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千灯镇,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镇白墙黑瓦,昆韵盎然。古镇仍保存着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并且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等古朴风貌。 ![]() 千灯古镇,一个听起来浪漫至极的名字。江南古镇,千灯静守,江南水乡的别样韵味听着名字也就浮现眼前。 ![]() 其实这个浪漫,源于吴越争霸战争中的一千座烽火台。春秋时期吴王寿梦为抵御海寇大造烽火台,而第一千座正好落在此地,故称“千墩”,由此谐音,亦名“千灯”。 ![]() ![]() 古镇尚存华东地区最长的石板街、一千五百年历史的秦峰塔、传说中秦始皇东巡时到过的延福寺古刹、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典当铺等古迹。 ![]() ![]() 千灯浦上的“三桥邀月”听起来便是诗意美好,三桥连袂而筑,分别呈现宋、明、清三代的不同特色。东边的小桥叫方泾浜桥,因河名方泾浜而得名,为明代特色;中间横跨尚书浦上的三孔石拱桥为恒升桥,恒升取步步高升意,为清代特色;西岸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桥是鼋渡泾桥,为宋代特色。 ![]() 散步在古镇,细直而长窄的小巷,粉墙青瓦,灯盏摇曳。每一处眼前的风景,仿佛沾染着苏州本身的温软,都如同一幅水墨画呈现在眼前。这里古老的石板街,古老的深井等,处处呈现着历史的痕迹。 ![]() ![]() 千灯古镇至尽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连”的棋盘式格局和水巷、河埠、廊坊、庭院的江南水乡古镇风貌。古镇的河道名字也格外优美,千灯浦。千灯浦上最可看的是一些桥,其中最著名的是七座建于明清时期的拱形环龙石桥。而千灯浦的两岸,一边是高低错落的江南民居,一边是供人休息的廊棚。 ![]() 这个宁静的千灯古镇是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乡,又是昆曲的发源地,保留着江南水乡最美的风韵。 ![]() ![]()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本名顾绛,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王夫之、黄宗羲、唐甄并称为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 ![]() ![]() ![]()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大思想家和反清义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这一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 ![]() ![]() 顾炎武故居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千灯镇,故居分为生活区、祠堂、墓地和顾园几个景点,其中墓地和顾园相连,形成墓、祠、厅一体的园林布局,为千灯诸景之首。 ![]() ![]() ![]() 顾园,位于故居西南侧。园内曲水环绕,亭台坐落,小桥曲径。黛瓦粉墙、花木扶疏、虚实相映。 ![]() ![]() ![]() ![]() 顾园是按照原来的史实恢复修建的江南私家园林,亭台楼阁、舫榭桥径、环湖而设。 ![]() ![]() ![]() ![]() 行走在这些沉淀时光的古镇景致中,仿佛可以触摸到那遥远的历史,风景里带着久远的记忆,历代人文璀璨留痕在这个美丽的古镇,也是别样一份美好。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昆山市周庄锦溪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