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型教学”模式建构

 三平斋 2022-05-11 发布于广东省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的育得既要有活动型课程的顶层设计,也要有活动型教学的微观建构。聚焦课堂精细化研究与模式化提炼,让广大一线教师快速掌握素养教学模式,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活动型教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尊重教师选择、着重活动进行教学,化知为智,立德树人。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活动型、教学

    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朱明光老师认为“如果说以核心素养为纲是修订高中课程标准的标志性追求,塑造活动型学科课程就是修订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最显著的亮点” [1];并提出“活动型学科课程采取包括社会活动在内的活动能够设计的建构模式,即课程内容活动化”。[2]活动型课程在形式和方法上活化了课程内容,有利于素养的育得。然而,如果活动型课程只是建立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上,教师依旧通过简单的讲授式教学来演绎活动化的内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仍然得不到培育。唯有既有“活动型学科课程”,又有“活动型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理念落地、素养形成。建构基于素养教育的高效、易操作的活动型教学模式,聚焦教学环节精细化研究、模式化提炼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活动型教学菜单
    活动教学,指的是有若干个活动教学环节供教师自主选择、混合使用的教学方式,如“运一动”、“看一看”、“问一问”、“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辩一辩”、“理一理”、“试一试”等;这些环节是菜单式,并非每一节课堂教学都必须全部包含。
    二、活动型教学内涵
    (一)动一动
    动一动是相对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静听、静写、静练”而言。
    1.从类型上分,“动”是让学生做到“六动”,即“动脑、动手、动嘴、动脚、动心、动情”。其中“动手、动嘴、动脑、动心、动情”是必须环节。 
          

    2.从时间上分,“动”包括课前热身运动、课中参与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三大类型。 
    (1)课前热身活动,常见的有“热身游戏、课前演讲、时事开讲、课前分享”等模式。
热身游戏:能立即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迅速融入教学。主要有课前竞猜游戏(猜字、猜谜、填词、成语接龙等)、课前歌唱游戏、课前活动游戏等。
    例如:有老师在讲《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课的导入是用“触摸经济全球化,原来你也在这里”的知识竞猜环节开始的。通过看商品图标,竞猜商品品牌、国籍,测试学生的全球商品熟悉指数。通过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导入。
    课前演讲:在每节课前3分钟,创设一个班级“超级演说家”环节,每次让2个学生在讲台上进行脱稿演说,演讲的主题需要体现社会正能量,题目可以自拟,可以借鉴安徽卫视热播的“超级演说家”选手的演讲话题——《寒门贵子》《时间都去哪了》、《Yes I can》、《我心目中的欢乐英雄》、《没有试过,你永远都不知道》等。在选手演讲完后,全班同学举手表决,得票过半的选手可以进入每月最后一周的月赛;月赛采取淘汰赛,每月挑选出一名选手进入学年末举行年赛,全学年共9名选手;年赛采取5分钟赛制,评选出特等奖一个,一等奖二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颁发学校奖状。每班的优秀选手可以进入年级决赛,年级优胜的选手可以参加学校总决赛。
    时事开讲:在课前五分钟,可以开设新闻联播(有报天天读、今日头条)环节,让班上学生轮流到讲台播报新闻时事,要求有幻灯片,简单进行评论。
    课前分享:课前设置3分钟,轮流让学生上台分享生活感悟、读书感受、人生哲理。在讲经济生活时,让学生上讲台分享生活中的经济常识、趣味经济学、经济热点话题、诺贝尔经济学获奖理论等;讲政治生活时,可以讲讲国家机构、国际组织、主要国家政体等;讲文化生活时,可以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传统建筑、各地方言等;讲生活与哲学时,可以进行人生哲理分享会、哲学家故事趣谈等。分享会增长了学生知识,拓宽了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感悟生活、思考人生;实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效果。
    例如:有班级开设家长课前分享会,每节政治课邀请一个家长分享自己的创业、成长、人生、亲子故事,通过分享会讲述小故事,让学生明白大道理,实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效果。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视野,而且融洽了亲子关系,缩小了代际沟壑,增进了父(母)子(女)的相互理解。
    (2)课中参与活动,常见的有“体验式、分享式、辩论式”等模式。 
     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例如,讲“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一课“两难冲突”时,可设置两难情景,让学生进行行为价值选择;讲经济生活投资时可以模拟各种投资情景,可以进行模拟股市,讲政治生活时候可以模拟联合国等等。 
     分享式是学生把课前进行的有关准备活动、体会(例如课前调查、研究性性学习、小组讨论结果……)、课中有关小组合作讨论成果在课堂进行展示、分享、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可以用口头表达,PPT、黑板、实物展示等方式;可以在讲台也可以在自己座位。
    (3)课外实践活动,常见的有课外参观、课外调查、研究性学习、课外体验活动。
    3.动一动环节的关切点:(1)活动设计的目的性:活动必须目的清晰明了,为教学服务,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2)活动完成的高效性:活动程序简单容易操作、分工清晰、步骤指示明确、时间安排合理。(3)活动参与的全体性:要求活动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每个学生都能从活动中受益。活动不应只是某些优生表演节目,即使有些同学参与活动可能达不到老师预期效果(例如演讲、评论……),也必须让这些学生参与,这些同学只有不断的参与各种活动,才能真正的提高他们的能力。(4)活动效果的激励性:对于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同学,既要客观评价他在活动中的表现,更要坚持鼓励和期望原则。(5)活动开展的安全性,活动要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
    (二)看一看
    指学生通过仔细阅读“一个案例、一段视频、一则故事、一条新闻”探究若干问题。老师对这些资源进行层层设问,通过若干个设问贯穿全课教学,引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历“自主、合作、探究”过程。在进行案例教学法的时候,最好是选用一个案例贯穿全课,用“连续剧模式”层层展开、层层设问,切忌多案例、多人物、多头设问;案例最好具备典型性、可读性、时政性、精简性;案例呈现时,必须简单明了,文字少而精,设问呈现时候,是一个场景一个问,不断展开场景进行设问,若干场景若干个问,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看一看环节的关切点:(1)可看性:素材的可看性、可读性、可思考性。现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是新事物,老师应大胆尝试,熟练使用。(2)能看性:报告PPT字体应选用28号左右、文字也不宜太多,切忌把一大段文字搬到PPT,要抓住重点,文字太多,行距太密,都会使听课者视觉疲劳。一节课PPT的数量一般为12—20张左右,最多不应该超过28张;文字材料要短小精悍,切忌长篇大论。(3)够看性:留给学生看视频、资料的时间一定要够。
    (三)问一问
    老师通过设置若干个贯穿全课、层层递进的问题来引领学生思考、探究。设问要贯彻“可思性、可及性、整体性、科学性、高效性、层次性、激励性”的原则
    1.可思性和可及性
    可思性,即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含量,学生必须通过一定的思考而非凭常识就能直接回答,即答案不能“立即可及”。不是“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可及性,即设问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发展水平,学生未知而通过思考可及。如果设置一些“大而洞、笼统、过于抽象”的问题,会让学生思维过于发散,不利于解决问题,降低课堂效果,问题设问要符合“可及而不可立即”的原则。
例如,在今年全国优质课上,有老师问“我们要不要坚持党的领导?”。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已经习惯性的回答,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的。要让高中学生从内心认同,教师就必须抛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通过设计系列有思考,有对比的素材和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实现真正的政治认同。
    同样,在本次优质课中,有老师在讲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时,设计了“我国的民主制度是如何体现人民民主这个最大国情的?”,问题一抛出,课堂一片寂静,因为这个问题过于宏观、抽象,脱离学生思考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无从着手回答。
    2.整体性和层次性。设置问题要综合、系统地考虑本课教学目标和素材,从整体布局、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步步登高,符合思维斜坡前行规律。 

    3.生活性和生动性。设问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设问语言通俗易懂,具备可读性、可思性,能激发学生思考兴趣。
    4.多样性和灵动性。多样性是指同样一类型问题,可以采取不同语言表达形式、多种设问方式来进行。例如:原因类设问,除了问“为什么?”还可以问“理由是什么?”“是因为……?”“是基于……”“请列举出若干个支持这个观点的理由……”;做法、措施类的可设问成“……将采取哪些措施、方法?”“该如何度过、解决?”。多样性还应该包括某些设问的答案可具多样性、开放性而非唯一性。灵动性是处理“设问与生成关系”时要贯彻的原则,当我们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候,应该根据学生回答来灵动的进行追问,不断的进行头脑风暴,施展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生成新知识、培养创新力。
    5.指向性和开放性。指向性即我们期待引导问题向既定答案发展时,我们给设问标注一定的指向性,不让学生漫天撒网,漫无天际的思考。在指向性内,我们又必须给予答案一定的开放性,而非唯一性,特别是措施类、原因类设问时,构建开放的设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想一想 
    即学生思考、理解、领悟过程,是学生进行思维能力锻炼和培养的过程,“想”字由“相”和“心”构成,充分说明“想”是需要用“心”“过心”的。然而,在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想一想”时,经常是问题一提出,老师就开始让学生回答,或者自己回答。根本就没有时间让学生想一想,也并不是真正想让学生想一想。要让学生实现高效的思考,我们在进行想一想的时候,必须做到:
    1.时间的充分性,留足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深思才能熟虑。
    2.指向的聚集性,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往某一指引性方向思考时,我们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指示性提示。
    3.进程的层次性,思维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我们要引领学生思考一个比较深奥、抽象、宏观的问题时候,需要铺垫好若干具体、微观、难度由易向难过渡的阶梯性问题。 
    4.思维的发散性,需要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不同观点碰撞时候,应鼓励学生用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思考问题。
    5.视角的多维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立场、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差异性,我们有时候需要让学生进行互换角度思考问题。例如,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二难选择时,可让学生分别从群众立场、政府立场、专家立场思考。
    (五)议一议
    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后,和同坐、同组同学之间充分而真实的讨论。讨论必须议题清晰,目标明确,每个成员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议论必须让小组每一个成员都加入,具有民主性、时限性。在学生讨论时,老师必须参与到若干组的讨论中,及时了解指导学生的讨论。
    (六)说一说
    指的是学生有效、真实的在课堂展示其观点。学生在表达观点时,老师应该尊重其观点,让其充分阐述,老师可以把学生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提炼、生成、展示,对学生真知灼见进行表扬,对学生独特新颖观点进行鼓励、对学生错误观点进行矫正。
    (七)辩一辩
     指的是课堂安排一场小辩论。一是配合课堂讲课的需要,老师课前布置一个辩题,由班级同学自由分为正反方进行自由辩论,不设辩手,学生站起来就可以发言,时间控制在6分钟左右。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就某一观点让学生进行自由辩论,可以两两辩论,也可以一对多,形式多样,灵活多变。
    (八)理一理(捋一捋)
    在学生学习完成本课内容后,留5分钟给学生自我梳理本课逻辑结构,进行知识总结、消化吸收。老师再进行适当能力点拨、感情深华。
    例如:有老师在讲《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课时,是这样点题升华的: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请记住:你们,才是中国这个系统里最不可或缺的要素,才是中国奔跑过程中最强大的助跑者和领跑者!老师祝福、并期待着你们!
    (九)试一试
    在学生梳理完本课知识后,让学生回归生活,尝试用所学知识、所培养的能力去解决各种生活问题,把小课堂和大社会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有老师在讲《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最后一个环节设计如下:
【运用新知,参与政治】地方立法权之:佛山圆梦畅想
——假如佛山市已经获批拥有地方立法权,你作为一名佛山人大代表,打算根据佛山市城市建设、市容卫生、环境保护等城市管理方面的实际提出一个立法议案,请简要说明议案的主题、议案要获得通过的必经程序和原因。
设计意图:以“佛山畅想”活动结尾,具有生活化、本土化、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爱家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现代公民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型教学模型的构建

    1.动一动、看一看作为导入环节,并非必须同时兼备;这一环节在时间上控制在5分钟左右。总体来讲“动”比“看”的教学效果更佳。
    2.问一问作为引领学生对整课进行探究学习的重要环节,并非把全课所有问题都一并列出,而是列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再列一个问题,再解决一个问题,问题贯穿全课,引领探究。问题设置的质量是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3.议一议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重要环节,小组内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理一理是课堂的沉淀和收获的环节。
    5.试一试是回归生活环节,通过课堂回应生活热点、课后各种实践尝试,获得新知,学以致用。
    四、活动型教学的实践意义
    1. 活动教学的“动、看、问、想、说、议、辩、理、试”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构建“高效、自主、合作、互动、探究、以生为本”的真实课堂,促进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2. 活动教学构建起了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有利于理念落地,教师“入格、定格”(所谓的“格”即规范、方法、模式)。有利于大规模地促进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发展。
    五、活动型教学的反思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也许很多老师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应该由老师天马行空、自由挥洒、任性发挥,不应拘泥于某种模式,扼杀教学生命力;确实,对于拥有较高教学水平的老师来说,个性化、创新性、不拘泥某种模式的教学艺术是我们的倡导和追求;但对于广大新教师和许多对新理念落地模糊的大部分教师来说,教学艺术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入格”、“定格”、“出格”三阶段。先熟悉“格”、后熟练“格”,再渗透个人教育教学、发挥自己特长和风格出“格”,创造新的“格”。 [3]愿广大老师早“入格”“定格”,多“出格”。


参考文献:
[1] [2]. 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学.2016.4
[3].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5(1):3-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