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麻离青料青花瓷器研究日记(二)

 眉州闲人688 2022-05-11

苏麻离青料青花瓷器研究开篇(二)

文章图片1

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便于在实际的操作中快点入门,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大多数的藏友开始读不懂书本上的描述,比如《明清瓷器鉴定》中多次提到宣德瓷器的釉面大多呈橘皮釉,同永乐釉面相比较显肥,只有对真品反复把玩、揣摩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一特征。因此,对真品特征的理解是瓷器鉴定的不二法门,在真赝品的对比中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辨别能力,没有捷径可走。

要对比,首先得找到并确认真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标准器,很多人就是在这个环节出了问题,走了弯路,甚至这个弯路一走就是几年、十几年,或者一辈子也没走出这个怪圈,付出惨痛代价。究其原因就是一知半解地读了几本书,按照书中的描述,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按图索骥,买了一屋子假货,陷入赝品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把假货认作真品,反过来又把真品看成假货,不但在很多藏友中出现这种情况,就连在电视上口若悬河的个别砖家也时常会出洋相。

只有多上手真东西,利用一切机会多看,多听行家的意见多交流,才有可能学到真的知识,不但多看真品,还要多看仿品,时刻把握仿品市场的动向,做到心中有数。结合这个主题,我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前几年,古玩行内盛传北京有一个瓷器专家看不懂民间藏品,在一个鉴宝大会上,同持宝人发生了正面冲突,搞得自己一度下不了台,场面十分尴尬。我没有看到现场,不知道让这位专家给否定的瓷器是不是真品,但我看到过藏友在其他场合被这位专家否定了的瓷器的确是真品,而且老特征十分明显,显然是专家错了。说起来也难为人家,几十年一直都围着馆藏瓷器转,同市场严重脱钩,突然看到市场上那么多的瓷器,难免让人眼花缭乱,只好是假的是假的,真的也看成假的,求得一个保险系数,也好明哲保身。

另一件事也发生在几年前,有一个华侨,在地摊上发现一对象耳瓶,横看竖看同英国大维德基金会那对元青花大瓶一个样子,便花高价买了下来,远渡重洋,坐飞机回到国内,要把这对大瓶捐给博物馆,结果被拒之门外。此人就是不服这口气,背着这对大瓶,跑上海,去香港给这对大瓶做热释光,听说还去了趟美国,把个瓶底钻成了马蜂窝,最后、没有最后了!其实对元青花的鉴定,国内有很多高手,鉴定并不是难事,当事人就是迷信国外的洋玩意,如果他能借助真品做个比较,哪怕好好研究一块元青花瓷片,也能判定个大概,毕竟仿品距离真品还差的太远。

现在的收藏界有一个怪现象,有话语权的专家看不懂古瓷器,民间高手又没有话语权。

先别五十步笑百步,我也走过弯路,交过很多学费,此丑就此掩过!自从在西安“吾陶斋古瓷标本博物馆”上手了马广彦老师收藏的那块元青花瓷片,方才幡然醒悟,读了那么多古瓷鉴定书籍,原来自己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根本都不得要领。

文章图片2

吾陶斋藏元青花标本

后来在恩师的点拨下,从头开始,潜心研究苏麻离青料青花,小有收获。如果有什么法宝要透露给大家,比较法就是我的法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