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 ![]() 羌塘地理位置图 地理坐标:32°10’-36°32’N 79°42’-91°E 藏语全称:羌东门梅龙岽 地理别称:藏北高原、象雄高原 地理范围: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昆仑山脉以南 疆域面积:59.70万平方公里 湖泊面积:达2.14万平方公里 地理地位:世界海拔最高的内陆湖区 平均海拔:4800 m+ 主要矿藏:锂、铷、铯、钾、食盐、硼砂、芒硝、油气 主要动植物:代表植物:藏玄参、紫花针茅 代表动物:藏羚、藏野驴、裸裂尻鱼 ![]() 图注:羌塘高原湖泊带 羌塘的千古神性文明渊源这是一片无垠的高原,这是一片恢宏的土地。它深锁着古格的千古之谜,它造就了土林的千姿百态,它沐浴着神山圣湖的圣洁之光。它是那样的神奇、梦幻、风采迷人… 其实,这块离蓝天和太阳最近的土地,从久远的时候起,就被雍仲本教、佛教乃至印度教的信奉者,尊为神灵之所在的世界中心。 这个中心便是指绵延千里的冈底斯主峰--冈仁波齐。冈仁波齐,藏语的意思是“雪山之宝”或“雪圣”。相传冈底斯圣山是八千万世界之中西方的额摩隆仁或西方极乐世界之地曾诞生八千万贤能并传播佛法的圣地,是赡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吐蕃和象雄地方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佛教之源,雍仲本波佛教的故乡。 ![]() 图注:雪圣神山-岗仁波齐 冈仁波齐是被世界公认的著名神山,雍仲本教是藏族的原始佛教,它是为了一切众生,离苦遇乐、和平世界,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如意宝。有无数史记证明,该山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大神山。据说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也就是指它。据《佛学小辞典》:须弥,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古象雄本波佛教时期,冈仁波齐被称为“九重卍字山”,相传有雍仲本教的360位神灵居住在此。雍仲本教创始人幸饶弥沃如来佛祖从天而降,此山为降落之处。 据《西藏王统记》《朵堆》等典籍记载,象雄人辛饶米沃佛祖就在此地对过去原始苯教进行了宗教变革,创建雍仲本教,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古象雄佛法。辛饶米沃首先创造了象雄文字,并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学(工艺学)、声论学(语言学)、医学、外明学(天文学)和内明学(佛学)。 ![]() 图注:象雄大藏经经碣 那么,古象雄文明又是怎么的一种文明呢?笔者曾在《拉达克:英国使坏,中国遭侵占的第一块领土!今印占》提及拉达克与古象雄王国之间的文明渊源:
《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记载,根据军队的比例,象雄人口应不低于1000万。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纪,彻底征服象雄古国。此后,象雄文化渐渐消失。西藏本土古老宗教本教的文献被专家称为“象雄密码”。 《吐蕃王统世系明鉴》记载:“自聂赤赞普至墀杰脱赞之间凡二十六代,均以本教护持国政。”而当时的古象雄文字,主要用于本教经书典籍的书写。而近几年考古发现纷纷证明: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 ![]() 图注:古象雄王国遗址 象雄王室姓“亭葛”,西藏古代一氏族名,传说源出于天神。《唐会要》大羌同国条云,“其王姓'姜葛’,其中'姜’字译音有误外,与藏文史料载王室姓'亭葛’音同。说明象雄族与吐蕃族同出一派。 据《雪山目录》载,吐蕃王室始祖聂赤赞布出世前后,象雄相继出现十八代鹏甬王,按顺序排列,他们是赤危、司伦、格蚌、列扎古格,君亚木阔、吉列古格,蚌君结、尼罗危亚、达朗司吉、札玛迪蚌、递堆白、列危结、协君师夺、黎穆朗卡、木危诺、色司杰、尼罗维亚、牟玛托郭等。以上十八代王,均以大鹏鸟甬饰其王冠左右两侧,其地神祇亦然。加之象雄一词和境内其它部分小地方均以大鹏鸟命名。可以断定,象雄人崇拜大鹏鸟,以大鹏鸟为图腾。 ![]() 图注:象雄王的传世玉玺 古象雄文明历经象雄王国、吐蕃王朝、古格王朝,催生出神秘而璀璨的藏族文明。而这份流传深远、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明又以“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串联其中。 ![]() 据研究学者表示,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象雄文明;要研究藏传佛教,也必先研究苯教。苯教在古象雄传统文化中居于最至高无上的位置,是西藏本土最古老的佛法,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佛法,更是一切佛法的总根源。 苯教是以显宗、密宗、大圆满为理论基础,以皈依三宝为根本,济世救人,导人向善,有着自己圆满成佛窍诀的佛陀教育。藏传佛教、耆那教、甚至印度教都受其所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羌塘会被尊为神灵之所在的世界中心呢! ![]() 图注:藏传佛教壁画 羌塘神灵之所在必将孕育纯粹之人性。羌塘拥有中国最大无人区,但并非一无人烟,在它的南部仍有虔诚的藏族牧民在此居住。 ![]() 图注:羌塘牧民
在羌塘,遇到过牧民们庆祝节日,他们手举醇香的美酒,开怀畅饮,他们载歌载舞、悠扬、动听的歌声萦绕耳畔,久久不绝。在羌塘,还遇到了最虔诚的朝圣的队伍,人们拉长身体匍匐在地,一起一落的前进,不管一年、两年、三年,不管烈日、狂风、雨水,还是冰雹。 ![]() 图注:朝圣途中的羌塘觉姆 羌塘的藏民们相信万物有灵。如果有人要对和藏民们一起共存于羌塘的生灵们加以残害,他就是违背了祖先信仰的罪人。那远远的朝圣的队伍,双手扬起落下,身体此起彼伏,寂静的草原中,回响着叩击大地的声音。 在羌塘,流传着这样一首古老的藏族民歌:
羌塘人非常好客,有客人的时候,或节日、宗教活动、结婚、赛马,甚至春天听到第一声鸟鸣、第一次春雷等场合,人们都会尽可能丰盛地家宴一次。 羌塘人普遍食用的主食是青稞、小麦和豌豆,吃得最多的野生植物是人参果和黄蘑菇。经常食用的乳制品有酸奶和奶渣。一般日饮五次茶,即早茶、上午茶、中午茶、晚茶、睡前茶,吃三顿饭。夏季昼长或牧忙季节,也会吃四顿饭。喝早茶时抓点糌粑,加上些细奶渣;中午抓糌粑,外加酸奶、肉丁汤或手抓肉;晚上大多吃各种粥食。 ![]() 图注:羌塘人的餐桌
每年的8月10日至16日(藏历六月),羌塘都会举办规模最盛大的草原狂欢——赛马节(即西藏羌塘恰青赛马艺术节)。在那水草丰美的黄金季节,羌塘草原显得更加美丽、灿烂。草原上布满层叠的帐篷,密密麻麻的简直成了一个帐篷城,男女老幼都穿着节日的盛装。 赛马盛会(藏语叫“达穷”)洋溢着阳刚之美,聪沁卡多草原上充满着欢腾激情,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跑马比赛是整个赛马会上的主要比赛项目,还有拔河、篮球、足球等体育竞技项目,再加上地区艺术团的专业文艺表演,各县的民间文艺表演、服饰表演,各寺庙的宗教艺术表演, 《格萨尔》说唱等等,足以让人目不暇接。 ![]() 图注:羌塘赛马盛会现场 草原牧民白天观看各种比赛和文艺演出,晚上则聚在一起围着篝火唱歌跳舞,使整个草原成为光彩异呈、欢歌笑语的不夜之地。 除了赛马节,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是释迦牟尼诞辰及圆寂的节日,相传藏历四月是佛月,所以称为“萨噶达瓦”。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转经朝佛,并聚集在龙王潭划船和唱歌跳舞。每个人的左手,或拨着佛珠,或揺着经轮,边走边不停地捻动佛珠、摆动经轮,右手拎着的是糌粑口袋,胳肢窝下还挟有香柏枝。人人口中反复诵念“唵嘛呢叭咪吽”。 ![]() 图注:揺着经轮的朝圣者
羌塘的藏民中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相传在羌塘深处有三座雪山,分别叫“帕耶”“布耶”和“伊布觉如”。它们是一家人,帕耶是女儿布耶的父亲,伊布觉如是布耶的母亲,布耶最后嫁给了日土东北部的扎向前雪山,因为女儿嫁得离家非常远,父母怕它想家,就把家里的七只仲康巴给了女儿作陪嫁,从此,这种名为仲康巴的动物就生活在了扎向前雪山周围。仲康巴是藏语,是藏语音译,意思是“金色的野牦牛”(即金丝野牦牛)。 ![]() 图注:雪山下粉红湖泊——扎布耶茶卡 当地人遵循着神话的启示,将这些与神山同来的金丝野牦牛视为神灵,认为猎杀它们将会招致厄运,甚至自然死亡的金丝野牦牛骨骸也被禁止带回家中。 ![]() 图注:金丝野牦牛骨骸 羌塘最深沉的呼吸:自然眷顾的野性在羌塘这片狂野大地上,能翱翔于天空,奔走于荒野,游动于湖泊的生灵都不禁让人产生敬畏。 ![]() 图注:奔走于荒野的藏牦牛 在羌塘草原,常常会看到些自由的鹰,盘旋于浩浩青空,不时俯冲下来,擦着地面低低滑过,凝望一会,又飞向荒原深处,发出厚重的气息,像远古沉沉的鼓声在荒野上奔走,是足够纯净的羌塘最深沉的呼吸。 ![]() 图注:羌塘草原低飞的苍鹰 这片生物的乐土上,究竟居住着多少种植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鱼类……人们还不曾完全统计出来。如果据数量而言,羌塘保护区“居民”中的三大家族是藏羚羊、西藏野驴和野牦牛。其中藏羚羊约三万至四万只,西藏野驴约三万头左右,野牦牛六千头左右。 ![]() 图注:欢快跳跃的西藏野驴 深入羌塘腹地,就可以看到这些生灵们。牦牛是进入西藏最容易看到的动物,安详老实的它们总是很笨重的样子,长长的毛垂到地上,像古代武将的披挂。然而这些生物却总能稳地游弋在崎岖不平、布满碎石的土地上,享受着那里的雪,森林和亘古不息的风。 藏羚羊则机警得很,一般情况下只能远远地看着它们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诉说它们才是自由自在地生息在这世界屋脊之上的主人。 ![]() 图注:驰骋羌塘草原的藏羚群 绵延的雪山纵横羌塘,高山上的冰川融水顺势而下,形成间歇性的内流河,在河流末端汇成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湿润着整个羌塘高原,形成了羌塘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滋养了高原上的湿地精灵。 你可以见到赤麻鸭、斑头雁、棕头鸥、黑颈鹤等鸟类及裸裂尻鱼、裸鲤、高原鱼等高原特有鱼类。 ![]() 图注:羌塘湿地出双入对的黑颈鹤 在羌塘这片高耸在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上,象雄文化以一道充满灿烂智慧的神性之光映照着整个藏地;羌塘人以一颗虔诚和无畏的人性之心与大自然一起探寻共生的奥秘与答案;无人区以一发狂野而不羁的野性之魂在生命禁区澎湃着生灵们别样的震撼活力! 神性、人性、野性汇聚羌塘,让这片被称为“地球上最独特恐怖的超级荒原”的生命禁区,变得格外丰富而迷人。它是地球母亲赋予中国的无与伦比的瑰宝。如果你的冒险和幻想只停留在“羌塘无人区”,那么你将失去半个羌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