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工与社区工作者是不一样的哦,了解一下~

 社工客 2022-05-09 发布于广东省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陈贞静

前段时间,笔者接到服务对象的电话说“我前段时间看到办事处在招聘社区工作者,就去考试了。现在笔试通过了,要我去面试。我想问一下,你们社工面试都会问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笔者表示首先,要搞清楚社工与社区工作者是不一样的哦。

下面,就又笔者带领大家认识、了解一下社工。

社工(社会工作者的简称)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如果说医生的职责是为人们医治生理上的疾病,那么,社会工作者的职责首先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通过多种的专业方式,为大家提供服务,调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社区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为了培养具有社会工作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大学里设立了社会工作学院或社会工作系,培养社会工作的学士、硕士和博士等专业人才。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手段去解决各种各样社会问题的职业。

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社会工作是一个有组织的机构或社团为解决服务对象所遭遇的困难而提供有一种援助,为协助他们调整其社会关系而提供的各种服务。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

社区工作者

指经过一定的选拔或公开招考程序,被各街道(镇)或社区的两委一站(党委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服务站)选用的人员。并在以社会基层社区为基本的服务区域,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我们所说的社区工作者一般指的就是居委干部,网格员!

还有一类相似的人群,那就是现在随处可见的小红——志愿者

志愿者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大家常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却忘记了,社工这群“解忧官”。

面对服务对象
做一个好的听众社工

“小陈啊,我烦死了”“小陈啊,你帮我看看,这咋弄的”“小陈啊,怎么办啊”…小陈一句“来,老师,请坐,说来听听。

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的说明了“听”的重要性。

“多听”听别人的人际恩怨,听对方自鸣得意的事或心底不顺的事,听别人话语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只要你多听,别人就会以为你对 他的说话内容很感兴趣而与你侃侃而谈,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越说越多,当然你了解的也就更多,更能赢得服务对象的信任。

既然要多听,自然话就会少。但“少说”不是不说,就是说你在听的时候不可以一味沉默,而要有针对性地对对方谈到的关键内容用简短的话语来附和,让对方感觉你在听他说话,你对他所说的有同样感触,为彼此相处打下良好基础。

作为在城市社区工作站服务的社工来说,服务对象最多的问题就不被理解、无人倾诉、无助的时候,服务对象来找到社工,大多时候其实都是想找个倾诉的对象,而非要社工去帮忙解决什么很难的问题。所以,社工在面对服务对象的时候只需真诚的邀请,做好倾听即可。走的时候一个拥抱,一句“有空再来”就会给服务对象莫大的安慰。

面对用人单位
做一个会读心的社工

是不是有很多同工会有和笔者相同的经历呢,面对用人单位布置的行政工作时脑子里满满的莎士比亚困惑“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笔者在经历了数十个日日夜夜的秃头熬夜中,找到了我与用人单位的和谐相互之道,给大家分享。

首先,心态放平,社工与用人单位是合作关系,不存在上下级。在平等的关系中,社工与用人单位就会有很多的沟通话题。

拿笔者所在的社区社工站为例,笔者在入驻之后,首先找到社区书记沟通关于社工工作方向及了解社区书记的想法后,笔者运用了访谈技巧中倾听、摘要、总结等的一番骚操作,成功得到了书记的认可。社区书记表示对社工工作很支持,也会尽自己所能的支持社工的工作,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

同工们众所周知,沟通技巧是社工工作中一种常用的专业工作方法,倾听、摘要、聚焦等等,手到擒来且很好用,不信,你也可以试试。

其次,用人单位都会说“我们互相帮忙”笔者信以为真,服务对象相同,所以“互相帮忙”是完全ok的,不要有任何疑虑。特别是笔者所在的社区社工站只有2名社工,在开展一些活动时,人手完全不够用,在面对志愿者和朝夕相处的用人单位的小伙伴们之间,我比较倾向于用人单位的小伙伴,他们相对比较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所以,笔者会邀请他们参与其中,与民同乐,也让他们深入了解社工的工作内容区别于社区工作者本质工作性质,很多时候,社工对于他们也只是协助帮忙。

也让他们内心认识到,再找社工做一些本不是社工分内的工作的时候,最起码问一句“这会儿忙不忙?”

最后,社工心里要有一杆秤,面对大是大非面前,就不要区分你我他了。拿疫情为例,全民抗“疫”,勿需多疑。拥有共同的敌人,拿我们就是战友。面对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大背景下,社工就不要抱怨说谁施压增加社工的工作压力,拿出酒桌上的态度——干就完了。

以上是笔者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小经验分享,希望我们成为开心的“解忧官”社工。也欢迎同工们来与笔者一些探讨不同的见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