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盛名,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直接继承了陶渊明明净淡泊而深远的艺术风格,以观察细致,感觉敏锐著称,“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苏东坡曾言:“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他的诗往往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创造出耐人回味的艺术境界,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 《山居秋暝》 唐 ·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描写的是“空山”之静美,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 秋雨过后空山之中美丽的夜晚,月光如水倾泻而下,映照着整片山林,清澈的泉水在静谧的山林中涓涓流淌着。远处唱歌而归洗衣服的姑娘们的歌声和笑声打破了宁静。景色是美的,浣女的生活也是非常悠哉的,这样的惬意的生活是笔者所向往的。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此诗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 在静谧春山之中,桂花悄然而落。皓白的月光穿透云雾洒向春山,却不小心惊醒了林中的鸟儿,清脆婉转的鸟叫声响彻在山涧中。前两句描写的是春山中的静景,后两句中由于月光的出现,惊动了鸟儿,过渡到了动景。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春山中的夜景写的羽羽如生,生动而又形象。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此诗描写的“空山”之静美,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辋川有胜景二十处,鹿柴便是其中的胜景之一。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画》 唐 ·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远望过去,山河秀丽叠彩锋岭,走近了却听不到水流动的声音。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但百花争艳,五彩缤纷一派盛春景象,人们靠近,鸟儿依然俏立枝头,不被惊动。这是什么呢?这是一幅山水花鸟图啊! 这首诗语言清新朴素、浅显易懂,清新自然。 (虽然这首诗的作者存在争议,不过目前为止诸多教材上面的作者依旧是王维) 《竹里馆》 唐 ·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这首诗有个妙处,就是把四句分开来读,就只是普普通通的四句话,完全没有高明之处,而把四句诗合在一处,则意境顿时出来,每一句里写的都是普通的事物,但把这些普通的事物合在一外,却让人产生安闲自得、清新脱俗的感觉。 《终南山》 唐代·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此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蕴。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 ![]() ![]() ![]() ![]() 王维 长江积雪图 美国火奴鲁鲁艺术学院 ![]() ![]() ![]() ![]() ![]() 王维 千岩万壑图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王维 山水图卷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 唐 王维《雪溪图(传王维)》台北故宫博物院 ![]() 唐 王维 《伏生授经图》日本博物馆藏 ![]() 纵28厘米,横49厘米,日本博物馆藏。 ![]() ![]() ![]() ![]() 唐 王维 《江干雪霁图卷》现藏于日本 ![]() ![]() 王维《著色山水》(传)(江皋会遇图),绢本设色,28×127厘米 这幅据传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水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已破损严重,泛黄变暗,依稀可见山水、树木与村落。 ![]() 北宋刘唐老书法题跋 ![]() 王维《著色山水》(传)局部大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