实践;并依托高校科研资源和专家优势,为传统木偶寻找科学化发展路径,从品类衍生性研发到成品创意性包装,综合利用开放化资源和平台,为木偶制作技艺辟得综改、创新新路径。

于是,他和山西省工艺美术集团联合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与永安路小学、府东街小学等多所中小学结成非遗培训单位,开设非遗培训课程,先后在太原市各中小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200余场,接待各年级学生3000余人,让非遗课程走入学校,走入学生。当他在校园大讲堂上将木偶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瑰宝用直观、形象的演示展现给师生们时,博得阵阵掌声,他为传统文化艺术走进校园,被师生所接受感到无比的欣慰。

2019年12月,王茂伟所在单位民间艺术研究院与孝义市职业教育中心联合成立非遗实训基地,由茂伟负责基地的招生培训课程设置事宜。其间共招收培训学员44人,其中木偶表演班22人,木偶皮影雕刻班22人。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木偶表演班的学员已经基本可以简单的操作木偶表演节目,雕刻班的学员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作品。非遗系统化专业化教学,急需一份校本教材。王茂伟又把自己参赛获得的5000元奖金拿出来编教材。同时,带领表演教师指导学生拍形体训练图片,参与教材编写。学艺是门苦差事,为了鼓励学生,指导教师还自己出资给学生置办了训练服。功夫不负有心人,作为非遗的孝义木偶戏,如今已有了广阔的天地,成为孝义市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王茂伟,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木偶戏非遗传承名人。

2012年5月,王茂伟参加的山西省第十三届“杏花奖”评奖演出,荣获“舞美设计奖”。9月被孝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孝义市木偶戏传承人。2013年7月,在山西省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木偶造型设计中,荣获“金奖”。10月,参加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荣获优秀展示奖。2014年被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吕梁市木偶戏传承人,同年底被评为吕梁市工艺美术大师。王茂伟的偶戏作品《穆桂英》参加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荣获铜奖。2017年5月,他的学术论文《传统“偶”造型及传承态势微观——以孝义木偶为例》发表在《中国文艺家》杂志上。2017年7月,为市文化馆设计制作人创作的偶戏《红军娃》获全国小戏小品奖。2018年3月,木偶《齐天大圣》获山西省第二届文创产品奖。2018年5月,被孝义市总工会评选为“孝义工匠”。2019 年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文创比赛,荣获“群众最喜欢的文创产品奖”。2019年3月,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2019年5月被评为孝义市“改革创新奋发有为”青年先锋。2019年11月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优秀人才。2021年9月被聘请为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协会副理等等。

这些红彤彤的证书,在王茂伟心中是一座座里程碑,是他这些年与偶戏共同成长的见证。

更多人在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