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享读|读陈继会本《中国乡土小说史》(2)

 文学漫笔 2022-05-13

乡土小说的主题与艺术

上一篇读书分享中,写到乡土小说作家的乡土情愫,在这种乡土情愫的催生之下,现代作家们纷纷开始乡土小说的创作。

在具体乡土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又呈现出不同的文学—文化主题。总结为是“反叛”与“眷恋”。下面就这类明显的主题做简要分析、阐述。

反叛主题。之所以说是反叛,其实是一种以现代的眼光去观察传统乡村、审视过去。现代作家们脱离于乡村去现代都市,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受到现代文明的启发与冲击,开始认识到传统农村的落后、愚昧、封闭、自欺等等传统文化中的低劣之处,这样现代作家便以一种反叛姿态去构建乡土小说。这种小说多处在社会变动、交替时代,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的认真思考、对于过去文化的深刻反思;就作家而言,多是一些初露锋芒的作家们,思想中多有叛逆精神,而乡愁、乡情则不太显露,例如“五四”与新时期的乡土小说与作家创作。

眷恋主题。而眷恋主题其实也是出于一种现代视觉的出发,作家们生活在现代都市中,虽然享受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便利,但是工业文明催生下的西方现代文化,却一定程度、甚至很大程度上瓦解、腐蚀了过去的传统社会、人们的一些良好品质。虽生活于现代都市之中,但是风气恶浊、物欲横流、人情淡薄等等因素,使得新文学知识分子们没有真正的归属感,而造成人在都市,精神却旅居在乡村,他们怀念、怀恋过去的美好生活、追忆童年世界、厌恶都市生活的种种。

这类主题多表明作家对于都市生活的熟识,对其弊病的认识、对于乡村生活的怀恋与思念;多是作家随着人生阅历的加重,认识深入的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类型并不能完全如上述类型所囊括,比如,乡土小说中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的,记述乡村社会历史变迁的小说。这样个别的一类,则不能完全概括到“反叛”与“眷恋”的主题之中。

在乡土小说的艺术形态上,是一种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冲击、融合、整合,并且最终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小说艺术形态。

这种艺术形态的整合源自于“五四”时期,“五四”时期各种外国文学艺术思潮涌入中国思想界,给新文学知识分子耳目一新的洗礼,丰富了他们的艺术创作。新文学知识分子们吸收外国文学思潮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思潮、艺术方法,摒弃、打破中国传统的“大团圆”式艺术模式,而去关注现实社会、深入生活,给人以新颖的艺术面貌,逐渐完成小说形态从传统故事情节型向性格生活型的现代转化。

另一种意义上的整合是在现代意识烛照之下,对于中国文学艺术传统的再发现与重塑,使之适应现代的要求而作新的转化、呈现,表现在“五四”时期乡土小说写作中的抒情性表现、意象的运用、小说的散文化。

中国传统文学中具有悠久、明显的抒情性传统,现代乡土小说的抒情性因素可以说是对于传统抒情文学的承继与运用,如作家们童年的追忆、家乡的想象等等。意象也是中国古典文论中重要的概念,在中国文学中具有深厚的传统,现代作家在乡土小说中自觉运用意象,丰富了小说主题意蕴、文化主旨。

抒情性与意象运用统一于现代小说的散文化倾向中,散文传统在中国先秦时期逐渐形成并丰富发展,绵延出千年的文学传统,新文学作家们得心应手地将之投入到乡土小说写作中,并且这种散文化形态倾向也适应作家们自由思想表达的需求,所以也拥有这种艺术形态立足的空间,因而展示出其新的价值与新的意义。

2021年2月2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