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成功的战略性思维方式

 神内韩医森 2022-05-08 发布于山西省

图片

上班太累,梦想太远,这是我们大部分人面临的困境。

贫穷之人很难打个翻身仗,除了我们都清楚的来自父母、亲朋好友以及意识形态上的沉重枷锁之外,还有来自现实世界的困局。

身处困境之企业与贫穷之人有着及其类似之处。

比如说伯克希尔纺织和哈撒韦工业(就是巴菲特投资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前身),身处的环境是产品的同质化、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逼不得已的设备再投入以及如何努力都很难有光明前景的未来。

即使如巴菲特这样的世界级投资与管理大师,也无法把伯克希尔哈撒韦从毫无希望的行业中拯救出来。(我们看到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控股公司严格来说是巴菲特投资的控股平台,其内在价值与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无关)

为什么伯克希尔哈撒韦(以下简称BRK)很难摆脱困境,迎来崭新的方向呢?

重要的一点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忙于短期竞争,从而无暇从长远的角度去进行良性发展。

当一个企业陷入行业的竞争中,面对日益下降的利润不得不耗费所有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时,他的未来只会变得更糟糕。

人也是一样,当一个人陷入到每日必须为眼前的那些收入投入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时,他的未来几乎不太可能充满光明。

有句谚语说的很贴切:每年收益一次的是高管;每月都有收益的是员工;每天都有收益的是卖菜的;干活就有收益的是临时工;收益的大小与机会的多少成反比,与结算周期成正比。

每天都有机会收益一定很小,偏地都是机会的是捡破烂。

“创新之父”克里斯坦森建议我们一定要小心做那些付出就立马有回报的事情,这些事情往往都不能被我们设定为长期目标。

当我们关注于短期的收益与竞争胜出时,我们就会陷入一片红海,自己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耗损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都还并非最重要,主要是我们关注了短期目标,往往就会距离自己的长期目标更远。

如果我们放弃短期思维,关注长期,那么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我们的人生目标也很容易慢慢实现。

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后,接下来,就必须进行战略规划,并严格执行。

巴菲特在接手了BRK之后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保持原有的业务基本维持下去,不求发展的越来越好,但要保证能稳定的产生现金流,底线是必须活着;

第二,尽最大可能寻找外部机会,找到新的投资机会,不断把各种资源配置到新的外部机会上,实现慢慢转移。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要素。

第一件事,保持原有的业务还能维持下去,这是基本,这是现金流,这是让自己生存下去的筹码。当然,我们很清楚这是一个日落西山的行业,未来的发展只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把他做到杰出和优秀,完全没有必要。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耗尽自己所有的能量,并试图做到卓越的表现,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如果巴菲特当年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把BRK发展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最伟大的纺织工业企业,那么现在的巴菲特会就劳工问题、公司利润下降和不断的大额资本投入忙的焦头烂额,也不会有现在闲情雅致的伟大投资人称号了。

在这个阶段,我们追求的是投入与产出性价比,而非产出的绝对值最大化。

换句话说,我们不是追求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要尽最大的可能维持生存,并节省自己资源的投入。这样,我们才能做我们最重要的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即把自己所有的资源,即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投入到我们已经确认的具有远大前景的新方向上。

在这关键的第二件事情上,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必须尽快确认新的方向,不能蜻蜓点水似的经常更换方向,经常更换方向很容易使自己陷入疲于奔命的境地。

第二个关键点,当确定了新的方向后,必须把自己所有的资源都配置上去。这个时候,不要有所保留,就像攻打一座堡垒一样,用尽你所有的时间、关注力、智力、财富,倾你所有放在这个新方向上,日以继夜的不断猛攻。

第三个关键点,自己的内心要降低预期值,要有短期内仍然不会有显著的效果的准备,降低预期是告诉自己不要气馁,给自己不少于5年的时间,甚至不少于10年的时间。让自己超脱于短期竞争的红海,放置在长期发展的蓝海中。

我们都知道,爬山最累的是开始的登山环节。这个环节中,每一刻都在往上爬,身边的风景也很糟糕,而且挤满了登山者,几乎感受不到登山的乐趣。当自己熬过这前期的登山部分之后,中后段的环节,那就是海阔天空了,身边的景色越来越美,视野越来越开阔,拥挤的人群渐渐散去,爬山的身体压力也减轻了很多。

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尽快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平衡。

短期目标让我们生存,长期目标让我们过的有滋味。

大部分人过多的关注于短期,做紧急而非重要的事,最终一生碌碌无为,回顾人生,忙了一生,迷茫一生,懊悔一生。

还有一部分人,忽略了短期,allin长期,这样的人,如果没有贵人相助,很可能无法前行。

这些极端方式都是我们不建议的,因为这些都是错误的战略思维。

一个良性的思维方式,是在短期目标上尽可能缩短战线,保持体力,养精蓄锐,这样才可以在长期目标上持之以恒的保持巨大输出。

同时要记住,千万警惕做那些一做就会有短期回报的事情,那些事情通常和长期目标无关。

比方说看抖音、打牌、闲谈、领月薪......

那些长期重要的目标,通常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回报,这些事情往往才是真正值得去做的。

爱因斯坦成名的故事,非常具有启发性:

爱因斯坦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与我们一样,疲于生存,他报名成为专利局的小职员,收入非常微薄,好在上班的时候很轻松。爱因斯坦利用这个机会,每天上班一有空就琢磨相对论,下了班也不和同事们应酬,独自钻进自己的小出租屋全身心投入到相对论的思考和研究中。经过几年的时光,他终于发明了相对论,成为物理学历史上重要的伟人之一。

如果爱因斯坦在工作中努力上进,可能是个电力局的小领导,最多做到电力局局长。然而,爱因斯坦用了这种战略性思维方式,成为了一代物理学泰斗。

这种思路,我叫做从低ROE的赛道切换到高ROE的赛道。

有些人很幸运,比如说巴菲特,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找到了一生喜欢且擅长的方向--投资。也就是说,巴菲特一开始就踏上了高ROE的赛道。

巴菲特运营了10年的合伙基金,并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之后,改为以伯克希尔哈撒韦控股公司的方式运营资金。这样,他就无须为投资人短期的情绪和资金的进出所干扰。

在运营合伙基金期间,巴菲特为了照顾到合伙人的情绪,要确保每年的收益必须为正,同时要求自己每年的收益必须跑赢道琼斯指数。

这些短期目标让巴菲特倍感压力。

关闭合伙基金,且转为运营BRK控股公司之后,巴菲特再也无惧于股价的波动,可以安安心心从长期的视角去思考财富增长的最佳方式了。

这种思路,叫做从短期视角切换成长期视角。

贝佐斯说过一段著名的话:

期思考是一种杠杆,它可以让你做那些你用短期思考不能做的事情,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亚马逊,我们期望大部分工作业务能在5-8年内得到结果。但我们发现许多公司以各种方式与我们竞争,试图每件事都要在2-3年内完成, 那就限制了你的能力。如果你给自己喘息的机会,说,好吧,我有7年的时间,突然间你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我们人生成功的战略性思维方式也逐渐清晰起来。

第一,从低ROE的赛道切换到高ROE的赛道。

第二,从短期视角切换成长期视角。

低ROE的赛道和短期视角都是错误的方向,高ROE的赛道和长期视角是正确的方向。我们想要实现成功的人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与路径,就是把资源逐渐从错误的方向中撤出来,慢慢布局在正确的方向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