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风俗里有妻子去世,通知娘家人的习俗吗?

 关山听风 2022-05-12

在中国民间传统的丧葬文化中,不管是妻子去世,还是丈夫去都要通知娘家人,这种民俗称之为“报娘舅”。这里我说说传统丧葬文化的“报娘舅”和娘舅参加葬礼的一系列程序。


孝子报娘舅

旧时老人去世后,首要报家族中的人,并在族中挑选能主事的人,以主事人为主统筹安排整个丧事。“报娘舅”就是由主事人安排的。

报娘舅一般由众孝子中的长子到舅家去,由一到两位堂兄弟相陪。如果没有儿子,只有女儿,那就由长女去。“报娘舅”时要计算娘舅家嫡系族亲有多少人,然后根据人数带上米、菜和酒。

到了娘舅家那边时,进门是有讲究的,一般要进年纪最长且健在的娘舅家里,后面的事就听从这位娘舅的安排。如果这位娘舅安排孝子到每个嫡亲家报,孝子就得上门去。一般娘舅不作如此安排,只要到他一家就行了。

过去“报娘舅”的孝家一般要穿孝服、戴头斗笠、腰系草绳,打赤脚。现在一些地方还有这样的风俗,只是在打赤脚上有一些变通。以前是一路走去都要打赤脚,现在一般到了娘舅家门口才打赤脚,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娇嫩了,打赤脚走不了路,耽误时间。

孝子进了娘舅家后,放完放鞭炮,要先进堂屋(厅堂)跪拜娘舅的祖先牌位(或神龛),然后才按辈分逐一跪拜娘舅家的人,包括比自己辈分小、年纪小的人。民间说法是,跪拜的人越多,去世的老人的罪孽就越少,也就是说在为老人减轻罪孽。过去孝子在娘舅家里即使碰到狗也要下跪。

娘舅家接到孝子后,必须马上做饭给孝子吃,绝不能让孝子不吃饭回家。在孝子回去时,要打发孝子一两升米,称为“梁米”,一个红包,称“发财包”,两双筷子和两只碗,称“发人碗筷”。


娘家人“看活”

接到孝家的“报娘舅”后,由接待的娘舅通知其他的嫡系族亲,一起到这位娘舅家里做一餐饭,在吃饭时商量怎样“看活”和吊丧。看活,又称看生,是丧葬文化中的一部分。

旧时,因民间忌讳说是去看死人,打击了一大片,就委婉说是去看去世者的亲人,如去世者健在的配偶,如果配偶不在了,就看望其儿女,称之为看活,也就是安慰活着的亲人。

旧时的老人不如现在的老人条件好,现在的老人有病进医院,医院没办法治了,就放在家中让其寿终,而有的地方推行火葬,从医院直接拉到殡仪馆,因此大家对其死因都一清二楚。

旧时的老人得病没有这样的条件,最多也就请郎中到家里看看。那时交通完全靠走路,老人去世的原因,即使左邻右舍也不一定清楚,娘舅家的人就更加不清楚了。因此,旧时的看活,说明白一点,实际上就是娘舅与族人一起“验尸”的一道必须走的程序。

娘舅家里来看活时,一般只派五六个代表过来,如果去世者是女的,那么女的来得多一点,如果是男的,男的来得多一点。除了拿些香纸外,看活时是不需要拿任何礼信。

看活的主要任务是将去世之人衣服离去,仔细看一遍,一是看是否有中毒的症状,二是看是否身上留有伤痕。以此判断去世之人是否善终,生前是否受到虐待。看活时,去世老人的家族一方也要有至亲在场,或者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在场,共同鉴证。

看活在旧时代是一种维护去世者权益的一种手段。一是娘家人维护出嫁女人身权益,免得在男方家受虐待而亡。二是当出嫁女年老之后,就成了维护出嫁女老两口的人身权益,免得老两口受子女虐待而亡。

如今的看活已失去了旧时的意义,变成了一种传统礼节。


娘家人吊丧

娘家人给出嫁女或女婿吊丧,有的地方又称为“吃豆腐”,也就是参加丧礼。旧时,娘家人在完成看活的程序后,如果去世者属非正常死亡,那么家族就要开宗祠,全族的人要往死者家中吃“人命豆腐”,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去世者年登寿满,娘家人的嫡系族亲请了鼓乐队,抬着特制的抬盒,带着丰厚的礼金前往吊丧。而孝家以最高的礼仪接待娘舅家的人。娘舅家参加丧礼的人要参加送葬,一般不送到墓地,只送到半路上就快速转回,有一句老话说的是娘舅送葬:“娘舅转得越快,外甥发得越快。”

中国地域广阔,丧葬文化也是各地有各地的习俗,有时同一个村,不同姓氏丧葬习俗就有区别。我以上说的习俗主要是南方地区,就是南方也不一定都是这样,丧葬习俗因地而异。

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管是出嫁女去世,还是出嫁女的丈夫去世,都要报娘舅家,除非娘舅家确实无人了,过去如此,现在还是如此,这是人之常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