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区治理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以旬邑县城市社区为例 | 社工课

 社工客 2022-05-09 发布于广东省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梁春艳

    单位 |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东关社区

摘要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抓手和重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这是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治理的科学指引。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位,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其治理体系和能力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贯彻落实,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全面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旬邑县城市社区治理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旬邑县城市社区概况,通过对旬邑县城市社区治理现状的梳理,总结了目前旬邑县城市社区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果。基于旬邑县城市社区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措施。虽然水平有限,也希望能对旬邑县城市社区未来的治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帮助。

关键词:旬邑县;城市社区;社区治理

一、绪论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抓手和重点。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加强城市社区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上世纪80年代,民政部从探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提出了“社区”“社区服务”的概念,逐渐发展到全国性的“社区建设”“和谐社区建设”直到“社区治理”理论的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查阅社区治理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分析该县城市社区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希望对旬邑县城市社区的治理和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一)研究意义

1.有利于实现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社区居民关注社区发展,参与社区活动,同时也对社区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就是要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努力营建“美丽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人文社区”(1) ,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共同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居民打造一个舒适、愉悦和安全的生活环境,以体现为民服务宗旨。

2.有利于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目前,随着大量流动人口因为子女上学和务工原因迁入县城,导致县城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攀升,而科学的城市管理与居民服务水平却相对滞后,所以急需探索一种新的适用于该县城市社区发展的治理模式,是该县城市社区现代化管理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民主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活动,是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治理,发挥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依法依规对小区各项事宜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种基层民主形式,是解决该县城市社区转型时期诸多问题的关键,有利于促进该县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

4.有利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社区是城市最微小的“细胞”单元,是社情民意、社会基层矛盾和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社区居民的问题和矛盾能否有效解

决,直接关系到基层社会的稳定。加强社区治理,就是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指导社区自治组织整合辖区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各种社区服务活动,加强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多方控制和化解不稳定因素,努力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和谐有序、人文关怀的现代化社区。

(二)研究思路

本文按照分析现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构成文章框架。立足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这一政策要求,以“旬邑县城市社区治理”为研究对象,以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对旬邑县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找出旬邑县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本文运用了查阅书籍和文献资料、调查走访、搜集整理资料、分析实际的方法,对旬邑县城市社区治理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找出适用于旬邑县城市社区治理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社区

社会学史上,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所著的《共同体与社会》(2)一书中最早从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角度使用了“社区”这一概念。膝尼斯在书中指出,社区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富于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

中国学者对“社区”一词注入了对中国实际的理解。费孝通在《社会学概论》(3)一书中对“社区”概念的表述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上世纪80年代,民政部为推进城市社会福利工作改革,开始引进“社区”概念,从最初的“社区服务”逐步发展为“社区建设”。

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文件中,“社区”(4)被界定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的基本要素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群体、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一定规模的组织机构。

社区按照经济结构、人口密度、社会组织形态等多元标准可将社区划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这是比较常见的,也是人们比较能理解的一种分类。农村社区,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农民所形成的区域范围。目前有少部分农村称之为“社区”,如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土桥镇丈八寺社区等。城市社区,则是指城

市区域内,由各种从事非农业劳动人群所组成的区域范围。按照社区规模大小可分为:大型社区(3万人以上)、中型社区(1—3万人)、小型社区(1万人以内)和微型社区。按照空间特征划分为: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虚拟社区。

2.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5)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从事非农产业或第二、三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的辖区。本文阐述的是旬邑县城区内的综合服务型社区,按大小规模属于中型社区。

城市社区的主要特点:一是人口数量大、密度高、异质性强、流动性强;二是地域规模较大;三是人际关系的情感色彩薄弱,以业缘关系为主;四是居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呈多元化特点;五是城市社区中各种群体、制度和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人员分工日益细密。

3.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6)是指在法制化、规范化的前提下,由政府行政组织、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非营利组织、驻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合作互动过程。

社区治理不同于社区管理。传统的社区管理突出了行政色彩,而社区治理则强调政府应发挥引导和服务的作用,使社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状态。

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在多元主体职责分明而又相互依赖的基础上促进社区的良治,最终达到发扬民主、整合资源、促进社区治的目的。这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也是发扬民主的过程,同时也是社区治理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

社区治理的特征,一是治理过程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在政府之外,还有非政府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二是社区治理的目标过程化,除了明确的任务目标外,过程目标更是其所注重的因素;三是治理结构是双向互动、各种组织纵横交错构成的网络结构,社区治理是多维度、上下互动的过程。

4.社区治理的主体

社区治理主体是社区利益相关者,即与社区需求和满足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联的个人和组织的总称。

一是社区居民,既是社区治理的主要对象,也是社区治理的主要参与者。

二是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是一种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而非具体事务的领导。

三是基层政府机构,即街道办事处,在社区治理中负主要责任,是社区治理的主导力量,扮演着社区建设的指导者。

四是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即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在社区治理中处于不可缺少的地位,也是社区治理的关键依托。

五是社区社会组织,以服务社区居民、满足居民需求,促进社区发展为宗旨的公益性、服务性、自治性社会组织。

六是其他主体,包括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等。物业公司是社区治理中的市场力量,受业主委员会委托对社区居民提供物业服务。驻区单位是在社区所管辖的区域从事营利或非营利的企事业单位或行政机关等组织的总称,是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单位组织。

5.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

建立在民主与自治基础上的社区治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明确了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加强党对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导,推进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群众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城乡社区治理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理。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四是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

五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动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基础条件、人文特色等实际,确定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发展思路和推进策略,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有机结合,加快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

(二)理论基础

1.善治理论

“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传统的治理模式可以称之为统治,而当今治理模式追求的是善治模式。善治理论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以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善治作为治理理论的目标取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管理理论和模式,也是当代中国及至全世界政府改革的方向。相比过去,我国政府治理模式已经转变为参与型、服务型、法治型、开放型的治理模式。

2.民主理论

城市社区治理的过程也是基层民主实践的过程,基层民主的有效推进也是社区实现善治的重要基础。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最伟大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公民在社会的最基层进行个人参与的民主化实验,通过在民主化实践中建立起一系列民主规则和程序,培养民主习惯,逐步实现民主成为人们所习惯的日常生活方式。

基层民主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活动,是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强调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社区自治理论

社区自治是居民群众直接管理社会基层公共事务的一种民主形式,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在城市社区的广泛实践。社区自治就是指社区居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群众自治组织的形式,依法参与并享有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利,同时它也是社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民主形式。

社区居民依托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及其他形式的群众自治组织等,对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成员的产生、任免及社区内共同事务的管理权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则社区自治包括人事选免自治、财产财务自治、社区教育自治、社区服务自治、社区管理自治五个方面的内容。社区自治的意义就在于:社区自治促进了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社区自治为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平台;社区自治有利于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促进基层社会稳定与和谐;社区自治提升了居民群众的民主素质和民主能力,推动了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

三、旬邑县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做法

(一)旬邑县城市社区概况

旬邑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地处渭北高原,东接铜川市耀州区,北依甘肃正宁,南傍淳化,西临彬州。旬邑县城关社区位于县城中心地段,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隶属于城关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约6.1平方公里,居民小区74个,其中属地管理小区13个,占比18%,单位型小区40个,占比54 %,现代物业管理型小区21个,占比28 %。常住人口1.06万余户,3.8万余人。

驻区单位及商业网点1000余家,是典型的综合服务型城市社区,服务对象主要为城区小区居民。城关社区下辖东关社区、西关社区、小塔社区、崔家河社区四个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及社区服务站。

旬邑县先后两次通过陕西省统一招聘考试,录取社区专职工作人员30名,因各种原因流失12名,目前仅剩18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党员124名。

城关社区居民管理服务中心由街道办事处下配事业干部3名,设分管副科级领导1名和工作人员2名。旬邑县社区没有设立公益性岗位或其他岗位人员。2021年按照县、街办统一安排,4个社区按照党支部3-5名、居委会5-7名职数要求,依法依规完成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任务。通过换届选举,实现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100%“一肩挑”,“两委”班子大专以上学历98%,55周岁以下100%。

选举配备一套工作经验丰富、政治素质优良、文化程度高、协调能力强的社区“两委”会班子成员。并对班子成员进行分工,制定任务分工单和责任清单,各司其职,各尽其职,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社区组织架构及区域划分图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实际统计自行绘制

(二)旬邑县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做法

城关社区网格化管理图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实际自行绘制

近年来,旬邑县城关社区始终把服务居民群众作为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班子、建机制、强保障、优服务,社区治理和发展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道路。先后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共陕西省委“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共咸阳市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文明社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科普示范社区”“书香社区”等多项荣誉。

1.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多方联动提升效能

旬邑县城关社区按照中共咸阳市委组织部《关于推进街道社区党建与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与驻区行业单位互联互通,形成共驻共建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先后与县民政局、交通局、住建局等59家驻区机关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书》,建立党建联席制度,研究社区发展事务,共同服务居民群众。

二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驻区单位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形成共建、共享、共融的良好局面。

三是建立“四单”服务模式。通过居民点单、社区理单、多元主体领单、社会评单“四单”服务模式,撬动社会资源,形成基层治理合力,走出一条“党建引领、服务联动”的社区治理新路径,推进社区治理发展和服务居民效能提升。

2.网格服务同心治理 ,上下合力破解难题

为了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难点、热点、痛点和赌点问题,社区建立了“社区---网格---居民”网格化服务模式,设置4个“民情恳谈室”、76个“微心愿”箱、发布民情搜集“二维码”,开通民情微信群、服务热线,全天候、多渠道征集群众生活诉求。针对小区环境脏乱差、高空抛物、消防通道堵塞等突出问题,社区打造“红色业联体”模式,统筹物业、业委会和居民三方力量,“量体裁衣”深层次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协调解决小区大修基金追回、飞线充电、车辆占道等问题,实施了增设门禁、设立充电桩等利民措施。社区居委会指导居民代表、业主委员会或物业以对话、讨论和商谈等方式参与社区治理,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物,实现了社区治理的扁平化、精细化和高效化。

3.携手共治谋求发展,心系社区为民解忧

坚持“社区以民为本,民以社区为家”的宗旨,以“微笑服务、一线服务、效能服务”打造了社区党建明信片。共建单位、社会志愿服务团队、“红色业联体”及社区等多元主体,立足专业优势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制定为民服务“套餐”,落实服务举措。

县卫健系统开展健康义诊120余次,联合陕西妇源会性别发展中心成立首家社区公益早教中心,开设早教服务106次、儿童体检10次。县住建局应居民集中诉求,对园丁、商贸、翠屏等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文旅局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50场次。

以省级慈善示范社区创建为契机,成立社区“益起来”社工坊,吸纳旬邑县爱心公益协会、小桔灯社工服务中心等志愿服务团队运用专业方法,挖掘社会资源,解决特殊群体的各类问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青少年成长营,关爱孤寡老人、残疾人等个案服务和团体辅导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以关爱困难群体、构建和谐社区为己任,先后与多家驻区单位在“七一”、中秋、国庆、重阳、春节等节日期间慰问辖区困难群众、老党员160多户,为他们送去慰问品、慰问金和节日祝福。

4.孵化社区文化组织,强化社区文化活力

社区依托县文旅局、文艺志愿者和文艺社团等专业人才资源,采取驻区单位扶持、文化单位指导、文艺社团参与和结对共建的方式,挖掘社区文艺骨干,先后孵化成立了社区“乐美广场舞队”“三水合唱团”“翠屏书法社”“棋乐融融棋牌兴趣小组”等精品文化社团,使社区居民有了一个切磋技艺、展示才艺的平台。通过对各文艺团队的培训和扶持,社区先后举办了“迎新春、送春联”联欢文化会、庆“七一”文艺汇演、“情暖中秋、喜迎国庆”文艺演出、“增友谊、聚民心”主题趣味运动会等各种活动60余次,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旬邑县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该县城市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戮力同心,开展各项为民服务工作,虽在社区党建、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网格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些许成效,但要使该县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大幅提升、长远发展,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社区治理行政化倾向严重,群众自治功能弱化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实现基层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随着政府工作重心的下移,政府职能部门的许多具体工作最后都落在了社区,社区居委会可谓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境况,基层大大小小的事都要通过社区这个“针眼”去落实,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支持帮助与互助协调的关系,实际上变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旬邑县城市社区居委会也承担政府职能部门交办或街道办事处下派的行政事务过多的局面,社区居委会高度行政化。

一是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管理,抑制了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建立,导致社区多元共治的格局难以形成;

二是职能的行政化造成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内容和压力增大,行政负担沉重,严重抑制了居委会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的能力;

三是居委会行政化,居民大会和议事会在很大程度上的废弛,使广大居民的利益表达渠道受阻,居民通过参加自治组织表达利益诉求的机制被削弱。

(二)居民参与率低,参与机制不完善

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一方主体,通过参加各种自治组织,进行利益表达参与社区治理。而现实中,大多数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明显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民主治理的发展。他们虽然生活、工作在社区,也享受到了社区建设和发展带来的福利,但却远远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社区的一份子。

每个居民都有创建平安、和谐、美丽社区的义务和责任,他们认为社区服务、社区治理都是政府行为,与他们毫不相干。就比如,社区居委会和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经过社区干部大量的宣传和动员,来到会场参加投票的大多数却是老年人和妇女。同样,无论是议事厅里事关社区发展的大事协商会议,还是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也经常是些老年人、妇女或退休党员来参加,而社区的大多数在职中青年居民,由于工作原因没有把精力放在社区自治上,参与程度非常底,而且经常是被动的参与状态。

(三)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办公设备不达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要求,新建住宅小区或改造居民旧宅区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把居民委员会的办公服务用房纳入小区规划,并由开发建设单位按照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的有关规定建设。

而该县县城内目前所有新建小区或改造小区均没有按要求建设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辖区四个社区办公活动场所都依附在与社区同名的村委会院内。如西关村委会—西关社区、东关村委会—东关社区;小塔村委会—小塔社区、崔家河村委会—崔家河社区。现目前,各社区均不同程度出现“一室多用”或“一室挂多牌”的无奈情景。

同时,各社区电脑、打印机及其他常用设备老旧、损坏和缺位,信息化办公滞后的现实,无疑成为社区工作正常运转和为民服务工作开展的又一掣肘。

(四)经费保障不足,社区治理运转困难

城市社区的经费保障关系到社区治理和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保障社区各项资金充足且合理利用,有助于社区治理的顺利开展和社区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目前,该县城市社区经费拨付不及时、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社区工作正常运转和为民服务活动开展。根据咸阳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基础和服务保障的意见》精神,落实社区办公经费和建立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每年每个社区办公经费不少于3万元,其中党建工作经费不少于1万元。

建立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制度,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每年每个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不低于5万元。城关社区近几年来,从单纯的经费拨付来看,没有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其次,社区经费来源单一,没有开创“费随事转”“政府购买服务”等其他路径,开创“双轨并行”的社区经费保障机制是该县城市社区治理的迫切之举。

(五)管辖范围划分不合理,人才队伍薄弱

社区的治理和发展离不开人才作用的发挥,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治理的中坚专业力量,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社区人才队伍为支撑。

社区概况中已介绍该县城市社区的人员力量,18名社区专职工作者,2名街道事业干部和1名副科级分管领导。

目前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初级)证书2人,社会工作师(中级)证书14人;16人本科学历,2人研究生学历。社区“两委”共计26人,按照上级文件精神,18名社区专职全部纳入社区“两委”,其余8名社区“两委”人员均为高中及以上学历。该县社区工作人员只有社区专职和事业干部,社区人才队伍力量非常薄弱。

按照社区概况中介绍的“社区管辖小区划分图”可看出,东关社区管辖43个小区,4211户,社区“两委”6人;西关社区管辖21个小区, 3469户,社区“两委”9人;小塔社区管辖6个小区,1368户,社区“两委”6人;崔家河社区管辖4个小区,1564户,社区“两委”7人。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该县社区党组织根据社区党员数量,委员职数原则上为3人,设书记、副书记、委员各一个。

根据社区居委会管辖人口户数在1000户以下的,居委会可设5人,管辖人口户数在1000至2000的,居委会可设7人,管辖人口户数在2000以上的,居委会可设为9人。由此可见,该县城市社区的设置和管辖小区、人口数量很不均衡,人员力量配备不合理。

五、解决旬邑县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指出,社区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不断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为了使该县城市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紧紧围绕构建“美丽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人文社区”为目标,始终坚持为居民办实事,为社区谋发展,提升服务水平、美化人居环境、强化社区治安、关心居民生活,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针对该县城市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对策建议。

(一)厘清街办、居委权责边界,推动完善群众自治体制

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必须明确界定街道办与居委会的职能边界,以群众自治原则对街道办与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能进行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派出机构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是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关系。

一是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应自觉转变职能,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把行政指令变为服务指导,把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作为强化管理的着眼点。

明确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所应承担的基本职责,即宏观规则、提供支持、引导社区发展方向,确保居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

二是明确社区居委会的角色与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基本职责是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利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任务。同时社区居委会应使居民群众在政策法规的保障下行使其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三是要努力完善社区治理的相关法规政策。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与社区治理主体之间各自的职责,强化基层政府的综合管理能力,实现社区自治的有效运行。

(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

居民是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居民参与率的高底,决定着实现社区自治的程度。坚持以居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城市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一是要加强社区居民公民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公民意识,在社区建设与治理中突出居民主体地位,提高居民素质,体现居民价值,挖掘居民活力。要强化规制社区民主选举,扩大居民积极参与的渠道,真正发挥民主作用,强化社区政治参与。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制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凡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大事或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的处理,必须要经过民主协商和讨论,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实行民主决策。

三是要真正实现社区居委会事务公开透明。广泛听取和收集居民意见,列出公开项目和内容,交协商议事会或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审核通过。指定地方按时公开,接爱群众的咨询和监督,对居民提出的意见及时整改。

(三)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完善城市社区服务综合设施。将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预留充足用地空间。按照每百户居民不低于30平方米标准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推动街办建立配套设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为民服务活动。

落实新建小区按标准公建(或以货币形式)配套社区服务设施制度。城市社区按照人均不少于0.1平方米标准配套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做实社区养老工作。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用水、电、燃气等按民用价格收费。

优先加快建设该县易地搬迁安置小区用房及服务配套设施。尽快实现该县城市社区场地设施全达标、全覆盖。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以居民为对象的公共服务、群团服务、志愿服务、专业社工和社会组织服务等,均在社区服务设施中提供。

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关心解决社区没有地方办公、没有钱办事的现实问题,夯实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硬件基础,提高居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在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居民工作中,要求我们服务更加方便群众,更好惠及群众,切实有效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强化经费保障力度,建立多元资金投入

社区治理和发展离不开经费的保障和支持,强化经费保障力度,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

一是政府在统揽全局的基础上,按照该县城市社区发展实际和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基础和服务保障的意见》文件要求,落实每年每个社区办公经费不少于3万元,其中党建工作经费不少于1万元,每年每个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不低于5万元的经费拨付投入。

二是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探索以“费随事转”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拓社区资金来源,按照收费项目治理权限的转移,社区可收取和使用如社区绿化、社区卫生整治和特殊人群专业服务等费用。

三是社区可向上级党组织申请以“返党费”的形式,建设社区活动场地,完善配套设施,促进社区服务功能提升。也可通过“结对帮”的形式,依托共驻共建项目,争取驻区单位对社区建设和为民服务的支持,进一步做深做实共驻共建活动。

(五)优化社区管辖布局,完善社区人才职业体系

进一步优化调整该县城市社区,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城市基层管理和服务功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按照有利于服务管理、有利于居民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社区布局,合理划分社区管辖范围。

本文认为该县东关社区和西关社区的小区管理框架过大、服务业务繁重,在社区工作人员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在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防汛消防安全排查、开展养老、医疗、计生等工作方面,由于人员力量缺乏而无法做到精细化管理。可根据有利于社区长远发展和更高质量为民服务的原则,优化调整社区规模,重新布局规划该县城中居民小区的居委会管辖范围。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治理与构建和谐社区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结构合理的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迫在眉睫。

一是打通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发展渠道,加大向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开通招考录取公务员或事业编的力度,解决人员编制问题。

二是提高社区工作者福利待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与本地事业干部、公务员同工不同酬,待遇相差较大,难以提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建议把考取社会工作执业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纳入县级人才发展规划,在原职称津贴初级100元、中级200元、高级300元的基础上,可参考西咸新区社工职称津贴待遇的标准,适当提高该县社区工作人员的职称津贴待遇,以促进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三是加大社区专职人员培训力度,至少每年不少于1至2次社区治理或社工实务内容的培训,提高社区专职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实务能力。

四是将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专职工作者纳入街道办事业编制。支持机关、事业人员挂职社区“第一书记”,激发社区工作者实干创业、改革创新热情。

五是政府针对社区发展缺乏人才力量的局面,可考虑为社区招聘公益性岗位,以充实社区人才力量。希望该县政府能尽最大可能提供社区工作者发挥才干的平台,营造关爱社区工作者的氛围,鼓励引导社会各类人才向基层社区靠拢流入。

结语

创新旬邑县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找对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才能对社区进行有效治理,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我从社区现状和存在问题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依据社区治理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因为理论水平和知识的欠缺,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好在我个人工作在基层社区,所以后续我还会继续学习社区治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会继续关注社区的发展,不断完善、创新社区治理路径。

(1)陆军《营建新型共同体: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M].北京大学,2019,第53页
(2)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指出,“社区”一词指代“共同体”。
(3)《社会学概论(试讲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3页。
(4)邱孟华《城市社区治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5页。
(5)陆军《营建新型共同体: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M].北京大学,2019,第4页。
(6)邱孟华《城市社区治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22页。

参考文献
[1] 邱梦华.《城市社区治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
[2] 陆军.《营建新型共同体: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3] 李永新.《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一本通》[M].世界图书出版社,2015年.
[4] 高苗.泰安市泰山区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的研究.城市问题,2020年.
[5] 费孝通.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一些思考[J].群言,2000年.
[6] 吴开松.《城市社区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6年.
[7] 袁方.《社会学百科词典》[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
[8] 张永理.《社区治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9]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 唐忠新.《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 王永红. 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及其职能[J].城市问题,2011年.
[12] 卢珂.街道办事处的定位与变革趋势走向[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
[13] 郑杭生.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党建读物,2009年.

社区是生活之地,物业、社区O2O、社区空间、社区商业等等都在家门口深耕;社区也是行政的末梢,精细化治理、社区微更新、社区公共服务等都要落在社区;社区也是精神之所,社群、群众文化团队、社区议事等等每天都在社区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在参与构建社区共同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