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家常备中成药9(九味羌活丸)

 陆大夫如是说 2022-05-10 发布于北京

居家常备药最主要需要解决的就是些高发的常见问题,头痛脑热,腹泻咳嗽等这些。

在日常生活中,估计比感冒发热更常见的病很难有了。

感冒发热在中医的症候分类中有很多类型,甚至很多老百姓都知道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

除此以外,比较多见的还有风湿感冒,伤风感冒,伤暑感冒,寒湿感冒等等。

那么在众多感冒发热的类型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什么?

估计寒湿郁热、寒湿郁火,这种类型可能算是最常见了,不仅仅普通型感冒这种类型最常见,在流感中,这种类型也最常见。

甚至我们上海此次新冠奥密克戎株流行的当下,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寒湿郁火、郁热的症候类型。

那么这种那么常见的症候类型,我们平常该备准备什么药比较合适呢?

这就隆重介绍一下,我特别喜欢的一张名方,九味羌活汤。

市面上有中成药产品,九味羌活丸,可以居家常备。

九味羌活汤,号称洁古神方,因为此方的创制者是金元四大家李东垣的老师张元素。张元素,字洁古。

据说张元素医学初成的时候给当时名满天下的刘完素治过伤寒,这是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之首,医道精深,名冠古今,就这么一个名满天下的顶级大高手,有一次得了伤寒,病经二日,自行处方居然没有退热。

恰巧年轻的张元素前来拜访,他看到刘完素病了,斗胆要求为其治疗,刘完素看这个年轻人议论宏富,出语不凡,也就欣然应允,让他诊病处方。

张元素也不客气,大大方方诊脉开方,用的就是他自制的九味羌活汤,一剂退热。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想并不重要。

张元素是中医学术史上重量级的大医家,估计只有刘完素这样同样彪炳史册的医林巨匠才能和他搭戏吧。

故事主角的出彩,也要讲究对手的分量,才能烘托出这张元素的超凡手段。

话说回来,倘若不是一代宗师级别的伟大医家,如何能开创名方?毕竟古今医方几万有余,能称名方的却为数不多。

不过我们的主题是中成药,故而讲讲这张神方的成药处方,九味羌活丸。

11、九味羌活丸:

药物组成:

羌活,防风,苍术,(透散风寒湿邪)

细辛,川芎,白芷,(通行经脉,散寒透窍)

黄芩,地黄,甘草。(清热泻火,凉血,和药)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除湿。用于外感风寒夹湿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且重,肢体酸痛。

很多中成药的说明书,都写可以治疗恶寒发热,身体酸痛,实际上那些处方的配伍是达不到这种力量的,比如连花清瘟的说明书也这样写,解表的药物只有麻黄和藿香,而且使用的是炙麻黄,所以真正表证很重的恶寒发热,连花清瘟是达不到这个作用的。

倘若我们比较重的感冒发热,或者甲流乙流引起的发热,患者觉得人突然特别怕冷,然后高烧,身体疲劳,身上肌肉关节有疼痛,或者酸痛,有沉重感。胃口都受到影响,不太想吃东西,大致就在九味羌活汤或者荆防败毒散的治疗范畴内了。

传统的风寒、或者寒湿表证,一般用药都是分经论治的,很多朋友学些中医的外治法,会知道中医有经络理论。

比如针灸会强调:“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指的是做针刺治疗,穴位扎的不准问题尚且不大,只要是扎在相应的经脉上,仍旧可以靠运针催动经气,从而导引脏腑之气外出来促进病处自我修复来完成治疗,改善病理。

在用药上,通常也会有分经论治的要求,比如传统的伤寒病会被提到最多。举些例子来说明一下,太阳伤寒用麻黄汤,阳明伤寒用葛根汤,少阳伤寒用柴胡汤等等。

倘若是太阳寒湿就用麻黄加术汤,阳明寒湿用麻黄加白芷汤,太阴寒湿用神术散等等。

这样用法对医师要求比较高,患者就更无从着手了,而且现实生活中,受病往往不是一条经脉单独出现,往往相兼多条经脉发病,所以这些精准的用法,理论上条分缕析,实际临床上,则运用面却不广,而且这些灵活的用法一般不会配制相应的成药。

中成药大约是在宋代以后比较流行的,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了,实际的消费需求增加的关系。

九味羌活汤汤,在传统的处方解释上,是可以治六经的风寒湿证,运用范围比较广泛,实际上通治六经风寒湿,还是说的宽泛了些的。

贴合临床实际来说,太阳经脉、阳明经脉、少阳经脉、太阴经脉,四经受风寒湿邪,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风寒湿表证,九味羌活汤都是可以治疗并且有一定疗效的。

此外,在太平年代,物质条件比较丰富,体质上郁热郁火的人群比较多见,即使这样,这张处方考虑的仍旧很周到,还用到了黄芩清热泻火。

张元素这张处方可以说是设计的面面俱到,自然应用范围很广泛,在实际的临床场景中,运用频率自然会比较高。

我们上海这次新冠奥密克戎株感染,大多湿比寒重,大多数发热的患者,恶寒症状相对比较轻微,身上酸痛会稍明显,按照传统上用方九味羌活汤就显得药力偏重了些,不过对于中成药而言,正好药力偏弱,辅助藿香正气丸一起用,也是比较对症的一种用法。

因为实际上不少患者郁热郁火偏重,故而在中成药使用上,更多选择更凉一些的防风通圣丸配合藿香正气丸一起用。

说来也巧,这防风通圣丸,原方叫做防风通圣散,就是上文故事中得病的刘完素的名方,之前的文章我也有过介绍。

我介绍中成药的目的,希望不止于大家会单一的使用一些经典中成药。

倘若能够通过这些中成药的知识,了解寒热温凉、汗吐下和的一些中医药原理,然后将这些中成药组合起来使用,就能大大扩展这些药的使用范围。

这样,比单一的会些孤立知识点要有用的多,中成药的组合使用,会形成众多的使用套路,大大扩展应用场景。

对每一款经典药,越熟悉就越能发挥出她极致的妙用。

犄角旮旯的秘方我们无法普遍了解,但这些流行千年的经典处方,希望国人对她们越来越了解。

这些处方,每张都是我们无数经验理论的凝结。

值得重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