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信马拉松||回堂口学子中医道与术的信

 凯哥好心情f6v8 2022-05-12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出色学子中医道与术的信:
凤容在这里学习一年半载,既可以学以己用,也可以学以家用,业余学可以为家人、亲人、朋友解除疾苦,这是出色的学子。很出色的学子不一定是出色的老师,因为凤容还在术上面走,还没有到道上面来,她学的是术,她不是在学道。术就是点按哪里让你痛苦减轻,点按哪里让你病情消失,这个不难。
像那天我们的灸得乐艾盒,送给村民一个,结果两年的便秘好了,就是灸肚脐,村民也很高兴,我们也没有用什么力量,用的就是术,但是艾盒并没有解决他睦邻友好、见人说好话,还有不抱怨的这些性格,都没有。术非道不远,术如果没有这些道,它走不远。
反者道之动!人反身求己,即入道门!

图片

像这些短气、头晕、脑胀这些现象,长时如果不能解决,就会由小变大,成为可怕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修者自己的问题都没能解决?一个是方法、路子不对,第二个就是对了,他没有下决心,像来我这里真修道的,他是下决心的,他不是像来学一术半技。
修道的,他更重视自然、环境,更重视与人为善,更重视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你去看《千金药方》与《伤寒论》,它用绝大部分的篇幅是论术,真正论道的就是《大医精诚》与《伤寒论序》,就那千字上下论道的,它是张仲景、孙思邈的学问之眼,智慧之魂!无此二篇,中医千古皆暗淡也!这是医圣、药王的双眼啊!多少人闭着眼在学行啊!多么危险!
所以我们背来背去都是医圣跟药王的道论,对道的领悟而论。你不要认为你背熟了,其实还差远了,像张仲景,我们多少人知道张仲景,知道他名字多,知道他心少,他是一个可以在疫情期间放下一切投入抗疫,并且自己做到高官还利用初一十五来义诊,觉得义诊帮到的人还是局部利益的,马上著书立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伤寒论》,使后代两千年的医子都有饭吃。

图片

所以我们学张仲景,一要学他义诊,无私,第二要学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就是读书拜师,他的师父也是本地人。第三要学张仲景,要常记录,笔不断,张仲景那个年代,要记录比我们现在难多了,要刻在竹简上,而且也没录音笔,更没有钢笔,也没有A4纸!
你要知道毛笔书写比钢笔慢多了,可是慢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没有决心,而张仲景,他有。挑灯夜战,日日如此,年年如此,他可以大胆地说:谁读了我的书,对天下疾病思过半矣。就是有自信面对,所以他是医圣。
你有多少人读《伤寒论》,知道医圣的心,而且模仿他,记住,是一辈子义诊,并且一辈子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且一辈子记录案例,写《伤寒论》。三个一辈子,每一点你模仿到了,你就不是邱凤容了,你就一招乘风起,鲲鹏展翅九霄去。

图片

所以我们要看《名医传》,你看孙思邈,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双膝跪下去学习,孙思邈也有三点:
第一、他幼年大病,为治病倾家荡产,最后走上修道的路子,所以他是道医,天底下论养生精妙都过不了孙思邈,因为他本身就是活到一百多岁的大寿者。他就是靠无欲无求,发大慈恻隐之心,靠这两点,治好你不求回报,对天下苍生大慈大悲,所以孙思邈《千金药方》,他是发心成就的,不发广大心,不立坚固愿,怎么会有《千金方》?
第二、孙思邈,他的特点是不远千里,服膺取决。就你会按脚,你会贴耳穴,你会艾灸、你会针刺,千里远,走过去,双膝跪,五体投地,“请先生教我”,如此虔诚,谁见着会藏着掖着呢?
你看现在的弟子,他连祖师爷的皮毛都够不上,说之是学子,其实是俗人,俗不可耐,不像是学生,学生不是那个样。学生就是石上坐三年,学生就是不离不弃,学生就是一门深入,学生就是打不退,骂不退,便是人间好宝贝,哪有开口就是我要学,我要学,凭什么你能学?何德何能?你的诚意在哪里?莫为容易得,便作等闲关。

图片

你小视老师的道,老师没所谓,关键老师不会小视,不会小视的得利益,小视的吃大亏,因为小视就是傲慢,傲不可长,傲慢就退步。谦虚七窍通,傲慢盲又聋。我慢如高山,法水不得入!
傲慢的人是会头晕眼花耳鸣的,是会浑身不自在的,你知道你的病在懒和傲吗?父母也不会跟你讲,丈夫讲你也听不进,所以孙思邈给我们的第二个表现就是降服傲慢,千里求法,双膝跪下,五体投地,可以像店小二那样洒扫应对进退,身体敏捷。
我觉得来这里学习的,说不好听,许多连酒店的店小二都不如。你如果连店小二的态度都比不上,那你凭什么会超越店小二?店小二的表现,来人就是客官露微笑,然后赶紧抹桌子,一切服务到位。倒是来这里的少爷、公主比较多,少爷病、公主病要警惕,不单是年轻人要警惕,年老学有小成的要警惕,你一时不警惕,你一时就没有敬意啊!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凶!万事如何逢凶化吉,不过就是生起敬意,敬天地人,敬神明,敬一切缘,自然敬胜百邪,诚感万福。

图片

《了凡四训》叫谦光可掬。意思是谦才是人生最美的,才是长久进步。《易经》讲谦卦是唯一没有灾殃的,化灾殃就是要用“谦”字。
你想一下来师父这里,学到点东西,你低头没有,有没有和同修友好相处,不看同学面,要看师长面,要看堂口面。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所有的大德都是每一个小小言行积累的。
孙思邈的第三个特点跟张仲景一样,就是皇宫里头的高官俸禄留不住他,他一个人上太白山、终南山,干什么?采药,著《千金方》,一百岁还在写,他认识到著作才是历史的,功名利禄都是眼前的。
皇帝赐他公主府,皇帝多次朝见他,多朝皇帝都朝见他,何等荣耀,举世罕有啊!国师待遇啊!谁的荣耀能比得过孙思邈,孙思邈一手就放下了。

图片

他入山,他表一个法,入山得养生。曾有顽固皮肤癌症,孙思邈教他入山修心,结果痊愈,脱胎换骨。所以有的时候不是师长的话不灵,是你根本不听。药在眼前不吃下去,怎么会有效果,良言在书上,你不听进去,怎么有力量?是吧?所以一切成就都是长时密集熏修,你断断续续,只会让人瞧不起,你如果太多顾虑,顾虑这,顾虑那,你最后会被后辈反超,你才知道。可是时间已经过去,原因可以总结出来,可是岁月却不会再回来。曾公讲:凡人做一事,必须全幅精力,在此事上!
我本来没有准备这样回这封信,因为今天看到凤容去捡石头,去修路。一个积功累德的人应该得到师长最诚挚的提携与点破!
我今天讲了张仲景跟孙思邈,这两位医圣、药王,一生就做那么几件事情,讲到他们的态度、人生信条跟碰到大是大非的取舍,以及在道与术的平衡。
所以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能够帮到一些人,不过术上帮到他们而已,我们自身的自律自觉,修正如果没有上去,短暂的帮助很快又会陷入苦恼。

图片

就像一个人在流沙里头陷进去,你只能将他拔出一点点来,可是他最后还是会陷下去。六祖大师讲:修佛不修慧,很怕福不能久。我们要去做好事,去帮人,去医药助人,去临症实践,但是也少不了内修,安于一处,诵圣贤之经典,与大自然完美和谐统一。
我觉得现在人有一点很重要的,他失去了大自然对他充电,他拒绝了,他呼吸不到最纯的空气,他的神都在物欲上面,而不在呼吸精气神上,也没有在道德仁义上,只是在吃喝玩乐,这些感官刺激上,所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啊!
近来我们堂口内部提升了不少,有许多过去的学子,其实他只能在堂外了,因为堂内的许多人已经练成同声记录,练成了蹲跪入定三小时都纹丝不动,练成了从农场从早干到晚都没有喊累,而且还流汗微笑,这些境界像草里冬瓜,日有所增,却看不到它长,偶尔扒开了一看,居然这么大了。所以大家要珍惜在堂内的日子,而不是选择闲聊,闲嬉,费光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最终千言万语就总结成一句:珍重每个缘,每个时光点。
——壬寅夏曾培杰口述 家林代笔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