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豸:释义

 秋雨书轩 2022-05-10 发布于黑龙江省

“豸”


              

豸:释义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独角神兽”——獬廌

獬豸,上古传说中一种似牛、似鹿、似羊的独角兽。它生性笃忠、无私,善辨是非曲直,见人斗即以角触无理者,闻人争即以口咬不正者,被古人视为“公正”的化身、驱害避邪的祥瑞之物而倍受推崇。春秋时,楚王始将獬豸形象用于衣冠;秦汉至明清,执法的御史、按察使等多有效法,以致“獬豸”“獬豸冠”成为执法者的代称。同时,獬豸还置身皇宫殿顶的“垂脊兽”和某些帝王陵前神路两侧的“石像生”(人、兽石雕群)行列。那么,獬豸之“豸”的本字写作什么,本音又读作什么呢?后人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首要根据——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曰:“解,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象形。从豸省。凡之属皆从。宅买切。”结合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1、字形的演变:解,又写作“獬廌”“解豸”“獬豸”等。“”作为“廌”的原形、“豸”的本字,属象形字,即对于獬豸“谓象其头角也”;换句话说,“廌”是其异体字,“豸”是其通假字。同样,“解”与“獬”也是自古相通、混用的。

2、通假的原因:廌,专指一种虚构的神兽,义项未免过于狭隘而显字形生僻,故早年便“与豸同音通用”;

3、本字的读音:《说文解字》以古代汉语的“反切”方式为“”注音为“宅买切”——以“宅”的声母zh,“买”的韵母ai,合成拼读为zhai。,当时既“与豸同音通用”,说明“豸”(zhì)亦又读作zhài。除东汉《说文解字》明确认定“宅买切”为“廌”的唯一读音外,以后不同时代著名汉语辞书的阐述,则体现了字形“廌”与“豸”、字音“宅买切(zhài)”与“池尔切(zhì)”由并存到替代的过程:清代奉诏编著的《康熙字典》,注明“豸”读“(唐韵)池尔切”,“又(广韵)宅买切。……与廌通”。

现代,大陆的《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完全将獬豸(廌)之“豸(廌)”与虫豸之“豸”的读音归并为一个“zhì”。而台湾的《中文大辞典》仍注明“”读“宅买切”,“通作豸”又读“池尔切”;豸,用于“解豸”读“宅买切。……古多假豸为解廌之廌”。獬廌之“廌”本读“zhài”,虫豸之“豸”本读“zhì”。至汉代,“廌”通假写作“豸”,各自两读并存——“廌”兼读“zhì”、“豸”兼读“zhài”,各自主次分明,但“豸”

以笔画简洁、义项较多渐占上峰。现代,“豸”在我国大陆完全接替“廌”的形、音、义(台湾依旧),“zhài”音随之逐渐失落,仅留“zhì”音在社会应用、延续。传说的神兽“獬豸”与现实象征执法者的“獬豸冠”,在此巧妙地融会成山名“冠豸”,蕴涵着古人对社会公正的企盼,可谓以景托情,用心良苦。“天设巍峨獬豸冠,俨如柱史(御史的别称)立朝端。月明山下豺狼过,远望威如胆自寒。”明代张应珍的这首《冠豸峰》,正是真切表达那个时代人民心愿的代表作。在古代,“獬豸冠”简称“豸冠”,即'冠豸’应解为戴獬豸(冠)之意。”而《说文解字》称“……从豸省”,证明“廌”通假写作“豸”至少应在汉代,张揖《汉书》注有“獬廌似鹿而一角也”,《后汉书·舆服志》称“法冠……或谓之獬豸冠”,《晋书·舆服志》谓“或说獬豸,神羊,能触邪佞”,均可为旁证。所用的“豸”为通假字;一为楷书“冠廌”,用的是本字“廌”,由明代名儒黄公甫题写,每字高2米、宽1.6米,为全山气势最为宏大的标志。两处石刻交相辉映,堪称古代“冠豸”亦写作“冠廌”的首推物证。廌,早在汉代就通假写作“豸”,而“冠豸”晚在元代才作为景点出现,成为一山之统称更迟至明代。东汉时《说文解字》认定“宅买切”为“廌”的唯一读音,显然反映的是汉代社会的“通用”语音(即当时的“国语”)在冠豸山的主要景点滴珠岩,镌刻着1985年11月由沈持衡撰文、余纪书写的《冠廌铭(并序)》:“廌,古'豸’字。相传,古有灵兽名'廌’,似羊而独角,遇恶人则以角触之,故古代言官。御史之衣冠,以此兽之图案为饰,称豸冠御史。'冠豸’名既典雅,又能描绘双单顶之山形景物,足见命名人之巧思。铭曰:冠而廌,以弹权贵;廌而冠,警顽足勋。山形长荫,民德常新。”

“獬豸”与“法”

    獬豸(xiè zhì)也称解廌或解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上古十大神兽,是指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怪兽,这十数种神兽分别为白泽、夔、凤凰、麒麟、梼杌、獬豸、犼、重明鸟、毕方、饕餮、朏朏、诸犍、混沌、庆忌、青龙。出自《山海经》,《淮南子》等著作。),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

    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公正、勇猛的象征,是皇帝、“清平公正”“正大光明”的象征。

    东汉时期的杰出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了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皋陶用獬豸治狱的传说:獬豸“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皋陶决狱明白,执法公正。遇到曲直难断的情况,便放出独角神羊,依据獬豸是否顶触来判定是否有罪。

曾在古颍州做过太守的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艾子杂说》中讲了“獬豸辨好”的寓言故事。一次,齐宣王问艾子道:“听说古时候有一种动物叫獬豸,你熟悉吗?”艾子答道:“尧做皇帝时,是有一种猛兽叫獬豸,饲养在宫廷里,它能分辨好坏,发现  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艾子停了停接着感慨的说:“如果今天

朝廷里还有这种猛兽的话,我想它不用再寻找其它的食物了!”这就将獬豸的能辨是非,引申到了官场,以官员为审视监督的对象。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不用再寻找其它的食物,讽刺当时的官场奸臣和贪官太多了。

    历史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有个叫壬里国的臣子,与另一位叫中里缴的臣子打了三年官司。因为案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廌”,即神兽獬豸,来听他二人自读诉状。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獬豸没有什么表示,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公判决壬里国胜诉。这种以角触断罪的方法,被古人用“会意”的方法放进了“灋”字的构形之中。

   “灋”(fǎ),“法”字的古金文。《字源》(约斋著,上海书店1986年版)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灋”字的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灋,这字从廌去,以代表判断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是比喻其平如水,省廌写作法”。《说文解字》释为“灋,解廌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廌”有三名:一曰獬豸(谢志音);二曰独角兽;三曰神羊。)可见,这个“灋fǎ”字造得很有深意,一是公平裁判、明断曲直,乃是我国古代先哲赋予“灋”字的基本涵义;二是“灋fǎ ”或许代表了人民心底的向往:“灋fǎ”应该对任何人公平如水,如遇不平,就应该坚决除去。

    后来,出于便于书写和记忆的需要,“廌”字从“灋”中被隐去,简化为“法”,然而它所象征的中国法律传统文化并没有随之消失。獬豸在我国古代法制监督史上仍有着非凡的涵义。由于獬豸是“法”的化身这一特性,从先秦到明清,“獬豸”形象被当成监察、审计和司法官员廉明正直、执法公正的象征,在各种场合被经常使用并作为监察御史和司法官员等的重要标志。春秋战国时,楚王仿照獬豸的形象制成衣冠。秦朝时正式赐给御史作为饰志,后遂称“獬豸冠”。据古文献记载:“侍御史冠獬豸冠”(《秦会要订补》卷十四)。“法冠,一名獬豸冠,铁为柱,其上施珠两枚,为獬豸角形。法官服之。”(《隋书·礼仪志·七》)。汉朝时,廷尉、御吏等都带獬豸冠。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正旦上司宪府》诗中就有“苍鹰下狱吏,獬豸饰刑官”的句子。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在《送韦侍御归京》诗中有“闻欲朝龙阙,应须拂豸冠”的描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