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茂林之家 2022-05-11 发布于湖南省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不但要同数量远远超过自己的敌人作战;更是经常面临武器和弹药缺乏,让战士们有力使不上。但是我军有优良的缴获敌人武器的传统,正所谓: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军战士拥有超强的主观能动性,能把不熟悉的武器运用得比敌人还好。

比如在抗美援朝时期,我军有一位机枪手用缴获的机枪消灭了228个美军。

那么这位英雄是谁,又如何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战场奇迹呢?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抗美援朝

30岁才参军,成为20军一名机枪手

今天所说的这位战斗英雄叫余新发,1920年12月出生在浙江余姚。他的早年经历波澜不惊,直到1950年12月才参军,是一位另类“老兵”。余新发完成新兵训练之后进入了20军59师175团3营,成为了营属机枪连的一名机枪射手。

20军是我军一支王牌部队,其前身是长征后留下坚持打游击的红军闽东独立师。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师长就是大名鼎鼎的粟裕。

抗战胜利后发展成为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947年后改称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参加了从津浦路阻击到解放上海的全部战役,可以说是华东/第三野战军的头号主力。

1950年后20军编在第9兵团内,参加了长津湖地区的战斗[1] 。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抗美援朝

受某些影视剧的误导,有人可能认为机枪连就是人手一挺机关枪。从革命战争时期到建国后的较长时间阶段,我军的机枪严格分为轻机枪和重机枪。轻机枪通常使用弹匣供弹,发射和普通步枪相同的弹药,射程也差不多。

轻机枪通常集中在排一级或下发到班,但战争时期我军通常每连才有几挺。

而重机枪就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种使用弹链供弹,尺寸比步枪要大的机枪。由于搬运机枪和弹药需要人力很多,通常以一挺重机枪为一个班;平时组建成营属机枪连,战时可集中或下发到步兵连。

同时也要知道1949年之前中国军工产业极其落后,所以步枪和机枪型号都非常杂乱。余新发刚入伍时装备的是缴获的日军92式重机枪。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余新发

虽然当年的八路军对这种机枪评价颇高,但和其它国家的同类机枪相比重量大而射速偏慢。但是就是这样的武器我军装备不多,所以一个营的机枪连有几挺都已经算是精锐部队。

1951年4月余新发所在部队,参加了县里地区作战。美军被打得溃不成军,来不及破坏遗弃的装备。在打扫战场时余新发意外发现了完好无损的一挺美式机枪,连里的战友们都非常高兴。

这挺机枪是美式M1919A6式7.62毫米通用机枪,本质是M1917式7.62毫米重机枪的气冷型号[2]。二战爆发后美军见到德国人的M34通用机枪重量轻而威力大,也大量生产这款类似的装备。

在二战中美军每一个步兵连属武器排装备有两挺M1919式通用机枪,另有一挺12.7毫米的M2重机枪。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M1919式通用机枪

但是在美军士兵看来,这种机枪性能高不成低不就。拿它当重机枪用,射程和射速都差强人意;当轻机枪使又过于沉重,而且必须最少两人才能使用。

这个问题其实我军在缴获之后也很快发现,但是对于广大战士来说美式装备可比日本人的东西要强太多。M1919式通用机枪全重不过20.46kg,而同样气冷的92式重机枪重量近50千克;这在朝鲜山地作战中天生具有优势。

而且志愿军没有任何运输车辆,甚至连骡马都没有;所有的装备弹药都要战士随身携带,这样一来该枪重量轻的优点就被放大了。

余新发对这挺枪自然爱不释手,但是也清楚不要说他,连里的老兵都没有人使用过这款枪。现在马上就要打仗,他也只能自己琢磨该枪的构造。而且缴获的弹药不多,他也没办法进行适应性射击训练,只能到战场上再随机应变。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M1919式机枪

五次战役后敌人疯狂反攻,千佛山防御战一战成名

1951年5月朝鲜战争第5次战役第二阶段结束后,中朝军队开始把主力后撤至“三八线”地区休整。但“联合国军”立即出动了装备精良的4个军13个师,利用其机械化优势紧追后撤的我军。

我军也迅速调整部署,20军的任务是阻击已进占华川地区的美军和韩军近3万追兵。余新发所在的59师175团3营的战斗任务则是进占千佛山,阻击敌军并伺机反突击。

为增强主阵地七连的战斗力,营长命令余新发带着这挺宝贵的美式机枪去支援。

七连的战士们正为缺少重武器而发愁,听说有美式机枪助战主动帮助余新发构筑了防御阵地。余新发发现这个位置非常好,往远处能够打到金化大桥对面的敌人,即使敌人冲到山脚下也找不到任何遮蔽物。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战斗

6月10日早晨敌人的第一次进攻开始了。余新发看到大约700米位置的小房子处冒出了一个连的敌人,他马上扣扳机打出了几十发子弹。但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些子弹居然全部打偏。

他马上调整姿态再次射击,子弹还是无一命中。对面的敌人也误判了他的位置,余新发并没有遭到敌人的反击。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美国人在设计这款所谓的通用机枪时减重不当,枪身重量为14.1kg,枪架重量却为6.36kg,典型的头重脚轻。

这样射击时枪身晃动厉害,如果没经过严格训练;只参照之前笨重的92式重机枪射击的要领,子弹肯定全部脱靶。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余新发

余新发发现问题之后他改变了射击姿势,在右手扣动扳机的同时左手扶着支架。这一下机枪稳定性提高了很多,射出的子弹打倒了几十个敌人。

敌人的两次进攻都被我军战士打退,这时又出现了第三波的人。余新发的机枪再次开火,对面的敌人几乎一听到枪声就全部倒地。

负责给余新发压子弹的小战士兴奋地喊:“你可真厉害,这一梭子把他们全都打倒了。”

但是余新发作为有经验的机枪手,非常清楚他一次射击应该能击毙多少敌人。他压低声音对小战士说:“你现在高兴什么,敌人在装死;不信你看着”。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战斗

不到一分钟就陆续有敌人站起来转身逃跑。余新发干脆采用点射,一枪打倒一个;最后28个敌人全报销了。

事实上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机枪使用方式很多都是错误的,尤其是“无限子弹”模式不可能出现。

机枪设计时本身就考虑到了应对不同战场环境,所以通常既可以泼水般的全速射击,也可以单发或数发点射。

就比如说类似于捷克式这样的弹匣只能装2/30发子弹的轻机枪,照影视剧里的打法,不到一分钟射手携带的子弹就全打光了。

即使是采用弹链供弹的重机枪,也要考虑在面对不同的敌情调整射速,不然一味开火只能白白消耗弹药。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抗美援朝

而且余新发也认识到如果让敌人发现整个阵地只有他的一挺重机枪,那么敌人所有的重火力都会向他“问好”。所以接下来的战斗中余新发只用点射,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又减少了无谓的弹药消耗。

而且机枪在点射的情况下能够自动装弹,相当于一把高精度的半自动步枪,仍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消灭大量敌人。

不甘心失败的人再次发动进攻,这次动用了迫击炮进行支援。

在余新发卯足了劲向敌人射击时,一颗炮弹在距他只有四米远的地方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居然让机枪原地“跳”了起来,余新发自己也受了些皮外伤。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美军士兵

他顾不上这些,赶紧把机枪抱起来检查。幸好机枪毫发无损,他转移阵地继续战斗。

12日清晨,“联合国军”调集数十门大炮对着千佛山狂轰滥炸。炮声刚停敌军出动了一个营,以分散队形漫山遍野地发起冲锋。

此时余新发已经身染痢疾,但仍然坚持在一线。他先用机枪以点射的方式将两侧的敌人往中间赶,待敌人阵型密集后再全速射击。

敌人终于被打退了,此时余新发已经打死132个敌人。

敌人的炮弹虽然没有击中余新发,但是后来有战士发现他的水壶漏了。原来敌人的一名狙击手击中了余新发,是水壶替他拦下了这颗致命的子弹。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战斗

进攻鸡雄山,一挺机枪居然打哑了敌人两挺机枪

在胜利完成千佛山阻击战之后,余新发又和7连反击鸡雄山的战斗。和上次打防御战不同,这一次他们要攻下一个海拔500米的山头,敌军构筑了多层阵地且拥有数挺重机枪。

虽然考虑任务的严峻,上级想给七连多配备一些武器。但因为战士们必须徒步进攻,余新发的这挺机枪还是七连唯一的重武器。而进攻作战跟打防御战相比困难要大得多。

余新发不但要抱着沉重的机枪向前运动,而且还要一边走一边寻找合适的位置架枪射击。这可以说是对机枪手一个严峻考验。

余新发抱着枪身,担任观察的班长李玉金扛着机枪支架,紧紧跟在进攻的大部队后面。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战斗

接近了敌方前沿阵地后,连长急忙命令余新发找到合适位置架好机枪再认真观察。

守阵地的敌人严重低估了志愿军战士的素质,为了能够自己打得准使用了曳光弹。

当然这也是因为美国人财大气粗,可以随意使用这种发射之后能够发光的子弹。可这些机枪手没有想到,这样一来就等于暴露了机枪的位置。

随着余新发扣动扳机,山上的两挺机枪几乎同时哑了。这倒不是将其摧毁了,而是美机枪手猝不及防立即缩头躲避。

趁这当口连长命令战士们进攻。敌人见志愿军步兵冲了上来,赶紧架枪射击。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战斗

可是敌人刚开始射击,余新发就又打得他们抬不起头。

按常理在山上的射界更好,这次敌人的机枪居然被山下的我军机枪压制住,可见双方机枪射手的素质差距。

7连终于冲上了前沿阵地,敌人溃不成军连机枪和子弹都来不及破坏就逃向后方;这下七连又缴获了两挺机枪和四箱子弹。

但是由于这时还是只有余新发一个机枪手,所以那两挺机枪不能马上派上用场。连长命令战士们搬着子弹进行接下来的战斗。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战斗

以一敌四攻克山头,复员后却为救人而牺牲

然而随着7连战士继续进攻,顶峰的敌人开始了最后的负隅顽抗。余新发发现敌人有多达四挺重机枪,这样问题就严重了。

虽然他用一挺机枪全力扫射,也能把敌人四挺机枪都照顾到。但是这样一来战斗间隔太长,敌人的枪口完全有时间调转过来继续向我军战士射击;而且余新发手里没有那么多的子弹。

这次余新发都没有主意的时候,7连连长对他说可以一个一个打。

于是战士们在连长的组织下分成四个战斗小组。余新发首先把机枪对准第一个机枪掩体猛烈射击,在其被压制之后第一战斗小组就直奔这一个目标而去。这样哪个位置的机枪哑火,相对应的战斗小组就向前前进一步。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战斗

利用这样反复滚动式前进,七连战士终于接近了敌人掩体,并最终用手榴弹摧毁了敌人的机枪。但是战斗中我军也付出了一定代价。

尤其是余新发和敌人的重机枪对射时也被敌人咬了一口,一颗子弹打破了他的衣袖擦破了皮。

要知道7.62毫米口径机枪子弹威力是非常大,子弹再偏一点,余新发就会身负重伤,抢救不及时就有可能截肢;但幸运女神再一次照顾了余新发。

就这样经过数场战斗,余新发只用一挺重机枪就消灭228个敌人;超过了敌人的一个满编连队。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余新发

在同四挺机枪对射时也只消耗了1600发子弹,对M1919式机枪来说作战效率惊人。

之后余新发得到了上级的嘉奖,并且被授予了“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战争结束之后余新发复员回到老家,进入了宁波硫酸厂工作。他与宁波火柴厂女工闻秀玉结婚,并且生了5个女儿[3]。

1951年志愿军英雄余新发,用一挺缴获的美式重机枪,歼灭了228人

朝鲜颁发余新发的立功证书

之后他一直默默无闻的工作,再加上眼睛和腿脚都不太好;以至于周围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在战场上立过赫赫战功。

令人非常痛心的是1976年10月27日,硫酸厂附近发生了矿难。

余新发如革命战争时一样,义无反顾地冲过去救人,可自己却因此遇难。

虽然老英雄1976年就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家乡人民永远怀念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