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良春临床经验:胃痛

 负鹏载舟 2022-05-13

胃痛因寒湿而发,拟温中补虚,祛寒止痛之法,取仲景建中、理中合方之意加减,泛酸、吐清涎者加吴萸、半夏、煅乌贼骨或煅瓦楞、浙贝母,痛重者加香附、草果仁、甘松,每每药到痛除。历年来笔者仿其法,改汤为散,定名“加减建理散”,药用:红参、炒苍术、干良姜、甘草、肉桂、生白芍、生草果、制香附,共碾为散,每服6~8 g ,日2~3 次饭前服,亦多收药到痛除之效。

治疗积饮胃痛,朱师多用控涎丹合二陈汤或六君子汤。

治疗胃火内盛所引起的胃脘痛,轻证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知母、竹茹(药用大黄、黄芩各6 g ,黄连3 g ,知母、竹茹各9 g) 。重证则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生石膏、知母、银花(或蒲公英) [ 药用大黄、黄芩各6 g ,黄连3 g ,生石膏、知母、银花各10 g (或蒲公英15 g)。

胃肠道有瘀有滞用“大黄附子汤”或大黄附子细辛散,治疗胃脘久痛、顽固便秘、急腹症、肾绞痛、高年便秘、肿瘤便秘等,颇有廉便验之优。确诊是寒者,附子用量10~15 g ,细辛用量6~9 g (要久煎) ,大黄用量3~5 g ;寒热夹杂久痛不愈者,附子用3~6 g ,细辛用1~2 g ,大黄用3~5 g ;偏于热者重用大黄6~9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