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生死书》:怕死的人可以看的书

 装装子的书房 2022-05-13

2022年第16本


文/装装子 


你怕死吗?你若怕死,最好有个信仰,因为信仰能给你一种精神力量,让你淡然接受死亡。

我不怕死,但有点恐惧濒死感受,以及死后意识被困在黑洞无限循环着孤寂与恐怖的感受。

不过,不久前因为鼻子骨折打了个全麻,我一下子对死亡有了新的感受,瞬间释然。

我比较认为死就是全麻的感受:一针下去,人立马断片,一片空白,毫无意识和感知,与这个世界完全say Goodbye,就不存在了。

要不是被重启,我相信我就不在了。人不在了,啥也不是,生前所有情绪和牵挂,都化为乌有。

醒来后,想到人生苦短,死后也没灵魂飘出来这事儿,我的人生态度有所改变,起码对他人要更友善和包容。

但我仍好奇《西藏生死书》讲了啥,毕竟它比较出名。

看完后,我的感受是:此书为了显示一个宗教的神圣,过于神化,以至于有点神叨,倒不如《佛陀传》还带点接地气的真诚。

但是,你若六神无主特别怕死,我还是建议你读一读。读完后,你想信奉,也没关系,反正它不害人,其核心智慧还是非常正能量的。
 



先谈谈此书神叨的部分:1.转世之说法;2.虹光身之说法。


转世之说法

 
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有轮回的。人在死的那一刹那,意识从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出去,决定了他的转世去处。

具体是:意识从肛门出去,就会投生到地狱道;从生殖器官出去,就投生到畜生道;从口出去,投生到饿鬼道;从鼻孔出去,投生到人或鬼道;从肚脐出去,投生到欲界天;从耳朵出去,投生到阿修罗界;从眼睛出去,投生到色界天;从头顶(发际后四指)出去,投生到无色界天;从顶门出去,将再生于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上文提到的六种存在界: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分别映射的是六种主要的烦恼:骄傲、嫉妒、欲望、愚痴、贪婪、嗔恨。

书中还拿一些没有被考证的“新闻”作为“证据”,证明了转世的存在。

这些“新闻”,类似于这种:某个人突然忆起自己的前世,于是去了前世所生活的地方,准确描述了前世的生平,令前世的后人和邻居咂舌。

因为相信有转世,所以西藏有一个殊胜的传统,就是寻找过世大师的转世灵童,很小年纪开始接受特殊训练教育,准备日后成为老师。

本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说自己就被认出是拖顿·索甲的转世——一位多年前名闻遐迩的修行人。

看到这些说法,觉得挺扯淡的,反正我不信有啥转世。当然,我也没证据证明它不对,因为生命本身就很神奇,有些事情也没谁说得准。

 


虹光身之说法

 
什么人身上会出现虹光身呢?是那些得道高僧。

得道高僧在即将圆寂时,身体会回缩为组成身体的元素光质,其色身会融化在光中,然后完全消失,只剩下指甲和毛发。这个过程就称为“虹身”或“光身”,因为身体在融化时,会有光和彩虹出现。

这个虹光身其实在影视剧中常有运用。

譬如在周星驰的电影《西游降魔篇》中,文章饰演的唐僧最后和孙悟空打斗时,他不是打不赢吗,就一直念经,结果证悟成佛了。刹那间,身后便佛光普照,孙悟空咋都近不了身了。

你相信虹光身吗?反正我不信,因为我没看到过。

佛教还相信鬼的存在,我也不信,因为我没看到过,但是我死也不想看到。
 




再讲讲佛教中实用智慧的部分:1.能教人看淡生死;2.帮助临终者安详离世;3.慈悲为怀。


教人看淡生死

 

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事实。

死亡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即使是佛陀,也会死。

每当我们迷失方向或懒散时,观照死亡和无常往往可以震醒我们,让我们回归真理: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积者必竭,立者必倒,高者必堕。
 


帮助临终者

 
很多得重病将要死亡的人,内心既焦虑又害怕,没有勇气接受死亡。

佛教提供了一个修行的法门:对正在遭受痛苦的人,可以修施受法。

简单点理解就是,要认为自己的痛苦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助他人减轻痛苦,从这种煎熬中解脱。

这种修习,对死者是莫大的安慰。

现在很多医疗机构,还特别提供了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并非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简单点说,就是一种心理疗愈。

临终关怀应该怎么做呢?英国临终关怀先驱西塞莉·桑德斯说:

“我曾经问过一位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的人,他最想从照顾他的人身上得到什么。他说:希望他们看起来像想要了解我的样子。”

所以,陪护临终者的人,需要做的就是:充满爱和慈悲,多倾听和陪伴。
 


慈悲为怀

 
在影视剧中,我们会常听到信佛的人说一句话,叫“我佛慈悲”。

因为佛教讲究因果报应,认为做错了事会导致痛苦;做对了事,会产生快乐。

所以倡导:人要有善心,要爱他人,要无我,利他,否则就会遭到报应。

有些人可能觉得某些人做了坏事,好像这辈子也没得报应,过得很好啊。佛教会告诉你,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现世没报,转世就会报,反正他是逃不脱的。

阿弥陀佛,我觉得人还是善良点好。
 


最后,这本书还讲到不少佛法修行,在我看来,修行的目的,主要是断执念、享当下,让人始终处于放松状态。

断执念就是放下,放下就是把心从执着的牢狱中解放出来,因为你会认识到一切痛苦、恐惧和挫折都来自执着心的贪欲。

然而,你稍微畅想一下,自己要是米西了,其实一切皆成空。

活在当下,放松点。   
 




作者简介装装子,爱看书爱写作。越看书越见浅薄。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