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疗分享:慢性前列腺炎,并非中医治不好病,而是太多人利令智昏

 新用户76602598 2022-05-11 发布于湖南省

近来有不少患者反映,中药似乎越来越贵了,为何?

为何?因为人心被利益蒙蔽了,中药材市场的混乱导致高品质的药材越来越少,价格逐渐涨高也不足为奇。

红花

我的一位患者,在我开过处方之后,自己擅自到外面药房抓药,抓了七剂,吃了六剂,毫无成效,遂来找我,一顶庸医的帽子莫名的被扣上了头。

我了解情况之后,让他把没吃完的那包药材拿给我,打开一看,我便清楚了,我开的处方,有柴胡、桂枝等。国家中药大词典明确规定柴胡入药部位为根部,可他拿来的药材,柴胡均为柴胡苗,而桂枝宜取尖入药。这样“不达标”的药,哪怕服用再多,也是枉然。

柴胡

无独有偶,我的一位同事,曾被患者大骂,说其专开贵药,变相赚钱,我看过同事开给患者的处方,的确有几位药材稍贵,但绝非所谓的专开贵药,开这几味药,一来是由于处方需要,药效对症。二来很多药材由于环境污染,生活环境被破坏,产量不增反减,物以稀为贵,药材自然更贵。

如今,无良商贩以次充好、滥竽充数,药材次品充斥了整个中药材市场,不仅把符合标准的中药价格抬高了,还害人于无形,不了解的患者以为是医生无用,钱花了,病没好。

中医亡于中药,可见一斑。

回顾一则医案

宋某,34岁,主诉慢性前列腺炎4年。患者自诉年少生活不节,近两年遗精频繁。

症见尿频、尿急、尿滴沥,尿道口滴白,小腹及会阴处隐痛不适,肛门坠胀,腰酸膝软,口干欲饮,眠浅多梦,心情抑郁。舌淡,苔黄,脉滑。

证属湿热内阻,气滞血瘀。治宜清利湿热,祛瘀排浊。

蒲黄

方拟:黄柏、蒲黄、当归、苦参、天冬、浙贝、乌药、鸡内金、五灵脂、冬瓜仁、生牡蛎

二诊:服药十四剂,尿频尿急症状改善,尿道口不滴白,肛门坠胀减少,会阴小腹稍有不适。药证相符,上方去蒲黄、乌药、五灵脂、冬瓜仁,加白蒺藜、茯苓、远志。

服药十四剂,药毕,来电告知,诸证转安,嘱其继服七剂,以固疗效。

远志

中医学有“久病从瘀”的说法,叶天士曾指出:“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慢性前列腺炎病症久治不愈,黏滞缠绵,必定会由浅入深发展,气血同病,日久影响血液循行,必致血瘀。

患者年少不节,损伤肾精,可见腰酸膝软、口干欲饮;久病不愈,心情抑郁,心肾不交,则夜寐不安;湿热内蕴,湿浊排泄不畅,致尿频、尿急、尿滴沥;病久入络、血瘀气滞,故小腹及会阴隐痛、肛门坠胀。

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治疗以清热利湿、祛瘀通络为先,前列腺炎有所缓解后,再益肾固精,如此,可得良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