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陀传》:人的年龄越大,越需要精神寄托

 装装子的书房 2022-05-13

2021年第22本


文/装装子 

 

我是一个80后,是被教育要“推翻迷信,信仰科学”的一代。

但是年过30以后,我开始对人生感到迷茫,于是思考了系列关于生命的课题,却无解。然后我发现,人是需要信仰的,但这个“信仰”,却无法“科学”——只要能“信”,而且能从这种“信”中得到精神力量,足矣。

我想,这可能也是很多人年老以后,才开始有信仰的原因。讲真,身边有好几个老人,就是突然某一天就开始信佛了,包括自己亲戚家的老人。

或许是因为生命正在走向尽头,但疑问却越来越多,需要找到一个答案,而信仰或许是最好的答案吧。

看《佛陀传》是一个偶然举动,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它讲的是佛教,完全冲着豆瓣高分去的。但我一下就看进去了,甚至会有点想说,啊,我也想出家了!

一个朋友却说,她根本看不进去,会打瞌睡。我猜想,她只是想把它当小说看,但我看的时候,却是在寻找我心中很多关于生命的答案。

其实我并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但它里面所讲的法理却带给我内心一定的安宁,同时又给了我更多的启发和疑问,脑海里有了更多“为什么”“所以会怎样”的疑问盘旋……我会想要知道更多。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想要看这方面的书了。

那时,我和同事去采访了重庆遗嘱库,碰到一位带父母去立遗嘱的50来岁的大姐,她给我们讲了如何看待生死的问题。

一开始是因为她闺蜜的父亲病重,闺蜜不知该如何看待父亲的死亡,于是热心的大姐开始专研死亡这件事,请教了不少人,还看了《西藏生死书》这类书籍,折腾一圈,最终信了佛,总算能淡然看待死亡了。

哈哈哈,关于她信佛这一点,我们在杂志上没写,因为办杂志最好不要讨论宗教、政治、法律等敏感问题。

总之,那时采完了她,很怕疼痛的我,也就一直想要看《西藏生死书》——不过因为懒癌晚期,到今天我都还没看。

没想到,却这么有缘,先看了《佛陀传》。



 
有人在豆瓣上这样评价《佛陀传》:“劝你不要在年轻的时候看这本书,就像过早领略了世界上最壮阔的美景,以后再看其他风景都索然无味一样,看完这本书,现在非常不想上班。僧团有人供养,可以尽情思考人生三问,劳资没人供养。”

客观评价一下《佛陀传》,佛陀主角光环太重了,王子出身,一出生就有天象显示,他今后是心系大爱、拯救众生之大人物。

后来他放弃王位,经苦修得到成佛,无论谁见了他,哪怕是杀手,都会被他诚服,说他身上如何自带令人敬畏与安宁的力量。

还有一点令我想不通的是,为啥僧团要被供养,为啥不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为啥非要去乞讨,还说乞食是一种帮助比丘锻炼谦卑和一视同仁的修行?

印度也不富有,阶层还那么分明,穷人为了个信仰还得拿出仅有的、少得可怜的食物去供奉,不是雪上加霜吗?

佛陀想拯救众生,要让所有人得以解脱,得到平和、喜悦,要把自己的证悟分享与众人,可要是大家都为了修行证悟,都出了家,那谁还去种地来供养他们呢?

感觉出了家,虽说是慈悲为怀,但总是要人供养,就有那么一点高高在上了。

总之,以我的浅薄,还是对佛教,有很多想不通、理不顺的地方。


不过,佛陀对于生命的觉悟,的确很有智慧,给到我很多启发。



1.活在当下





现在很多人都没有活在当下,而时刻焦虑于过去和未来,无法享受当下所拥有的,欣赏眼前所盛开的花,感受身边所吹过的风……

佛陀是这样开悟的:
“生命只可在目前的一刻找到,但我们很少会真心投入此刻。

相反,我们喜欢追逐过去或憧憬未来。

我们常以为自己就是自己,而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甚少与自己真正接触。

我们的心只忙于追逐昨天的回忆和明天的梦想。

唯一去与生命重新接触的方法,就是回到目前这一刻。

只有当你重回这一刻,你才会觉醒过来。

而就只有在这时,你才可以找回真我。”


 


2.人人平等





在过去,印度是一个有严重阶级划分的社会,人按种姓被分成了4个等级。

1.婆罗门是最高贵的阶级。所有出自这个种姓的都是祭师或熟读《吠陀》及各类经典的教士。大梵天初创人类时,婆罗门是从他的口中而生。

2.次级是刹帝利。他们都是军政界的高层人士,是从大梵天的两手而出。

3.跟着便是吠舍种姓。他们是指一般商人、农夫和工匠等,是从大梵天的大腿而出。

4.最低级便是首陀罗。他们是从大梵天的双脚而出,以劳力维生。

5.最后还有一个是连阶级也没有的“不可接触者”。他们被要求在村外一些规定的地方居住,而且所做的工作都是最低贱的,如收垃圾、施肥、掘路、喂猪和看水牛。

“不可接触者”被认为是不洁的,其他等级的人是不能被他们触摸的,否则需要通过斋戒来“清洗”自己,而“不可接触者”要被毒打一顿。

然而,在这样一个等级制度分明的社会,曾经身为王子的佛陀,却打破阶层接纳每个等级的人成为弟子,并要求僧团里人人平等。

佛陀说:“人生出来是没有阶级的。每个人的泪水都是咸的,就如每个人的血也都是红色的。把人分成不同阶级以至对他们有偏见是不对的。我在静定中看得非常清楚。”

在那个连“不可接触者”都认为自己“不干净”是事实的年代,佛陀能有这样一种觉醒,何其智慧,有魄力和勇气,“真理始终是真理。就算有百万人相信一个谎言,它始终是个谎言。”
 


3.如何摆脱痛苦




“接受生命就是去接受无常无我。痛苦的根源正是来自有常和有分别个体的妄见。

体悟到这个道理,就能明白一切皆无生无死,无起无灭,无一无多,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垢无净。

有常有我的观念都是思巧上所产生的虚假分别。

只要洞悉一切事物的空性,所有精神上的障碍都可以超越,因而从痛苦的巨轮中解脱出来。”

有生,便有死;有起,便有灭;有聚,便有散。怎可能会有生而无死?有起而无灭?有聚而无散?
 


4.万物互依互存




“迦叶大师,万事万物都是互相倚靠而生存。就如我手里这片树叶。

泥土、水分、热力、种子、树、云、太阳、时间、空间——这全部都是导致这片树叶得以存在的因素。

就只少了一样,树叶也是无法生存的。所有的生物,不论有机无机的,都是因互缘而生起。

一样事物的来源,就是万事万物。请你细心参详一下。

难道你看不到我手上这片树叶,是因应宇宙万法的相互关系,甚至包括你的察觉力在内,才能如是吗?”
 


5.超越生死




“我的眼睛不是我,耳朵不是我,我的鼻、舌、身、意都不是我。

我能见的不是我,能听的不是我,能嗅的、尝的、触摸的、想的都不是我。

我所见的不是我,所听的不是我,所嗅到、尝到、触摸到、想到的,都不是我。

土这样元素不是我,水、火、空气、空间和意识等都不是我,我没有被任何一样元素抑制或缠缚着。生与死都不能碰我。

我笑,因为我从没有生,也永不会死。生不能使我存在,死也不能使我不存在。”
 


6.了解和爱




“陛下!依觉悟之道,没有了解便不可能有爱。爱就是了解。你不了解便不能去爱。

彼此不了解的夫妇,是不会相爱的;

不了解的兄弟姐妹也不会互相爱护;

父母子女没有彼此了解,也很难互爱。

假使你想你所爱的人快乐,你一定要学习去了解他们的苦恼与期望。

当你了解他们,你便可以帮助他们舒解苦恼和达成愿望。

这才是真爱。如果你单是要他们跟随你的意愿而忽略了他们的需要,这便绝不是真爱。

这只是占有和支配别人的欲望,以及试图满足自己需要的错误途径。”
 


 

看完这本书的整体感受,就是“三衣一钵,日食一餐,生活越简单,内心越平和。”

看到书中关于比丘们的修行,他们所拥有的真的很少,只有三件衲衣一个钵,每天午前进一餐,午后不再进食,剩下的时间就是行禅,参加法会,听法,讨论,尽力去感受生命的真谛。

他们长期在路上行进,在森林、田地休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晚上睡在树下,从不用担心被盗财物,身无长物一身轻。

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简单,但他们的内心是平和、喜悦的。

我喜欢看他们住在森林时的那种感悟,因为大自然真的可以让人获得宁静。

而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离大自然太远了。住在到处是钢筋水泥和人造公园的城市,我们感受不到大自然纯粹的美,也无法感受它给心灵的透洗,不管出门还是回家,都涉及一个“钱”字,所以我们总是很紧绷,滋生出各种都市病: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

我每每回到乡下,特别喜欢去河边散步,喜欢看看蓝天、田地、河流、树木,甚至喜欢去地里干点活儿,喜欢做柴火饭,喜欢听小鸟叫,看小狗追逐,研究房檐上的燕子窝……那种感觉让身心甚是舒坦,我一点也不在意时间的流逝,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无所事事,整个人都很放松。

但是住在城市的“盒子”里,我每天都很紧绷,我非常在意时间的运用,到哪个点该做什么,我会提前计划好,一旦没按计划做事,一旦内心没有输入,我就觉得浪费了时间和生命……





作者简介装装子,爱看书爱写作。越看书越见浅薄。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