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出生命的意义》:知道为什么而活,便能生存

 装装子的书房 2022-05-13

2020年第15本


文/装装子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吗?你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了吗?

最近几年,我总在无意间问自己这个问题。早些年不问,是因为被卷入了被动的主流式集体生活,我来不及问,也没有意识问。

这些年问,是年龄+心智成长的导向。看完《活出生命的意义》,对这类困惑有一定启发。

书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作者在纳粹集中营生活的小传,一部分是意义疗法的介绍,以及它的简单应用。




残忍的集中营

书中小传对作者弗兰克尔的生平记录并不全面而详尽,主要讲述的是他在集中营里的日子,且是以一个心理学分析的角度,所以也没有详尽的时间线索及前因后果的交代。

查了一下百度,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名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 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的创办人。

弗兰克尔是犹太人,1905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于1942年9月被纳粹逮捕,先后被关在4个不同的集中营。3年地狱般的日子后,1945年4月被美国陆军解救。

回家后,弗兰克尔发现,父母、兄弟及当年怀孕的未婚妻,全都在集中营中被迫害致死。

对于纳粹集中营的书我基本没看过,影视作品也看得少,所以首先还是被弗兰克尔所描述的集中营里充满磨难的日子所震惊:

“囚犯们”都瘦骨伶仃、骨瘦如柴,一身皮包着一身骨架,形容枯槁;

每天只有一份食物供应,一小片连鸡蛋重量都达不到的面包,没有豌豆的稀汤,外加偶尔一小片劣质火腿肠;

身上一无所有,且衣衫褴褛,冬季在冰天雪地的时候,也只有一件单衣御寒,会为鞋带坏了这样的“小事”而痛哭流涕,因为鞋子穿不上就得赤脚,而大家基本都因为营养不良和寒冷而双脚肿大,生满冻疮,每走一步都疼得要命;

居住环境恶劣,屋子拥挤不堪,人满为患,臭气熏天,满屋臭虫跳蚤,睡觉前捉不完臭虫,就意味着整晚的折磨,而他们本身就睡眠严重不足,每天都又饿又累;

除了挨饿受冻和劳累,每天还逃不过挨打,外出干活因双脚疼痛在雪地里摔倒、抑或只是一个招致争议的眼神,就会招来“监工”一顿可能致死的鞭笞,更别说干活儿时偷懒;

毒气室、焚烧炉、大屠杀,非人的虐待、繁重的劳役,在集中营,弗兰克尔和同胞们,每天都在和死神搏斗,每天他们身边都有人在死亡,从不间断;

……

这群人经历了怎样可怖的心理状态?弗兰克尔在被解救后的第二年,仅仅用90天时间便写出了这部火遍全球的著作。

一开始,这本书叫《一个心理学家在集中营的经历》,后来被译成多个不同语言的版本,书名也各异。

弗兰克尔说:“犯人们”进入集中营,会经历三个心理阶段,首先是极度惊恐,其次是冷漠、迟钝,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最后是解放后犯人心理学,可能存在报复性暴力心理。

这三个阶段,其实都挺容易让人理解的,到达一个地狱般的地方,将被看作猪狗,没有生活可言,也没有尊严可讲,还随时能嗅到死亡的味道,一开始当然是极度惊恐的!

而渐渐地,习惯了惊恐,被当作猪狗对待一段时间后,作为人的那部分情感,也就被削弱了,变得麻木不仁起来。毕竟,在那样一个地方,同情、怜悯这样的感情,是危险而无法自保的。

弗兰克尔说,他们不再看到死亡的发生就战战兢兢,同时也不会再怜悯身边被毒打的人,甚至会毫不犹豫地抢夺刚死去的人身上的衣物。

在整个过程中,我最感叹于人的适应力极限!有些人可能之前失眠,因为一点灯光或一点声响就睡不着,而在集中营每个人都可以沾床就入睡:文明人又被退回到最原始的生命状态,只为了活着。

当然,放弃式死亡也频繁发生。毕竟,集中营的日子,让人看不到尽头,谁也不知道是否会有被解救的那天!活着需要勇气,因为活着就是一场残酷的噩梦,没有了作为人的尊严,没有了价值,只有无尽的折磨,身心的煎熬,活得像个阴间人。

在这场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中,共有600多万犹太人被害。弗兰克尔本在被逮捕前,有机会作为一名杰出的心理学家移民去美国,他却选择留下来和家人共同面对劫难。

弗兰克尔说,他能活着走出集中营,一部分是运气,另一部分是因为他始终没有放弃生命:他一直想着要完成被逮捕时被收缴的关于精神病学的著作手稿!

他说,那些心中对生命有信念的人,更容易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这样令人发指的苦难,从而不放过任何一丝微弱的能活下来的机会,并真正活下来。




何为意义疗法

弗兰克尔得救后,便以自身经历为实践,继续从事着之前的心理学研究事业,并创造出意义疗法学派,拯救了诸多对人生无望的患者。

这个部分写得也不是特别详实,理论较多,案例较少,但意义疗法很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只有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才能更好更有希望更富足地活下去,而不至于失去活着的信心。

书中有个案例,是一个老头儿无法承受失去爱妻的痛苦,而想要一了百了。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让他的痛苦变得有意义起来,从而使得他有勇气接受这个痛苦,重拾生活信心。

弗兰克尔说:“你和妻子如此相爱,那如果是你先去世,她能活下去吗?”老头儿说:“不,她一天都活不下去!”弗兰克尔说:“所以你正在替她承受苦难,不是吗?”老头儿瞬间明白过来,平静地走出了治疗室。

一个人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获取生命的意义: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第一种就是成就或成功,其意义显而易见;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体验某种事情——如真善美——通过体验自然和文化或体验另一个人的独特性——就是说去爱某个人;第三种是在承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克服苦难本身就具有意义。

意义疗法试图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此必须使他决定自己为什么负责、对什么负责以及对谁负责。

意义疗法中的矛盾意念法很有意思,其应用原理是:一方面,正是恐惧导致了所害怕的事情的出现;另一方面,过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

其中一个案例是:某人因害怕出汗,而导致一想到出汗就大汗淋漓。弗兰克尔要他从第二天开始,在意识到将要出汗时,让所有人都来看他有多能出汗!渐渐地,患者克服了这个心理障碍,不再一想到出汗就真的出汗。

这个方法对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也同样有效,直面且勇于自嘲,久而久之就自动痊愈了。

对于意义疗法,书中还涉及“存在之本质”的分析,譬如说存在之虚无,之焦虑的心理病。

但这本书对意义疗法总体讲得不够透彻,可能需要再读一些作者的其他专业著作才更能理解和应用。不过对于门外汉来说,已经具有启发意义。

弗兰克尔说,他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他人找到生命的意义。

除了一个当初移民到国外的妹妹,弗兰克尔的家人都悉数在集中营死亡。尽管如此,弗兰克尔还是选择了积极面对生活,67岁还领取了飞行员驾驶执照,80岁仍能攀登阿尔卑斯山,一直活了92岁。



书中观点摘抄


1.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2.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

3. 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我理解了诗歌、思想和信仰所传达的伟大秘密的真正含义: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

4. 苦难、厄运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没有苦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

5. 缺乏勇气和希望与他自身免疫力有紧密联系的人都理解,突然失去希望和勇气会导致死亡。

6. 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

7. 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健康、家庭、幸福、职业能力、财富、社会地位——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重新获得或者恢复原状。无论如何,我们的骨头架子都还没散掉。不管我们经受过多大的苦难,将来那都是一笔财富。我引用了尼采的话:“那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

8. 没有哪个团体纯粹由高尚的人或者龌龊的人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存在纯粹类型的团体。

9. 人,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而活,甚至为此付出生命!

10. 世界上再没有别的能比知道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更能有效地帮助人活下去(哪怕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

11. 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简单地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他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12. “要像是在经历第二次生命,仿佛你已经获得重生;再不要像过去那样,一定要避免犯同样错误!”

13. 通常,性是爱的表达方式。

14. 在任何时候,人都必须决定哪些可能性将成为他存在的纪念碑。

15. 快乐是(而且一直是)一种附加品,如果这种附加品本身成了目的,反而会受到减损。

16. 人不是完全受到限制和决定的。人是自己做出了是屈服于环境和条件还是勇敢挑战那些环境和条件的决定,换句话说,人最终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人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17. 尽情享受你现在的生活,就像是在活第二次,不要像你的第一次生命那样,错误地行事与生活。

18. 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对家庭和朋友的爱,是十分重要的。

19. 弗兰克尔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作者简介装装子,前《家人》杂志执行主编,微博头条作者,越看书越见浅薄。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