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笔|小康的幸福生活

 文学漫笔 2022-05-13

过了农历新年,天气明显好转太多,虽然也有丝丝冷风,但是已经暖和多了。因为刚刚过年,所以现在还没有田地的活儿,足可以闲暇一阵子。广场上站着一小群一小群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人靠着墙站着,有的人坐在广场的长凳上,大家嬉笑谈论,互相开着玩笑,或者回顾着往事。

龙泉村,是怀平县的一个贫困村,根据村里的老人口耳相传道,因为村的东北部山沟里常年流淌着泉水,人们认为那是龙脉祥瑞的象征,所以称之为是龙泉村。说起龙泉村,年代较为久远,根据《怀平县志》记述:“龙泉,缘村泉而名。泉者,龙脉之所象也,故称龙泉。始建于明,……”。

历史上的龙泉村人靠农业生活,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平淡日子,辛辛苦苦的耕耘也并没有多大的生活改善,尤其当年的困苦日子阶段,更是饥饿到吃树皮的程度,回想起当年的艰苦岁月,那真是令人唏嘘心痛不已。好在现在的挣钱门路多了,只要肯吃苦、愿意付出就会多少有所收获,不再仅仅是单一的通过种地在黄土地上刨食,过活日子。

也正因为国家各方面政策的出台,为农民们提供更多的实惠,所以村民们的日子一天天地好了起来。年轻的人们外出务工,渐渐地许多年轻人举家搬迁出去,剩下自己年迈的父母,所以村里的多数青壮年都流走了,而只剩下多数为四五十岁以上的人们继续以务农为主,有能力的闲时在外出务工,到了春种、秋收的农忙时节再回来田里劳作,所以一年也并不清闲。

因为龙泉村独特的民居样式,所以在2014年的时候,该村被评选为第三批传统古村落。说起这里的民居样式,是一种被称为碹窑的民居。龙泉村处于北方地区,历史上的这里贫困落后,加上整体环境的干旱,所以这里缺少树木,这样一来也就没有足够的木材以供建筑使用。而这里基本处处黄土覆盖,况且黄土黏性较大,于是聪明的当地人们就逐渐形成碹窑民居。

碹窑基本上没有木石而全是黄土,人们先选择一块平整的土地作为院落选址,之后开始用黄土夯成一米多高的土基,然后将提前准备好的黄土泥砖一块块堆积起来形成拱形状,当地称之为碹窑,最终将上面平整起来,形成窑顶,再挖出水槽用于排水。

通过政策扶持,组织专门队伍进行常住户人家碹窑改造,先是更换之前的旧式门窗,根据不同碹窑样式尺寸更换新式的塑钢门窗,这样起到更好的防风效果;为了整体房屋美观,将逍碹窑的挂面用水泥加固,并且在下部铺上红砖,更加美观、稳固;窑顶加盖彩钢板,防止雨雪天气积水下渗,极大解决了安全隐患问题。之后,经过驻村工作队的实地考察、走访入户、第三方验收等,为个别住户进行房屋重建、翻新,并且为个别人家粉刷修缮,极大保障与改善民居生活,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同时,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家铺设入户路,极大方便残疾家庭成员的出行。

在脱贫攻坚各项举措的推动之下,现在的龙泉庄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容村貌旧貌换新颜,各方面取得极大改善,创造了农民宜居的生活环境。

2016年以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内基础设施极大改造。龙泉村实施项目严格精准谋划、重点突出、申报合规。为改变过去的泥土道路,方便村民的日常外出,实现了村内主街道硬化、亮化、美化,硬化了村级公路,连接省道极大方便村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方便了村庄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村内村外的联通;为方便生活,便利村民晚间出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为缓解改善村庄人、地用水矛盾,新打机井;为进一步改善环境,创建宜居的生产村民生活环境,新建污水处理工程,在村内设立集中处理垃圾箱;为丰富村民日常生活,便于集体活动、日常交流,新建村内文化活动广场,安装健身活动器材、绿化公园。

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的龙泉村正在实现新的发展,村民们正在向着更高水平的好日子奋斗着。

2021.2.2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