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01】伤寒论~太阳病

 谷中百合007 2022-05-10 发布于湖北省

       2002年选择中医至今,学习,工作,临床,一步步走来,从稚嫩走向沉稳,由开始的想医治母亲牙痛,到后来心系更多身患病痛的朋友,执着、坚守,热爱、传承,愿挚爱中医,与君偕老。

                                                         何春燕主治中医



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笔记】

刘渡舟:体之太阳,经之太阳,府之太阳,三者合之即为太阳。

    体之太阳,主表的太阳,人体表面外在的疾病都归太阳所管,比如皮肤病,若脉浮者,就可以考虑从表解,往往汗出而愈。曾经看一个荨麻疹患者,有个特点,不爱出汗,即便是运动,甚至是夏天都不怎么汗出(可能和空调房也有关)。用药之中加入荆芥+薄荷等解表药,汗出而愈。

      经之太阳,足太阳膀胱经,经脉所过之处,疼痛不适,头项强痛。头是诸阳之会,头顶、癫顶明显。《黄帝内经.灵枢.本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是行血气、濡筋骨、利关节的,以流通为宜。现太阳经气受邪,经脉不利,所以筋骨、关节活动功能就受到影响,头痛,脖子左顾、右盼,俯仰就不灵活了。

      腑之太阳,太阳膀胱气化功能的问题,出现小便不利。

      太阳经、腑相连,犹如树枝与树根,是一个整体,所以病邪容易有太阳经传太阳腑膀胱。

      太阳经是人体巡行最长的一条经,从头到脚,并行于背部督脉,是阳气最为充足的。太者,大也,巨大,所以又叫巨阳,统管三阳。具有统营卫、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卫外的功能。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太阴主里,太阳主表。”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肾和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脉浮,从脉象来看,脉浮如水漂木,切脉轻举可得。从病理来看,邪气初感于表,卫气抵抗于外,正邪交争,气血向外,故脉浮。

      人体腠理毫毛中的阳气,是通过三焦、膀胱来输布的肾中之阳气而来的。肾为阴阳之根,凡是阴阳不和的病,穷必及肾。三焦、膀胱都是带有津液的,腠理毫毛不但有气,还有水分。外感寒邪一旦闭塞阳气,水液代谢也不通畅,无汗,口渴。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太阳之气需要通过三焦,得到肾气的支援,才能主表。但是只有先天的肾气是不够的(肾),还需要后天的水谷之气(胃)、呼吸之气才行(肺)。也就是天、地、人三气的结合,变成能量,共同作用完成统营卫、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卫外的功能。三气协同作战,同气连枝,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以外感疾病还会出现咳嗽、喘,会有干呕、胃不和,会有小便不利,这就是和我们的肺失宣降,胃气不利有关。

提纲:太阳病,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发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