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海洲医案(十七)

 一个大树 2022-05-10 发布于山东省

二十一、疏肝利胆治愈脉痛二例

例一疏肝利胆清热案。

时某,女,51岁。

初诊1979321日。

主诉及病史∶右上腹及胁肋部阵发性疼痛,发作时呕恶、汗出、面青黄。大便稠,小便黄,食少腹胀。

诊查∶北京某医院诊断为胆囊炎。查舌苔黄腻,边红,苔有剥脱,脉弦滑。

辨证∶肝胆郁滞,久而化热。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

处方∶金银花15g连翘10g蚤休9g金钱草45g生鸡内金9g柴胡12g郁金12g菖蒲9g白芍12g五灵脂9g没药3g

水煎服,614剂。

二诊197945日。痛缓,舌苔消失,饮食睡眠尚可,二便调。脉弦,舌苔薄白。遵前法再服药。

处方∶柴胡10g白芍12g金银花30g黄芩9g半夏9g云茯苓12g龙胆草9g香附9g生鸡内金9g没药4g白术10g益母草15g白花蛇舌草15g

水煎服,6剂。

三诊1979411日。病情好转,时有微痛。舌淡,脉弦缓。配丸药消炎利胆法调理之。

处方∶柴胡15g白芍20g郁金15g菖蒲9g白术12g香附15g蚤休9g黄芩9g连翘12g云茯苓24g金钱草30g白花蛇舌草30g

共为细末,制蜜丸,丸重6g,每服一丸,日服3次。药后,经随访,病已告愈。又以消炎利胆法制丸善后。

【按语】《伤寒论》中"结胸发黄"以及"胆胀"、胁痛、肝胃气痛、黄胆等症,多与胆囊炎的临床表现相似。胆囊炎多由肝胆郁滞,久蕴化热,湿热壅阻,影响肝胆的疏泄功能所致。治疗应疏肝利胆,活血散结,消炎清热。实践证明,金钱草、郁金佐以行气活血之品,确能消炎利胆。因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湿利尿增,以奏清热解毒之效,肝胆得舒则不痛。复诊时略加变化,恐郁退正伤,加入苓术实脾助运,寓未病先防之意。三诊病虽解而虑其复发,则以丸剂巩固疗效。

例二清肝解郁、扶土抑木案。

孟某,女,34岁。

初诊1987921日。

主诉及病史∶患慢性肝炎已3年。纳少,食后胀闷,打嗝,恶食油腻,胁肋疼痛,腹胀,口苦不欲饮,心烦急躁,大便不畅,头晕,小便黄,疲乏无力。

诊查∶肝大肋下4cm,脾未触及。谷丙转氨酶280U/L,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4U,麝香草酚絮状试验(++)。舌边红,苔黄腻,脉沉弦滑。

辨证∶肝郁脾虚。

治法∶清肝解郁,扶土抑木。

处方∶当归12g生白芍12g云茯苓24g生白术9g山栀子9g丹皮12g柴胡9g郁金9g三棱9g莪术9g玫瑰花9g川楝子9g鳖甲30g龙胆草9g薄荷叶9g内金6g绵茵陈12g川黄柏9g生甘草6g

守上方服药58剂,症状好转,饮食增加,胁痛止,精神振作。舌苔薄白,脉弦细。复查谷丙转氨酶180U/L、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2U、麝香草酚絮状试验(+)。

原方去山栀子、龙胆草、黄柏,减三棱、莪术用量,加党参、山药。又续服药60剂后,症状消失。复查肝功,指标正常,仍以原方配丸药服以善后。

【按语】此例基本上是分三个阶段辨治的。第一阶段是邪气盛正气不衰,以祛邪为主,安正辅之,重点清肝调肝气,佐以活血,使诸症逐渐好转;方以丹栀道遥散、茵陈栀子柏皮汤加减,邪去则正复。第二阶段邪退而正伤,以实脾制木为主法,重在健脾,以四君子汤为主,配合逍遥散,取得显著疗效。第三阶段病后调理,巩固疗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